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影響深遠(大杯)
就布局了好幾個生物柴油、生物航空燃油、生物船舶燃油生產基地。
不少民營企業也進入了這個市場。
目前卓越新能這個國內第一家從事廢棄油脂制備生物柴油技術研發,并工業化生產的企業,已經利用仙豆大豆形成了國內產銷規模最大、出口量最多的生物柴油生產企業,年產能達100萬噸。
緊隨其后的嘉澳環保,其生物柴油產能為85萬噸。
海新能科也實現了70萬噸生物柴油的產能。
還有海陸豐公司漠南分公司的50萬噸生物柴油生產基地,今年十月份也會投入運行。
這幾家企業的生產線從去年就開始改造,就是為了更加適應大豆油提煉生物柴油的生產工藝。
目前仙豆2號的原材料成本為每噸2450塊錢左右。
一噸大豆出290公斤大豆油和710公斤豆粕。
而近期豆粕價格為每噸2100塊錢左右。
710公斤豆粕可以賣出1491塊錢。
2450-1491=959,這就是290公斤大豆油的原材料成本,平均每公斤3.3元。
現在每噸食用大豆油的生產成本為3800塊錢左右,如果是大豆直接提煉生物柴油的生產模式,由于不用除臭和考慮食用的問題,工業大豆油成本為每噸3600塊錢,提煉成為生物柴油之后,成本大概在每噸4000塊錢左右。
雖然由于目前生物柴油的產能還不大,沒有影響到國內的燃油市場價格,但是國內幾乎所有的燃油產業從業者都清楚一件事,生物柴油很快會沖擊國內的燃油價格。
加上電動汽車市場保有量逐年攀升,未來傳統燃油價格必降無疑。
哪怕是加上稅收和其他成本,燃油價格下跌到每噸6000塊錢的預期,已經成為了所有燃油產業從業者的共識。
別看現在仙豆還有每噸2450塊錢的收購價格,但未來這個價格肯定會不斷下調,直到價格和市場形成一個全新的供需平衡。
當然,現在仙豆大豆價格還可以維持一段時間,主要是很多壓榨企業會收購國產大豆油,然后將壓榨的進口轉基因大豆油賣給生物柴油提煉企業。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換油情況?
原因就在于仙豆大豆的油品比較好,而且是非轉基因,比較受消費者歡迎。
目前進口轉基因大豆油每噸市場價只有3100塊錢,比仙豆大豆油便宜兩百塊錢,對提煉生物柴油的企業而言,自然是越便宜越好。
有生物柴油產業托底,這保證了仙豆大豆很難跌破每公斤兩塊錢。
但是龐大的大豆豆粕,或者說大豆蛋白產能,也成為國內必須考慮的問題。
目前豆粕的第一大用途,還是動物飼料;第二大用途則是食品加工原材料;有機肥生產排行第三;海綿電池的消耗排第四位。
因此未來豆粕產能肯定會供過于求。
雖然海綿電池后期會消耗很多豆粕,要維持整個海綿電池的定期更新,肯定需要消耗大量的豆粕,目前平均每立方米海綿電芯需要消耗0.32噸左右的豆粕。
以每年更換5000萬立方米的海綿電芯為標準,以后每年可能需要消耗一兩千萬噸豆粕。
這個消耗量對于每年一兩億噸的豆粕產能而言,大概只占據十分之一左右,還是達不到很高的占比。
但是仙絲大豆屬于保密農作物,不適合在人口稠密的大規模推廣,特別是私人企業和個體戶,更是沒有可能獲得特許經營的種植許可。
未來仙絲大豆只能在甘省、漠南西部、西域,劃分出專門的獨立種植區域。
當然,江淼并不太擔心未來豆粕會產能過剩的問題。
原因就在于海陸豐公司持有的另一個技術:微生物燃料電池技術。
目前很多企業都在找海陸豐公司合作,希望可以合作建設生物燃料基地。
這種生物燃料基地,是可以利用豆粕作為原材料的,采用豆粕作為微生物燃料電池的原材料,可以發電,廢渣可以二次發酵生產甲烷,最后的廢渣可以作為有機肥。
根據目前最新的技術,采用高含量豆粕加菊糖、秸稈粉末作為原材料,每噸豆粕搭配0.48噸菊糖、1.4噸秸稈粉末,可以發電2436度,產生沼氣968立方米、產生高氮有機肥3.5噸。
這些產出的價值,加起來大概在5000塊錢左右,特別是高氮有機肥,完全可以出口到國外。
畢竟高標準的高氮有機肥,每噸可以達到一千多塊錢,在無法種植仙豆大豆的國外,要補充土壤的氮元素,要么下化肥,要么使用有機肥。
只要綜合產值可以達到5000元,那利潤就大概可以達到1000元。
未來國內豆粕、菊糖產能會越來越大,價格也會越來越低,到時候這種發電—沼氣—有機肥的復合生產模式,就會變得有價值起來。
這意味著全球的飼料、生物柴油、有機肥、肥皂、植物蛋白產業,都會被國內完全控制。
沒有辦法,國外的各方除非完全閉關鎖國,不然只要存在國際貿易,就無法抵抗賽里斯的廉價飼料、廉價植物蛋白、廉價有機肥。
有時候產業這種東西越集中,生產成本就越低;產業鏈越全面,外部就越沒有辦法超越。
從去年開始,全球飼料份額上,賽里斯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