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敲打與紅線(中杯)
第134章 敲打與紅線(中杯)
視察了紅草鎮西河村智能大棚基地。
江淼馬不停蹄來到隔壁的南汾村草莓農場。
看了一遍這個草莓農場,又來到草莓農場一旁的草莓加工廠。
“老板,目前工廠的設備已經調試完畢,隨時可以進行生產。”工廠廠長是之前馬宮鎮港口罐頭廠的副廠長謝廣廈,他是海豐縣黃羌鎮人,今年三十六歲,戴著眼鏡,梳著老派的大背頭。
“試生產過嗎?”
“試過三次。”
由于江淼就是草莓加工廠工藝的規劃者,因此謝廣廈也沒有太多解釋這些設備的功能。
草莓加工廠的生產線非常簡單,一共就分為三部分。
一部分是類似于處理鮮牛奶的閃點高溫處理設備,可以通過十幾秒的高溫,瞬間破壞掉香蘭草莓之中的很大一部分草莓風味成分,實現去草莓味的目的。
一部分是正常的冷凍脫水設備,用于去除草莓的水分,同時保護草莓之中的香草風味成分。
其他設備就是非常普通的超聲波清洗機、色篩機、打粉機、包裝設備。
這套生產線之中,價格最高的設備是那一臺色篩機,一臺就80萬,其他設備加起來才206萬。
其實這套生產線的產能是超標的,哪怕是一天八小時,一個月二十天,一年下來,都可以加工8000噸鮮草莓。
而隔壁草莓農場的1000畝草莓大棚,鮮草莓年產量大概就3000~4000噸左右。
經過處理之后,這么多香蘭草莓,大概可以生產400~500噸香蘭粉。
看了一下情況,江淼又提了幾個小問題,讓他們整改一下,最后他才說了一個比較重要的事情:“雖然目前還沒有香蘭草莓,但你們要發揮主觀能動性,不要整天想著按公司的規劃來,比如這一套生產線,完全可以生產各種凍干水果,不要浪費了產能。”
聞言謝廣廈有些不好意思起來:“老板說得對,是我們太死板了。”
“工廠綜合效益好起來,你們的績效也越高,以后要多思考。”江淼提點道。
雖然這些管理層的能力一般,但是人是一種有無限可能的生物,能力一般并不是天生的,也可以通過后天學習改變的。
在江淼看來,如果一個企業內部的高管喜歡搞人事斗爭,那這個企業大概率要走向衰敗。
這也是他為什么喜歡腳踏實地的高管。
喜歡搞人事斗爭的高管,往往也是那種光說不練的學院派,這種人口上的理論那是一套套的,但干實事卻顯得稀松平常,甚至是一塌糊涂。
因為他就是因為實事業務能力不行,才想通過人事斗爭將競爭對手、有威脅的同事搞下去,或者踢出公司。
謝廣廈的管理能力確實一般,但是這種工廠也確實不需要太高超的管理水平,只要保證產品質量,完成生產任務,就是其管理的極限。
至于通過管理手段,讓工廠效益增加,那大概率是在癡心妄想。
江淼不喜歡這種做事風格。
因為管理手段只能讓工廠效益到達設備的物理上限,總不能通過管理手段可以讓工廠產能飆升到幾萬噸吧?這不符合現實。
反而多思考生產和產品,可以提升整體效益。
就比如利用草莓加工廠閑置的產能,生產凍干水果,這就是一條增加效益的路子。
嶺南地區水果蔬菜產量龐大,比如香蕉、紫薯、荔枝、秋葵、蘿卜、龍眼、芭樂、菠蘿、菠蘿蜜之類,都可以做成凍干水果蔬菜。
提點了謝廣廈幾句后,江淼沒有繼續展開話題,而是繞道前往梅攏鎮那邊。
進入梅攏鎮,這里的景色和馬宮鎮、紅草鎮又有些不一樣。
馬宮鎮是濱海漁港。
紅草鎮是四山二水四分田。
而梅攏鎮則是一山三水六分田。
從車窗向外看去,是連綿不斷的平坦稻田和魚塘,這個鎮也是海豐縣最大的平原地區。
其實梅攏鎮、可塘鎮和海豐縣縣區,就是一個河口三角洲沖積平原,這一片平原是由汕美地區的母親河黃江河沖積而成。
反倒是馬宮鎮、紅草鎮,因為地形原因,除了靠近長沙灣那一側的河灘平原,其他地方都是山地丘陵。
車隊沒有前往梅攏鎮的鎮區,而是前往靠近長沙灣的新城村。
這個村80%的區域是魚塘,這些魚塘絕大部分是通過圍堰打造的水產養殖場,以前這些養殖場都是灘涂和淺海。
不一會,車隊就停在了梅攏新城村南側的梅場公路上。
路邊有一個工地正在施工。
看到他過來,這幾天都在這邊辦公的李新華和方易急匆匆跑出來。
“老板。”
“新華、阿易,情況如何?”
李新華搓搓手:“工廠建設五月份可以完成,設備安裝調試完成,估計要等到八月份。”
“飼料三廠也一樣。”方易回答得非常干脆。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