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風云再起
第114章 風云再起
10月13日。
鹽町村的張信誠老宅。
在這里當了快三個月宅男的謝曉偉,終于收到了自己老板蔣安業的通知,告訴可以和張信誠完成最后的交易。
早就感到無聊透頂的謝曉偉,趕緊打電話給張信誠。
“喂,是曉偉呀!有什么事情?”
“張哥,我想回去了。”
“哦?這是好事,你的事情辦好了?”
“是的,已經處理好了。”
“我送你。”
十幾分鐘后,張信誠獨自駕駛皮卡車,來到自家老宅。
好在他家附近幾戶村民已經搬去城區或者鎮里居住了,他也給幾個熟人說一下,老宅最近有一個遠房親戚過來暫住一段時間,而且這個親戚有點精神問題,讓周圍村民不要去打擾。
因此盡管謝曉偉在這里居住了快三個月,可鹽町村里面的村民并不太清楚這里住了一個人。
張信誠開了門后。
便看到了收拾好行李的謝曉偉,在大廳等著他的到來。
“張哥,錢我已經匯過去了。”
“我剛才看到了,我送你去高鐵站吧!”
“那就麻煩張哥了。”
兩人并沒有繼續說什么。
很快,張信誠就在高鐵站外,目送謝曉偉搭乘的那一輛列車緩緩出站,向閩南方向加速而去。
他嘴角微微上揚:‘笑吧!過幾個月看你們還笑不笑得出來。’
回到了馬宮鎮。
張信誠并沒有去找江淼,而是繼續按部就班的工作,等到了中午吃飯的時候,他才前往實驗區一旁的餐廳區。
他小聲地說道:“阿淼,那條水魚已經回去了。”
“這樣呀?那剩下的事情就交給我吧!”江淼非常淡定,這種事情對于他而言,宛如探囊取物一般簡單。
“那我就放心了,對了,煙墩山的魚丸廠已經完成了內部裝修,設備也全部到位了,隔壁的200畝室內魚塘也全部完成了,下午有空過去看一下嗎?”
“不用了,姐夫你安排就可以。”
“那我就安排準備的投產事情。”
“可以。”
午餐后,張信誠午休了一個小時,便提前來到了煙墩山魚丸廠。
而李新華緊隨其后,兩人作為水產事業部的經理,魚丸廠和室內養殖場都是兩人負責管理的產業。
不過此時魚丸廠并沒有什么人,因為原材料還沒有養殖出來,只剩下幾個機械維護員和設備操作員,正在調試和維護設備。
兩人直接走到了隔壁的室內養殖場。
李新華看著一部分魚池里面,已經有黑壓壓一片的埃及塘虱,他好奇地問道:“張經理,這個養殖場都可以使用了嗎?”
“嗯,都可以使用了,我前幾天從飼料廠那邊截留了一部分埃及魚,目前已經有差不多50噸左右。”
一個個魚池之中,那些埃及塘虱都挺大的,特別是使用了4號飼料的一部分埃及塘虱,差不多有7~9公斤。
突然李新華看到顏色各異的養殖池,一頭霧水地問道:“咦?張經理,為什么養殖池要涂成為四個顏色?”
“因為我們養殖了四種埃及魚。”
“?”李新華更加疑惑了:“四種?”
“嗯,四種顏色的養殖池代表四個類型的埃及魚。”張信誠指著灰藍色的養殖池說道:“灰藍色養殖池,就是養殖普通脫土腥埃及魚的,一般養殖28天就可以了。”
然后他拍了拍一旁白色的養殖池池壁:“這些白色的養殖池,是養殖高蛋白含量埃及魚的,而且專門提高了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養殖周期70天左右。”
“而黑色養殖池養殖的同樣是偏向于高蛋白,但是其肉質偏向于脆彈,是計劃用于水煮魚的定制產品,養殖周期是62天左右。”
“最里面的綠色養殖池,則是養殖鮮甜型埃及魚的,用途的可以作為清蒸或者油煎,養殖周期是88天左右。”
李新華大開眼界,他沒有想到,埃及塘虱還可以分出這么多類型:“這些都是通過調整飼料而養殖出來的?”
“嗯,不然不需要花那么長時間,畢竟在這種高頻循環養殖池之中,28天就可以將埃及魚體內的土腥味去掉99%,其他三種類型的埃及魚,必須通過更長時間的專業喂養,才可以保證質量。”
之所以搞出這么多類型的埃及魚,主要是為了拓寬埃及塘虱的市場,避免產品太過于單一。
要知道,和埃及塘虱同一個科的本地土塘虱,市場價格普遍在11~20塊錢每公斤,是埃及塘虱的5~10倍價格。
堪稱“身土不二”的典范。
當然,這也和土塘虱的風味有關系,那些野生的土塘虱,土腥味非常小,而且味道非常好,加上土塘虱對于養殖水質有要求。
同時嶺南水系的野生土塘虱,受到了埃及塘虱、清道夫魚等外來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