第395章 楊喜
“李兄,多年不見,您這是愈發精神了!”楊喜輕聲笑道。
“別貧了,馮侯讓你帶我們去轉轉。”李沐直接說道:“這是郎中騎將林岳,這是郎中騎趙云,這是阿如汗與楊登山,皆是中郎,都是你的同僚。”
“不敢當不敢當,屬下郎中楊喜,拜見兩位大人,拜見兩位同僚!”楊喜拱手笑道。
郎中騎將是九卿之一郎中令的下屬,而郎中騎則是郎中騎將的下屬,而他們這些郎官,則是郎中騎的下屬。
雖然表面上看只差了一級,但他們是無法直接成為郎中騎的。
林躍二人也拱手回禮,林躍還真不知道楊喜是楊熊的親弟,林躍對他的印象只是歷史上項羽在烏江自刎時,楊喜因為斬殺項羽有功,搶到了項羽的一只大腿,而被封赤泉侯,但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的后人!
他的后人楊敞,官至西漢時期的宰相,眾人皆知東漢末年袁氏家族是四世三公,但楊喜的后代,弘農楊氏在東漢同樣也是四世三公!
并且楊喜的十五世孫,楊元壽,官至北魏司馬,他的兒子做了太原郡守,他的孫子楊烈則官至北魏的龍狡將軍,而楊烈生有五子,其中長子便是楊忠,他是北周的八大柱國之一,而楊忠的兒子則是隋文帝楊堅,孫子則是隋煬帝。
可以說因為項羽的一條大腿,從此便改變了一個家族的命運!
面對一個這樣的傳奇人物,林躍使用識人術查看了他的屬性。
【姓名:楊喜
官職:郎中
武力:75
智力:72
統御:73
政治:77
魅力:76】
五維很平均,武力和林躍之前差不多,小菜鳥一個。
“兩位大人請隨我來。”楊喜在前領路道。
“其實我們這份差事,也沒有想象的那么累。畢竟總不能都是我們守護著陛下......”楊喜孜孜不倦的說道。
通過他的話,林躍了解到他這個郎中騎將的職責。
那就是在大朝會時,“諸郎中執兵皆陳殿下非有詔不得上。”
而林躍身為郎中騎將,毫無意外的也是手持大戟,陳于殿下。
而他手下則有三個郎中騎,分別是李沐、趙云及隨陛下出行的王翳。
還有諸郎官大概兩百人,這些人皆為騎郎,也就是始皇帝外出時負責警衛的騎兵。
但這些郎官卻也大不相同,細分又分為中郎、郎中、外郎,前者是待詔于禁中,于始皇帝朝夕相處,而郎中則在宮中巡視,外郎則在宮外。對于他們來說,不同的地位,對應著能面見陛下的次數。
而這些郎官,大多是功勛之后,或是各地精通武藝或是熟讀詩書的的良家子、亦或是各軍之中一些年輕的武將,但總體來說,還是功勛之后更為多些。
其實如果想要光靠他們保護始皇帝,林躍覺得不現實,雖然他們忠心,但戰力委實不高,楊喜只是高階武將,連三流武將的門檻都沒摸到,這還是歷史留名的人物。其他人的境界不用想應該是更低的。
雖然說小千人左右的郎官,對普通人夠用了,但能突破重重包圍,刺殺始皇帝的能是普通人?
所以說這些郎官,雖說負責參謀政事,拱衛皇帝安全,侍奉皇帝起居。但說白了,郎官更大程度上還是一個踏入仕途的跳板!
但也由于他們經常隨從在皇帝左右,容易取得皇帝的寵信,所以照比其他人要更加有機會獲得較高的官職,或者在國家的重要部門任職。
像李斯、蒙恬、李由等人,皆擔任過郎官,
后面也有西漢的李廣、公孫弘、東方朔、司馬相如與霍光等,
東漢的曹操與袁紹,唐朝的宰相張九齡,詩人王維、岑參、韋應物、李益、韓愈、張籍、劉禹錫、柳宗元、白居易、元稹、李德裕、杜牧等,便都是郎官出身。
包括清朝和珅所擔任的御前侍衛,也是其中一種。
所以郎官這個群體,最后大多數能走的更遠!
“其實大人您不用擔心,平日里沒什么需要忙的,蒙毅上卿待人也很和藹,只需要注意一些馮侯就好。”楊喜安慰道,隨即神色緊張的說道:“切記切記,夜晚當值的時候千萬不要睡著了,打瞌睡也不要讓馮侯看到,不然有我們好果子吃!”
眾將微微點頭。
“其余就沒什么了,正常只有陛下出行的時候需要我們打緊精神來,其余還好。
對了林大人,外出時要與中車府令,郎中車將和郎中戶將一起行動,中車府令乃是趙高趙大人,負責執掌陛下的乘輿,同時兼行符璽令事,所以您千萬別小瞧了他。”楊喜對林躍眨了眨眼,隱秘的提醒他。
“多謝。”林躍拱手道。
中車府令隸屬于九卿之一的太仆,說白了就是駕馬的。
但在任何時候都一樣,駕馬也要分給誰駕,如同后世領導的秘書和司機,誰敢惹?
更何況在古代給皇帝駕馬的,必須是皇帝心腹的心腹!
因為稍有不慎,馬夫雖不能讓你好,但一定能讓你壞!
春秋時期宋國攻打鄭國,因宋國主持軍政的四朝元老華元,在戰前發放肉湯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