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新品來襲
“鄭經理,你好…”
“代我向江總問好。”
眾人一番寒暄。
門口另一側的貨物進出通道上,運輸香蕉秸稈的拖拉機,絡繹不絕排著隊,等待進入工廠卸貨。
被瓊州農科院邀請過來的國內紡織品協會會長等人,來到了原麻生產車間。
看著機械抽絲后,浸泡在生石灰溶液的麻絲,其中一個精神抖擻的老人詢問道:
“貴公司的果麻雙用香蕉,畝產蕉麻多少公斤?”
“1100∽1300公斤左右。”老黃回答道。
“畝產?”那老人有點震驚了,他過來之前可是詢問過農科院的很多相關研究員。
“就是畝產。”
紡織品協會會長提了提眼鏡,看向鄭思文問道:“不得了,我記得你們這個品種在瓊州只需要半年左右,就可以收割一次吧?”
“是小麥克這個品種,另外兩個品種需要七八個月。”鄭思文解釋了其中區別。
另一個人開口問道:“有黃蕉麻的原麻成品嗎?”
吳廠長給眾人帶路:“有,各位請跟我過來。”
來到梳麻車間。
眾人就看到了次級、特級、特優級的麻絲。
緊接著便看到這些麻絲和長絨棉棉絲混紡,成為一條條規格不同的棉線。
紡織品協會的客人,很多都是專業人員,他們一看就知道這些棉麻線的含量和規格。
棉麻絲上手之后,更是摸出了其舒適度、柔韌性、彈性的大概情況。
“質量不錯。”
“高支數棉麻線也非常好。”
“劉會長,你認為瓊州可不可以利用蕉麻發展一個比較有規模的產業?”
紡織品協會會長點了點頭:“問題不大,按照新品種香蕉的蕉麻產量,你們瓊州幾十萬畝香蕉,如果都種上,估計很快就會成為全球第一大原麻生產地區。”
但是紡織品協會的一個副會長,其小聲提醒道:“雖然這個蕉麻產業潛力巨大,但還是要考慮市場,天竺黃麻產業可以發展起來,是歐美企業在背后的操盤,國內蕉麻產品要進入國際市場,沒有那么容易。”
眾人逛了一圈生產線。
他們發現海陸豐公司的生產線非常齊全,從源頭、初加工、深加工、再加工都包含了。
劉會長拿起一件棉麻短袖襯衫,笑著說道:“你們公司的生產線還真是一應俱全,這產品也非常不錯,是你們公司自己的工作服吧?”
“我們這個車間只是供應內部工作服之類,大規模生產衣服之類,暫時沒有這個打算。”鄭思文搖搖頭回答道。
“原來如此。”劉會長放下衣服:“原麻市場和相關產業肯定要跟著改變,不知道海陸豐公司打算如何推廣種植?”
其他人也停下交流,仔細傾聽起來,因為這關系到整個產業的發展。
鄭思文鎮定自若地回道:“我們總公司已經制定了計劃,估計會在3年推廣到整個瓊州,10年推廣全國。”
聽到這個推廣時間表,眾人頓時交頭接耳討論起來。
“3年瓊州,10年全國?”
“這個時間倒是挺合適。”
“3年內只在瓊州內部推廣,確實比較穩妥,如果中途有什么意外,船小好掉頭。”
瓊州農科院院長則關心起另一件事,他靠過來,在鄭思文旁邊小聲問道:“鄭經理,不知道你們的香蕉品種有沒有成熟的?我想帶人嘗試。”
鄭思文一下子猜到對方的想法,估計是擔心香蕉風味問題,他看了一下手機時間,隨即點了點頭:“可以,也快中午了,我們一起過去香蕉倉庫那邊吧!”
香蕉倉庫就在蕉麻工廠隔壁。
除了要海運到內地的青香蕉,還有一小部分是儲存在這里,準備發到瓊州各地的專營店銷售的產品。
“阿周,倉庫有熟度比較高的香蕉吧?”
“有,我去拿。”
不一會,倉庫管理小隊長阿周就用手推車拉著好幾箱香蕉過來。
這些都是因為物流不及時,加上采收時成熟度偏高,不能海運的一小部分香蕉。
鄭思文蹲下來,撕開保鮮膜后,向眾人喊道:“大家別客氣,都嘗一下,給一個評價。”
農科院院長和幾個研究香蕉育種的研究員,第一時間就掰了幾條半黃的香蕉。
其他人也跟著掰香蕉。
吃了一口,其中一個研究香蕉育種的研究員,隨即眉頭一皺,然后又吃了一口,仔細品味起來:“這味道真的好像大麥克。”
而紡織品協會會長吃了一口后,卻一臉驚奇:“這香蕉味道怎么和其他香蕉不一樣,有點像小時候吃的香蕉糖。”
另一個香蕉育種研究員緊張地問道:“鄭經理這個品種和大麥克有親緣關系?”
鄭思文知道這些研究員擔心什么:“是的,不過我們采用了全新的技術,不需要擔心黃葉病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