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獲取種子
賈梗撩開垂花門的棉布簾子,邁出四合院,沿著胡同往前走,兩側的青磚墻高低錯落,只有偶爾能瞥見墻內探出的枝椏,點綴著些許綠意。
拐過幾個彎,眼前豁然開朗,走出南鑼鼓巷,喧囂熱鬧的氣息撲面而來,叫賣聲此起彼伏。
街道上人來人往,偶爾傳來的自行車“叮鈴鈴”地響個不停,引來眾人的回頭駐足圍觀,眼里全是羨慕的眼神。
而穿著的衣服也是非常的樸素,大多都是洗得泛白的藍、灰、黑三種顏色。
不少人背著軍綠色的挎包,步履匆匆,仿佛總有忙不完的事情。
副食店的貨架上,僅僅擺放著簡單的商品,種類并不像后世那么繁多。
賣東西的柜子里幾罐玻璃罐頭在陽光下反射著光芒,旁邊堆放著一些麻袋,從開口看,里面裝著一些一般的粗糧,估計是商店等著人們拿著糧票前來兌換而備著的。
路邊的宣傳欄里,醒目地張貼著大幅宣傳畫,畫上的人物笑容洋溢,充滿干勁地投入到祖國的建設勞動中。
高聳的電線桿上,大喇叭不時傳來慷慨激昂的革命歌曲,旋律振奮人心,激勵著人們積極地投入生活和工作。
深深的吸了口氣,感受著空氣中混著的煤煙味兒、泥土味,以及烤紅薯的香味,這是生活的氣息。
看著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聽著耳邊此起彼伏的叫賣聲,賈梗嘴角露出一絲淡淡的微笑。
也許,這個時代的生活條件艱苦一些,物質匱乏一些,但人們卻活得真實、快樂、充滿希望。
而不像后世每個人都奔波于生計,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變得疏遠了,那種純粹的快樂,反而越來越難以尋覓。
沿著街道走過,目光所及,盡是低矮的青磚房,墻皮斑駁脫落,露出里面泛黃的土坯,刻滿了歲月的痕跡。
墻上“備戰備荒為人民”、“抓革命,促生產”的標語鮮紅醒目,帶著這個年代特有的激情與理想。
街邊不少人住戶的屋檐下都堆放著或是蜂窩煤或是煤球,碼得整整齊齊。
街道兩邊,有賣糖葫蘆的、烤紅薯的,還有爆米花的,吸引著一大群孩子圍觀,看得出他們的目光里盡是渴望。
沿路的門面看到有國營副食店、百貨商店、糧店、供銷社等……,墻上貼滿了標語。
每個店門口都排著長長隊的隊伍,跟長龍似的,一眼望不到頭。
賈梗看著人們手里緊緊攥著的布票、糧票、油票……心里說不出是什么滋味。
這計劃經濟時代的風景,后世的孩子們怕是見都沒見過吧。
他目光落到副食店門口。
一個穿著藍色工裝的婦女,正踮著腳尖朝里面張望,手里緊緊捏著幾張票和一些毛票。
她身后,一個扎著羊角辮的小女孩,正眼巴巴地盯著店里擺放的水果,手指放在嘴里吮吸著,口水都快流下來了。
賈梗注意到,那就是一些略顯干癟的蘋果,可能在后世都是超市處理不要的把,但在這個年代的這個季節,也算得上是難得的水果了。
自己后面或許可以搞點各種果樹來種在空間里,這樣自己想吃什么水果倒是方便了。
賈梗心里想到了秦家村,那邊的山上或許可以計劃一下,不僅是果樹,還有其他野雞野兔的也可以往空間里投放點。
再往前走,百貨商店門口,隊伍更長了。
賈梗隱約聽到有人在抱怨。
而到糧店門口,隊伍也排得老長。
兩個大爺在小聲嘀咕。
“這糧食,是越來越難買了。”一個大爺嘆了口氣,手里摩挲著糧票。
“可不是嘛,”另一個大爺接話道,“也不知道下個月咋辦……”。
賈梗沿著街道往前走,國營飯店飄出陣陣包子香,勾引著肚里的饞蟲;供銷社柜臺上擺著眼花繚亂的東西,引得不少人駐足;修車鋪的師傅正埋頭修理一輛二八大杠,叮叮當當的敲擊聲不斷地傳來。他尋思著,得先找到那家種子商店。
記憶里,它就在這條街不遠處,店面不大。
走了約莫一刻鐘,一家略顯破舊的店鋪出現在眼前,一塊木質招牌上寫著“前進種子商店”幾個字,這正是他要找的地方。
推門進去,柜臺后,一位戴著老花鏡的老大爺正低頭整理賬本。
賈梗走到柜臺前,踮起腳尖,努力夠到柜臺,裝作隨意地瀏覽著貨架上擺放的種子,各式各樣的種子裝在牛皮紙袋或小布袋里,上面用毛筆寫著名稱:小麥種,玉米種,水稻種...白菜籽、蘿卜籽、黃瓜籽……各種主食蔬菜基本都有,還是挺全的。
賈梗不動聲色地運用精神力掃過,確定目標。
他指著那些種子問道:“大爺,這些種子怎么賣?”
聽到有人說話的老大爺抬起頭,推了推老花鏡,看到是個六歲左右的小孩,不禁有些詫異:“小朋友,你買種子干嘛呀?這是種莊稼用的,你家大人呢?”
賈梗眼珠一轉,裝出一副很著急的樣子,“是我爺爺讓我來買的,他在家里忙農活走不開!大爺,你就告訴我多少錢吧。”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老大爺翻了個白眼,顯然這么拙劣的謊言他是不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