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這院里神仙太多
“吱呀——”一聲,木門被拉開,賈梗踏出房間。
正午的陽光灑在他身上,映照出他紅潤的面色,眼神中也透著光彩,一掃之前的病懨懨。
“哎喲,我的乖孫子!你咋出來了?”門邊納鞋底的賈張氏一見他,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計,語氣中帶著責備和一絲不易察覺的關心,“不在床上躺著,跑出來干啥?”
“奶奶,我沒事兒,出來透透氣。”賈梗靈活地躲開賈張氏伸過來的手,原地蹦跶了兩下,笑道,“你看,都好了!”
賈張氏看著賈梗紅潤的臉色和煥然一新的精神面貌,確實不像大病初愈的樣子,稍稍放下了心。
賈梗和賈張氏的對話傳到水池邊洗衣服的秦淮茹耳中。她立刻丟下手里的衣服,小跑過來,滿臉焦急:“棒梗,怎么出來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媽,我沒事兒。”賈梗安撫著秦淮茹,語氣中帶著一絲不符合年齡的成熟,“就是屋里悶,想出來透透氣。”
秦淮茹這才注意到棒梗的變化,懸著的心放了下來,但還是忍不住念叨:“你這孩子,真是不讓人省心!”
賈張氏也在一旁幫腔:“可不是嘛,棒梗,可不能再像以前那樣淘氣了。”
賈梗笑著點點頭,他知道母親和奶奶都是為了他好。不過他自家知道自家事,現在的身體狀況比以前強太多了,感覺渾身充滿了力量。“媽,奶奶,我知道了,我會好好照顧自己的,你們放心吧。”
秦淮茹仔細打量著棒梗,覺得他說話和舉止似乎有些不同以往,但也沒多想,畢竟這年頭,能吃飽穿暖就不錯了,哪有那么多心思琢磨這些細微的變化。
見他氣色不錯,也就放下心來。
“就在院子里玩兒,別走遠了,一會兒就開飯了。”
“好的。”賈梗乖巧地應著,目光卻開始打量著四合院。
他只記得這個四合院里每一個“名人”的性格和大概故事:
道貌岸然的易中海
官迷心竅的劉海中
斤斤計較的閻埠貴
還有“戰神”傻柱
喜歡送溫暖的婦女之友許大茂
慈眉善目聾老太太
當然還有最后他奶奶和諧友好的賈張氏
這院里神仙太多,后面還是要注意點。
賈梗環顧中院,老舊斑駁的木門、破損不堪的窗戶、褪色泛白的衣物,處處彌漫著濃厚的年代感。
他前世沉迷于四合院小說,如今身臨其境,卻略感遺憾,因為易中海、劉海中、閻埠貴、傻柱、許大茂等主要人物都不在家。
他走到傻柱家門口,看著破舊的房門和糊著報紙的窗戶,摸著下巴沉思:
‘這傻柱,好像對自己老娘有點非分之想,看來后面得盡快想法給傻柱找個老婆,省的老是惦記自己老娘,看著膈應得慌。’
他又來到易中海家門口,干凈整潔的大門和褪色的春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易中海,道貌岸然的偽君子,賈家最大天使投資人!
雖然小說里易中海的形象多是老奸巨猾,令人不齒,但如今我成了棒梗,是易中海“道德綁架”的受益者,他幫的都是自家,這份恩情,倒也不那么容易放下。
易中海的算計確實不少,接濟賈家,也是為了給自己日后養老做打算,這無可厚非,畢竟誰都怕老無所依。
但他又不想付出太多,害怕竹籃打水一場空,所以總是在大會上道德綁架大家,借大家的名義接濟賈家,既得了好名聲,又省了錢,還收獲了賈家的感激,可謂精明算計。
當然,這感激之情,恐怕只存在于一大爺自己看來;在賈張氏眼里,他大概只是個冤大頭。
賈家也明白易中海的算盤,雙方不過是各取所需,各懷鬼胎,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易中海得了名聲,賈家得了實惠,至于最后的養老,對賈張氏來說,恐怕還是一件遙遠的事,以后再說吧,至于有沒有以后那又是另外事。
說到底,雖然易中海的手段并不光彩,但受益的終究是自家。日后,他會適當對他表示感謝,但前提是,不能讓傷害到自家人。
賈梗暗自思忖,如果易中海解決了養老問題,這四合院會不會少些雞飛狗跳?轉念一想,院里臥虎藏龍,就算少了賈家這檔子事,恐怕也熱鬧得很,影響或許并不大。
賈梗繼續在院子里轉悠,像個偵察兵一樣觀察著周圍的一切。
進入后院,賈梗首先注意到后罩房,那是聾老太太的住所。受原身記憶影響,他本能有些忌憚這位院中';老祖宗';。
賈梗注意到她家門上并無任何榮譽勛章。前世看的小說中,關于聾老太太的背景眾說紛紜,有人說是姨太太,有人說是間諜,還有說是烈士家屬,他也不知道哪個是真哪個是假。
他只從記憶中知道對方是個饞嘴老太太,院里誰家有好吃的,她總是聞風而至,這或許也是她對傻柱格外關照的原因。
賈梗沒有上前打招呼,聾老太太是易中海樹立的“精神支柱”,身份特殊,不便打擾。
他也看到了其他孩子,但似乎他不受歡迎,無人理會,倒也省心。
二大爺家大門緊閉,靜悄悄的,二大媽想必又不知去哪兒拉家常八卦了。
說到二大爺,他對待兒子的態度實在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