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真菌王國
第323章 真菌王國
春節期間。
今年江淼一家人并沒有在汕美過年,而是來到了滇省旅游,同時也是為了考察海陸豐公司在當地的產業。
“從去年開始,我們公司絕大部分的食用真菌產業,就從汕美遷移到了滇省各地。”滇南分公司經理方志強向江淼夫妻倆介紹著情況。
雖然說是來旅游,但兩人多多少少還是要視察當地的產業。
一行人此時正在滇南分公司的辦公區,不遠處則是員工宿舍,以及一個大型的飛艇航空港。
和海陸豐公司各地分公司一樣,這個分公司的總部也是在一個小鎮附邊,這一點來講,是之前為一個小鎮,現在已經是一個小縣城規模了,該地區距離滇南省城不算太遠,大約85公里左右。
“目前各個食用菌的產能是多少?”江淼眺望著遠方的群山。
方志強早有準備:“白松露、羊肚菌已經達到總部那邊的水平。”
“這個我知道,畢竟總部那邊的食用菌培育廠都關閉了兩個多月了。”江淼從點心碟子上,拿起一塊鮮花餅。
書雅則喝著普洱茶,靜靜地欣賞著遠方的落日余暉。
“其他食用菌的生產情況,其中本地有的食用菌品種,目前已經全面投產,就是產能存在差異。”方志強繼續解釋道:
“產量比較大的,當是雞樅菌,我們在滇池投資了5個雞樅菌培育基地,每年差不多可以生產50萬噸鮮貨雞樅菌。”
“價格呢?”
“價格還好,鮮貨每噸批發價在兩萬左右,如果是干貨每噸差不多要十萬。”
江淼拿起一旁的脫水椒鹽雞樅,看了一眼包裝的配料表:“100克?15塊錢一包?”
隨即撕開包裝袋,再打開密封,將里面的椒鹽雞樅倒在一個小盤子上,隨手拿起一塊送入嘴里。
入口是酥脆,然后是微微的咸和辣,緊接著就是鮮,是一種極致的鮮,仿佛吃了一把包裹了大量味精的蝦條。
“太鮮了,這個品不好。”
一旁的書雅也吃了一塊,同樣點了點頭:“常溫脫水之后,雞樅菌的鮮味被激發和濃縮了,這東西適合做調味品。”
方志強趕緊從一大堆產品中,拿出一包調味料來:“這是我們產品研發中心研究出來的雞樅菌粉,沒有其他添加物,就單純是蒸熟雞樅菌后,脫水研磨成粉,然后打包成為小包裝。”
他一邊介紹,一邊撕開包裝,從里面拿出一大把小包裝的雞樅菌粉,類似于方便面的粉料包。
“這個產品銷售如何?”
“銷售非常好,我們將那些品相不好、沒有達到鮮售標準的雞樅菌都拿來做雞樅菌粉,在做湯和炒飯之類,只要下一小袋,就會變得鮮味十足,而且還有明顯的雞樅菌風味。”
書雅看了一眼那一大堆產品,絕大部分都和食用菌有關系,這些其實都是她研究出來的食用菌技術,而衍生出來的新產品。
包括了剛才介紹的雞樅菌,以前在汕美產業化過的白松露和羊肚菌。
除此之外,還有黑松露、松茸、雞油菌、青頭菌、大紅菌、干巴菌、黑虎掌菌、美味牛肝菌、黃牛肝菌、毛頭鬼傘。
這就是目前滇南分公司核心栽培的13種食用菌。
“我們今年計劃將一部分食用菌的規模提上來,特別是非常受國內食客歡迎的干巴菌、大紅菌和青頭菌這三種。”
江淼轉過頭看向不遠處,老爸老媽還有女兒正圍繞著一個烤爐,一邊烤火暖身,一邊則烤著香氣撲鼻的各類蘑菇。
比較適合烤制的蘑菇,就是子實體比較大的類型,比如牛肝菌系列、松茸,可以切片刷油烤制。
不遠處的隨行廚師隊,也做好了一大盤干巴菌炒飯,分別給江淼這邊每個人上了一小碗炒飯,還有一小碟各類蘑菇的菜肴。
江淼吃一勺炒飯:“嗯,不錯。”
他又笑著看向書雅說道:“和你之前從實驗室拿回家的干巴菌一個味,有一股干巴牛肉的風味,還有蘑菇的鮮香。”
“當然一個樣啦,這東西又不能在露天農場種植,都是統一的室內培育工廠,溫度濕度都一樣,連栽培包的料都是一樣的,肯定一模一樣。”書雅也隨便吃了兩口。
謹小慎微的方志強,也低頭吃了幾口,然后喝了一大杯普洱茶,繼續給兩人介紹著分公司的其他事情:
“老板,老板娘,云大方面有意和我們合作研究真菌,但是我打了報告上去,都過去了快半年了,還還沒有回應。”
江淼搖了搖頭:“報告是我扣下的。”
“原來如此,那老板的意思是?”方志強內心一緊。
“你的報告我看了,你知道為什么我不回你嗎?”
方志強沒有自作聰明,胡亂猜測老板的心聲,畢竟說多錯多:“請老板解惑。”
江淼站起來,伸了伸懶腰:“云大有合作的想法,你可以去考察和投資,甚至可以招聘他們的畢業生來公司工作,唯獨不能搞聯合項目。”
“…”方志強瞬間冷汗直冒。
江淼之所以不同意搞聯合項目,主要是管理問題和分配問題。
云大作為一個公立大學,他們有自己的系統;海陸豐公司作為私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