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章 和空氣斗智斗勇
第941章 和空氣斗智斗勇
當然,背刺這種說法,只是常浩南的內心吐槽。
真要說出來的話,就有點小題大做了。
達索雖然和火炬集團有所合作,也是TORCH Multiphysics軟件的重要用戶之一,甚至還購買了曙光集團專門推出的超級計算機。
但在數值計算這塊,總歸只是廠商和客戶的關系。
雙方并未結成任何形式的商業聯盟,而獵鷹Z的合作研發協議中也沒有規定說工程文件必須以何種形式提交。
只不過,這種“合作伙伴拋棄自己選擇友商同類產品”的情節,實在是過于NTR了。
因此,常浩南還是把那個工程文件給下載了下來。
實際上,TORCH Multiphysics在某個小版本之后,甚至可以兼容打開和編輯cmph文件。
最多會有一些COMSOL Multiphysics的專屬功能無法使用而已。
很快,常浩南的電腦屏幕上,就出現了一個已經做好網格化分割的機翼。
而且,還是已經帶上細節的。
如果放大,甚至能看到襟副翼建模,以及翼梢小翼。
嚴格來說,算是翼尖帆。
應該是借鑒了空客A320的某些設計。
當然這也正常。
飛機設計嘛,尤其是民機設計。
好用的要素很快就會一傳十十傳百地擴散開來。
“讓我看看你們這是在算些什么東西……”
常浩南開始進一步查看工程文件中所帶有的一些數據——
1997年,TORCH Multiphysics的第一個試用版發售時,常用且方便的儲存媒介幾乎只有3.5英寸軟盤。
為了避免工程文件太大,以至于需要分幾張盤來儲存的情況,常浩南就把編輯和運行的日志文件從工程文件當中剝離了出來。
后來,這就成了幾乎所有數值計算軟件的慣例。
結果,現在回旋鏢扎到了自己頭上。
在缺少信息的情況下,常浩南花了大概半小時,才整明白達索這幫工程師在研究些什么問題。
簡單來說,他們應該是準備設計出一種可以在跨音速范圍內阻力極低的機翼。
由于M88核心機改出來的小推力渦扇動力十足,因此,只要機身,尤其是機翼部分的阻力達標,那么這架飛機完全可以在0.9馬赫,甚至0.95馬赫的“準音速”下實現經濟且安靜的航行。
這意味著,相比于當前市面上航速普遍在0.7-0.8馬赫的競爭對手,獵鷹Z可以節約大概15%的飛行時間。
對于公務機瞄準的客戶群體來說,顯然很有吸引力。
而且也是個非常好的宣傳噱頭。
不過,獵鷹Z總歸不可能把機翼做成三角翼或者后掠翼。
要在大體屬于平直翼的機翼上實現優秀的近音速性能,光靠優化翼型是沒前途的。
翼面細節也要關注到才行。
而這份工程文件,就是在計算近翼面處的空氣流動情況。
說起來跟當年常浩南優化殲8C翼型那會所做的工作性質類似。
不過精細程度要高得多。
畢竟,在結構容許的范圍內,戰斗機無需考慮氣流造成的噪聲和抖動。
實際上,即便單考慮結構,大展弦比的平直翼也比三角翼要復雜得多。
因此,以這份工程文件呈現出的內容來看,達索的工程師們似乎還處在相對早期的研究當中。
而換用COMSOL Multiphysics,也大概率是看中了其宣傳中的高計算效率。
否則這翼型大概率趕不上獵鷹Z的時間表。
當然,客機嘛,結構相對簡單。
很多型號(比如當年的新舟60)甚至把不同設計的機翼作為選裝件提供給客戶。
但如果能趕上首發作為標配,那肯定是更好。
不過……
看著屏幕上的機翼建模,常浩南一只手輕輕扶上了下巴。
“這個計算結果,似乎……有些問題?”
在三星海工搞出這一波事情之前,常浩南出于興趣,就一直在研究有限體積法求解粘彈性本構方程時,遇到高計算權重問題的解決方法。
實際上,他已經找到了一種不涉及擴散項的本構方程,只是還沒有來的及找出具體的求解方法。
在那個過程中,常浩南使用了手頭大量的既有算例,為高階數據降維過程提供“學習素材”。
所以,盡管他本人無法像計算機那樣給出精確到一定位數的數值計算結果,但對于結果的特征,或者說趨勢,還是有些直覺的。
但達索那邊算出來的幾組結果之間,卻不符合他的直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