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5章 沒錯,我們已經(jīng)研究好了
第1035章 沒錯,我們已經(jīng)研究好了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風平浪靜。
原本負責攻關遄達900渦輪氣膜孔生產(chǎn)的項目組,最后還是被拉去提前學習大涵道比發(fā)動機的設計經(jīng)驗,為即將立項的渦扇20做準備。
而常浩南本人,因為要兼顧超短激光加工設備的安裝和調試,倒也沒有直接返回京城,而是前往鎬飛集團,開始為空警2000準備數(shù)據(jù)鏈系統(tǒng)的相關硬件。
鎬京這地方,有一個好。
就是你幾乎可以在本地找到與航空制造有關的所有產(chǎn)業(yè)。
從零部件生產(chǎn)到飛行測試,應有盡有——
得益于此,盡管空警2000這會才剛開始動工改造無法上天,但常浩南還是發(fā)揮了億點自己的影響力,找到正在試飛當中的一架殲11BS和一架殲10AS原型機,利用平流層飛艇完成了基礎的空中中繼通信測試。
至于羅爾斯·羅伊斯……
雖然是甲方,但畢竟和鎬發(fā)集團中間還隔著一層,加上還得瞞著上面,也不好隔三差五跑華夏,只能根據(jù)西羅集團不定期的書面匯報來得知項目的進展情況。
然而眾所周知,書面匯報的準確程度和時效性……
不是很樂觀。
總之,在英國人看來,華夏目前應該還處在艱苦卓絕的工藝開發(fā)流程當中。
畢竟后者在之前要走第二批半成品原料之后,就一直沒再提起第三批的事情。
所以合理推測,可能是遇到了什么技術上的難題,正在攻關吧……
就這樣,時間,一晃來到了2002年末。
12月1日,是鎬發(fā)集團和西羅公司正式簽訂協(xié)議的日子。
當然,是指寫在協(xié)議上面的日期。
過了這一天,也就意味著,鎬發(fā)集團可以名正言順地交貨了。
考慮到渦輪葉片的生產(chǎn)畢竟還是有點難度,不太可能當天下單當天交付,因此常浩南又“貼心”地多等了一周時間……
12月9日。
星期一。
布林和惠特爾二人剛剛享受完周末假期回到工作崗位,甚至還沒來得及走進各自的辦公室,就注意到了緊隨其后而來的幾個身影。
其中為首的,正是任炳達。
理論上說,這家西羅公司總共有四名級別相同的領導。
除了兩名英國人以外,還有兩名華夏人。
任炳達就是其中一位。
他甚至還有一間獨立的辦公室。
只不過自打公司成立以來總共也沒用過幾次罷了。
畢竟西羅公司的性質一直以來都是以外貿……或者說得更直白點,就是進口航發(fā)整機和零部件為主,所以過去也沒什么跟華夏這邊有關的日常業(yè)務。
因此,在看到任炳達之后,布林和惠特爾幾乎馬上意識到,對方肯定是來找自己二人的。
“任!”
“早上好!”
布林主動上前兩步,叫住剛剛踏上最后一級臺階的任炳達。
這個時候他才注意到,后者腋下正夾著一個文件袋。
鼓鼓囊囊的,顯然內容不少。
“這……是上個星期的項目進展報告么?”
惠特爾此時也從不遠處走了過來,盯著那個文件袋問道。
他們此前受到的幾份報告,都是用類似的袋子裝好送過來的。
只是厚度都沒有今天這么夸張。
“進展報告么……”
任炳達把文件袋拿在手里,低頭看了一眼,緊接著露出笑容:
“某種意義上也算是吧。”
布林這時候一邊帶著一行人走向自己的辦公室,一邊還在教任炳達如何摸魚:
“其實這東西大概一個月提交一次就差不多了,總部那邊也沒什么人看的……”
過去幾個月當中,盡管鎬發(fā)集團的報告并不定期,但基本都在1-2周之間。
這種頻率,著實讓兩個英國人驚嘆。
“這次不一樣。”
任炳達微微歪過頭,看了看跟在自己身后的三名隨員。
他們每個人手中,都拎著一個相同款式的黑色手提箱。
只不過跟普通公文包太像,所以剛剛沒被注意到而已。
“這是……是整個項目的進展報告。”
他看著正在開門的布林,進一步補充道。
“整個項目的……”
后者臉上原本洋溢著輕松的笑容。
但在這一瞬間,凝固了。
“你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