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此起彼伏
第312章 此起彼伏
海陸豐公司等企業組團出海,并沒有影響到國內的發展。
相反隨著大批企業的出海,不僅僅提升了國內的就業率,也讓國內之前有些產能過剩的情況,迅速得到改善。
龐大的產能獲得釋放。
同時官方也開始全力推動工資、工作時間變革。
比如海陸豐公司,就開始了工作時間的改變,將之前的每天工作八小時,每個星期工作五天,改為每天工作六小時,每星期工作五天;或者改為每天工作八小時,每個星期工作四天。
特別是那些機械化水平非常高的產業,以后要普遍改為這個工作模式,寧可多招聘員工,或者保留崗位,也不能通過加班來減少員工數量。
其實隨著西北大開發的推動,加上這幾年全球氣候多突變,西北地區的重要性直線上升,28年全年從華北、巴蜀、長江中下游平原遷移到西北的人口,就多達377萬人。
加上之前累積起來的遷移人口,西北地區和漠南地區,在三年內,已經累計增加了894萬人口。
不過今年最大的收獲。
當屬漠北的巨變。
由于氣候原因,加上過度放牧,漠北高原的荒漠化進度幾乎可以用一日千里來形容。
當地的經濟徹底崩潰之后,忍無可忍的牧民、礦工、城市普通人,將漠北的管理者一鍋端了,剩下一小部分則坐飛機逃去歐美了。
混亂了幾個月之后,當地終于下定決心,向賽里斯求助。
為了幫助漠北,包括海陸豐公司在內的幾十家大型企業,迅速伸出援手,在當地招聘了超過180萬左右的員工。
沒有看錯。
就是在當地招聘了180萬員工,占當地總人口的51%左右。
其中以海陸豐公司、中糧集團、北大荒集團、新希望集團、漠南農業集團、首農集團、中鐵集團、中建集團等農業和建設企業為主。
畢竟農業和工程建設,確實是短時間內吸納富余勞動力的主要產業。
其中海陸豐公司在漠北招聘了大約8.5萬人,主要是為了開發當地的沙漠。
海陸豐公司當地圈了大約8萬平方公里的荒漠地區,集中在漠北的東戈壁省。
不過由于此時已經是28年的十二月份,漠北高原進入了天寒地凍的季節,因此種植工作要等到明年三四月份開始,現在就是一邊做培訓,一邊從哲里木市調集工程設備。
除了本地的員工之外,海陸豐公司還從內地抽調了大約1.2萬名老員工,加入到漠北分公司之中。
之所以說漠北是最大的收獲。
主要是這地方面積太大了,足足有156萬平方公里,雖然絕大部分都是荒漠、戈壁灘、半荒漠草原,北部水資源比較多的地區,氣候又更加寒冷,但這些不利因素,對于此時的賽里斯而言,那就是小意思。
而獲得這15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有效補充了國內的一部分短板。
要知道漠北高原的經緯度和東北地區差不多,雖然因為高原的海拔影響,導致其氣溫明顯比東北地區低一些,但至少比西伯利亞好一點。
按照農科院專家團研究的結論,該地區至少有18億畝可利用的農業土地,雖然絕大部分只能做到一年一季,但其東部的廣闊平原,水資源相對充沛,如果利用仙豆進行土壤改良,當地可以很快可以獲得幾千萬畝的人造黑土地。
這18億畝農業用地,如果全部種植仙豆大豆,哪怕是一年只收獲一季,也是年產5.4億噸大豆。
5.4億噸各類仙豆大豆,可以養活至少10億人口。
畢竟現在的各類仙豆大豆,不僅僅用工業用途、食品加工用途、塑料用途、燃料用途,還有主糧用途,幾乎全能型農作物。
當然考慮到其中涉及到戰略價值的仙絲大豆,只能在國內的封閉區域種植,因此只能在漠北地區推廣種植仙豆1到4號。
其實以仙豆系列的潛力,如果可以在全世界推廣種植,解決糧食危機輕而易舉。
可惜賽里斯需要實現全球格局的重塑,自然不會允許仙豆大豆流入不受控的地區。
比如露西亞一直視為后花園的中亞地區,當地雖然三番五次上門請求,希望可以引進仙豆大豆,但是國內一直在敷衍對方。
根本原因,就是中亞存在很大的不可控因素。
畢竟阿美麗卡可以廢棄萬里之外的東南亞、東北亞,那是因為北美洲的地理限制導致的。
可中亞對于露西亞而言,實在是太近了,如果中亞失控,那露西亞的核心腹地,將徹底暴露出來,很容易被人攔腰截斷。
加上露西亞的毛子性格,你越是想進入,他就越是抗拒,會和你拼命,甚至同歸于盡。
現在時間在賽里斯這邊,越拖下去,賽里斯整合東南亞、東北亞的進度就越深入,積蓄的力量就越發龐大。
而露西亞顯然熬不過賽里斯。
別看全球變暖,讓西伯利亞平原的可耕種面積增加了,實際上這只是理論上的數據。
而全球變暖帶來的海平面上升,會導致東歐平原的沿海地區被淹沒,這些地區恰恰是露西亞的精華地帶。
如果未來15到20年內,全球海平面上升30米,那黑海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