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無從下手
在快速布局,以應對接下來的浪潮。
三桶油借助其在國內的各種加油站,增加換電項目和光電項目。
各個車企宣布將在未來一年內推出換電車型,有些車企干脆連車型都不研發了,直接將插電式電動汽車改為換電式電動汽車,主打一個趕時間。
不僅僅是傳統的轎車生產商做出改變。
連三一重工、徐工集團、中聯重科這些工程設備制造商,也紛紛宣布擁抱新能源,要搞電動工程車輛。
不到一個月時間。
光伏板企業的訂單就拉滿了。
海陸豐公司、京能電池、國電電池的電池工廠都沒有開始建設,訂單就收到了幾百億。
或許擔心產業再次過熱,官方也這一次也動作迅速,要求各地嚴格審核光伏項目、風電項目和綜合換電項目,不允許盲目和重復投資。
盡管如此,但國內新能源產業還是和今年的夏日一樣“燥熱”起來。
國內經濟一改前幾年的頹廢,竟然有點像08年到18年期間的發展趨勢。
各路媒體紛紛報道這方面的事情。
什么“產業再升級”、“工業4.5”、“黃金時代”、“高增長”等詞語,在互聯網新媒體的文章之中,幾乎是一夜之間冒出來。
海綿電池帶動的產業升級太龐大了。
從光伏發電、風力發電,到電網調控。
從汽車電池、船舶電池,到換電服務。
從綜合開發、賣電直銷,到電池生產。
上下游涉及幾千家企業。
影響最大的事情,其實是電價要下調的消息。
不僅僅居民用電、工商業用電要下調價格,工業用電、農業用電也要下調。
電力作為當前的工業基礎,每下調一分錢,對于社會生產成本都是一種極大的利益。
根據幾個電網的公告,預計要在2030年前,實現國內工業用電全部下調為每千瓦時0.3元;居民用電下調為每千瓦時0.25∽0.5元(分地區);工商業用電統一為每千瓦時0.3元;農業用電調整為每千瓦時0.25元。
這個調整要逐步進行,按照新能源規劃的進度一點點調整。
同時要力爭在2030年前,將國內火電規模占比壓縮到總發電量的20%左右;到2050年前后,全面淘汰火電。
歐洲的環保人士和那些企業,此時此刻人都麻了。
按這個標準,他們搞的那個什么碳稅模式,不僅僅割不了賽里斯的企業,反而會將他們自己給玩死。
然而那些歐美企業也不是沒有想辦法,但是面對海綿電池這東西,他們真的無從下手!
采用大豆作為生產原材料,原材料都是地里面種出來的,想控制原材料都做不到了。
畢竟現在賽里斯北方那正在改造的幾千萬畝沙漠大豆,表明賽里斯的大豆很快就會實現自給自足,甚至在必要的時候可以考慮大規模出口。
現在巴西等大豆生產地區,也有很多土地被中資企業控制。
各種可以下手的地方都被堵死了。
哪怕他們可以通過以前的老辦法,搞亂整個南美洲,其實對于賽里斯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現在國內維持南美洲的大豆進口規模,可不是自己缺乏大豆,而是為了維持貿易平衡。
如果歐美資本還是老一套,那么他們就要思考一下,南美洲混亂之后,他們自己的糧食供應問題了,還有龐大的貧窮人口會涌入北美的后果。
反正賽里斯這邊沒有什么大影響,南美洲大豆玉米沒有了,還可以用自己的,難民又飛不過來。
無從下手的歐美資本勢力,只能不斷收縮勢力,開始建立更加排外的貿易壁壘。
包括嚴禁歐美車企、日韓車企購買海綿電池,出資扶持南高麗和東瀛的電池企業,讓這些企業去天竺、安南等地區建設工廠。
顯然這幫歐美資本已經放棄在本土搞電池了,之前扶持了一個電池企業,結果幾百億投下下去,連一塊電池都沒有生產出來,都給他們搞出心理陰影來了。
本來老歐洲還有幾家企業要自己搞電池,結果其他企業一聽到這提議,死活不同意,畢竟已經吃過一次大虧了,他們再也不相信在歐洲本地可以搞出電池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