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不同的態度
第301章 不同的態度
勝利油田附近的勝利海水淡化工廠。
經過連續三個月的施工,一條長度超過120公里的架空輸水管道,從永安延伸到了惠民附近。
而該架空輸水管道全部施工時間,僅僅用了96天左右。
此時從惠民向德州方向,大約100公里左右的直線上,沿途已經開工建設了大批的混凝土地基。
一艘大型的藍鯨運輸飛艇,吊著重量達到2000噸的泡沫硅構成的架空橋體,從鄴城特種構件廠飛到惠民附近。
緩緩將泡沫硅架空橋體放下來,然后在地面人員的配合下,準確將橋體和下面的兩個混凝土地基連接在一起。
與此同時,早已經運輸過來的鋼鐵輸水管道,也被施工現場的另一艘工程飛艇吊起來,穩穩地吊裝到架空橋上。
雖然飛艇吊裝讓這一截鋼鐵輸水管道和之前鋪設好的管道連接在一起,但兩者還有一點縫隙,電焊小隊隨即進入管道內部,從管道內部對連接縫進行全面焊接。
與此同時。
勝利海水淡化廠這邊,其實已經有一部分淡化水被通過管道輸向墾利區、利津縣等地。
但這些天產生的粗鹽,已經達到了幾十萬噸之多,本來一開始工廠是打算參照南方的海水淡化工廠,將粗鹽封存在硅絲編織的容器之中,然后就地進行填海。
但經過研究之后,還是覺得這樣做不太妥當。
在其中比較關鍵的一點,就在于渤海的面積太小了,加上黃河、遼河、海河每年都在向渤海注入泥沙,近幾千年來,源源不斷的泥沙注入,已經導致渤海減少了很大一部分面積。
如果現在再增加一個粗鹽填海,估計會進一步壓縮渤海的水域面積,渤海作為內海,填海是非常不劃算的事情。
因此公司和中科院進行了合作,經過幾個月的研究和討論,終于找到了一個折中的處理方案。
只見此時的海水淡化工廠一側,已經使用泡沫硅材料向遠處的海面延伸,建造了一個大型的深水港。
這是一條粗鹽輸送帶,將工廠生產出來的粗鹽,源源不斷輸送到了碼頭,碼頭的泊位上,此時正停泊著幾艘“船”。
如果從高空俯視下來,就可以發現這些船非常方正,幾乎就是一個標準的長方體。
這些船其實就是使用泡沫硅和硅豆絲作為原材料,制造出來的簡易容器,每一個容器加上內容物,最大重量為2000噸,之所以是2000噸,主要是目前運輸飛艇最大吊運重量為2000噸。
當然,這些方船并不是采用飛艇運輸的,而是采用駁船進行拉運,通過海路運輸到蘇省的沿海,作為填海造陸的原材料。
之所以要拉到蘇省沿海,一方面是東海屬于公海,填海造陸自然不會損失自己的內海。
另一方面,則是看到今年激變的氣候,從五月份開始,全球各地的沿海地區,海平面已經出現明顯的提升。
按照這個趨勢,未來南極洲冰蓋如果大面積溶解,后果就是沿海低洼地區被徹底淹沒。
因此國內已經在計劃建造全新的沿海堤壩,特別是低洼的蘇省沿海、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這些可是國內的精華地帶,自然不能放任海水淹沒這些地區。
如果是以前,要建造如此大面積的堤壩,可能所有人都會覺得勞命傷財,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泡沫硅材料可以將建造成本壓低近一半,而且堤壩建設時間可以壓縮到大約三分之一左右。
如此一來,沿海堤壩就成為了可能。
其實蘇省沿海地區、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已經在行動了,他們各自拿到了海陸豐公司的技術授權,現在開足馬力生產泡沫硅材料,準備先建一圈高度在海拔20米左右的沿海大壩。
同時為了保證未來不影響海運,這些地區計劃在沿海大壩之外,淺海區建設人工島嶼,作為新的人工港口。
沒有辦法,國內現在已經是全球減碳最好的地區了,但仍然壓制不住全球變暖的大趨勢。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是全球其他地區的碳排放還是居高不下,特別是這幾年叫囂著要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的天竺,其發展工業過程中的各種污染,正在變得越來越嚴重。
而歐美又三天兩頭燒森林,導致大量二氧化碳不斷增加。
哪怕是國內通過改造沙漠和種植大豆,減少了很大一部分二氧化碳,仍然擋不住全球不斷增加的碳排放。
越來越極端的天氣,讓國內不得不思考未來海平面上升的負面影響。
既然海平面上升難以阻擋,那提前做準備,自然是當務之急。
不過之前和埃及合作的那個項目,倒是可以延緩海平面上升的時間。
那個洼地有1.5萬平方公里左右,至少可以容納一部分新增的海水。
另外海水淡化工廠不斷抽取的海水,也可以減少海洋的一小部分水量。
只是這些項目,終究是杯水車薪,面對不斷溶解的南極洲冰蓋,還有變化無常的北冰洋冰蓋,海平面上升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目前勝利海水淡化廠生產的粗鹽,通過方船組成類似于京杭大運河常見的蜈蚣船那樣,直接拉過去蘇省沿海,然后將方船的水密艙鑿穿,方船就會自動沉入海底。
方船的設計分為三個格,其中前后兩個格子就是填裝粗鹽的,中間那個格子則是提供浮力的。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