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把握機遇
。
今天的測試工作,主要是測試有效載荷的提升。
這個測試非常重要,因為他們要改用新材料之后,無人機可以同時多少有效載荷。
或許很多人會認為最簡單的方案,就是按照自重減少的比例,同比例增加有效載荷。
然而這是不可能的。
因為機身的自重和有效載荷的重心分布不一樣,特別是作為承重軸的幾條支架,必須可以負荷增加的重量。
測試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中午,從鵬城過來的大姜創新董事長汪韜,也抵達了電池廠。
“老陸,情況如何?”
陸地邊帶路,邊介紹這邊的情況:“目前測試情況非常好,哪怕是極限減重方案,仍然可以承受最大起飛重量101公斤的測試?!?br />
“我路上看了你們的一部分報告,最大減重方案是T40C吧!”
“是的,汪總。”陸地微微點頭。
“T40C的極限載荷達到79公斤,承重軸的情況如何?”
“問題不大,目前目測沒有出現嚴重變形和裂痕,不過詳細情況,還需要去實驗室過一遍探傷。”
汪韜站在遮陽傘下。
陸地趕緊遞過來安全帽、防濺射護目鏡,遮陽傘周圍還堆放著二十多個沙包,已經使用鋼化玻璃窗設立的臨時掩體。
一邊穿戴這些東西,汪韜一邊問道:“聽說早上出事故了?”
“是呀!一個測試員太著急,被失控的無人機螺旋槳劃了一道口子?!?br />
“人怎樣?”
“沒有大問題,我安排他休息一個月?!?br />
汪韜蹲下來,看著一架測試過的無人機,摸了摸上面的螺旋槳葉片,確實非常薄,在剛度非常高的情況下,這東西一旦高速旋轉起來,就好比電鋸。
“你們對于這個情況如何考慮?”
陸地說了一下自己的看法:“如果未來真要采用這種新材料做螺旋槳,只能做格網籠,不然這東西的攻擊性太強了,萬一被切到喉嚨、大動脈之類的位置,很有可能致人死亡?!?br />
“做格網籠,會影響飛行效率和增加重量?!?br />
聞言,陸地提了一個方案:“那就采用另一個方案,螺旋槳改回原來的老材料,反正螺旋槳占不了多少重量。”
“嗯,新材料剛度太好了,這東西就宛如刀片,高速旋轉起來,實在是太危險了,沒有必要冒險。”
看了一會測試。
汪韜站電風扇前,又詢問道:“老陸,海陸豐公司有沒有給這個材料的價格?或者定制零部件的價格?”
“暫時還沒有,他們也是近期才研究出這種材料,而且我聽他們的負責人介紹,這種材料還需要等明年,他們解決原材料供應問題,才會大規模量產?!?br />
“明年?沒有關系?!蓖繇w也理解這種情況。
“汪董,我的想法是這樣,如果要采用新材料,我們有必要優化目前的一部分機型的重心分布,肯定要小批量從海陸豐公司購買零部件,他們公司現階段也是實驗室小批量制造。”
汪韜點了點頭:“有道理,這筆投資非常有必要?!?br />
“是呀!新電池和新材料疊加,我們的老型號性能直接翻倍,海陸豐公司太可怕了,我聽說他們還有性能更好的電池?!标懙伢@嘆不已。
聽到后面那一句話,汪韜笑著小聲說道:“已經在用了?!?br />
“已經在用了?這么快?”陸地瞪大眼睛。
“我們的消息肯定慢一步?!?br />
“那倒也是。”陸地微微點頭。
雖然汪韜知道高性能的二代海綿電池已經秘密投入使用,但是他們并不知道,海綿電池的應用不僅僅是電池那么簡單。
如果有人研究過海綿電池的主要成分,就知道這東西如果添加一下輔助助劑,是可以變成“燃燒彈”。
因此拿到高性能的二代海綿電芯后,很多不少機構都在進行魔改,在犧牲了一部分性能之后,添加了很多輔助材料,二代海綿電池一旦發生爆炸,可以產生類似于凝固汽油彈的效果。
這東西的用途,一下子被拓寬了很多。
不過汪韜等人顯然不清楚其中的情況。
不知不覺間。
空地上的測試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包括極限承重測試、極限破壞測試等。
其實這還不夠,比如低溫測試、高溫測試、海洋測試、沙漠測試等,只不過這些測試需要專業場地,鵝埠鎮工業區的設施太簡陋,剩下的測試只能去專業測試基地進行測試。
傍晚,夕陽西下。
“老陸,收工吧!”
“汪董,鵝埠這邊沒有什么好吃的,不如我們去海豐縣城吧!今天晚上我請客。”
汪韜笑著點了點頭:“好,今天晚上就讓你做東?!?br />
一行人收拾好,便開車前往海豐縣城。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