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人情世故(加更)
第101章 人情世故(加更)
就在海陸豐公司內部忙碌著處理銷售部的事情時。
汕美城區的稅務局那邊。
葉美靜帶著幾個同事,來到了李科長的辦公室。
看到葉美靜過來,李云波趕緊在自己辦公室內,非常熱情地招待幾人。
他一邊燒水拿茶葉,一邊笑著說道:“葉經理的事情,江總昨天晚上已經打電話給我了,對于海陸豐公司提前預繳上半年的稅收,我們是非常歡迎和支持的?!?br />
“李科客氣了?!比~美靜笑著點了點頭。
在李云波的辦公室談了十幾分鐘,稅務局的幾個領導也陸續過來打招呼,眾人臉上都和過年一樣喜慶。
之所以這樣,主要是這幾年當地的地方財政陷入了困境之中,急需新的財政收入來支撐,如果沒有新的財政收入,別說發展了,連維持現狀都可能很困難。
要知道,汕美市2024年度的財政收入才72億左右,這點收入根本維持不了當地各個系統的正常開支,還是靠上面轉移支付了252億,才表現出一副勃勃生機的景象。
然而上面的轉移支付可不是無限制的,也不是可以長期維持的。
但凡想有所作為的人,都會想方設法進行招商引資,發展各種產業,然后嘗試逐步擺脫轉移支付的名頭,這樣才可以更進一步。
現在海陸豐公司的異軍突起,讓汕美市官方看到了一絲希望,因此市里面已經在專門討論,準備給海陸豐公司提供全方位的幫助和保護。
比如最近馬宮鎮派出所,就突然增加了十幾個警力,還專門在鹽町養殖場、南湖實驗區等區域定期巡邏。
現在如果有人敢在鹽町養殖場周邊鬼鬼祟祟,分分鐘被叫去喝茶。
要不是海陸豐公司的財務非常良好,加上汕美本地沒有地方銀行,估計市里面都想給海陸豐公司塞幾個億貸款,看看能不能加速海陸豐公司的發展。
畢竟隨著信利國際的電子產業逐年萎縮,德昌電子廠半死不活,其他企業又扛不起龍頭企業的大旗,恰逢異軍突起的海陸豐公司,就成為了市里的新希望。
這就是在小地方的好處。
要是海陸豐公司是在珠三角地區,那前期幾十億的年營收,在珠三角各市的表現就顯得普普通通了,只能靠大后期,才有可能成為明星企業。
寧為雞頭,不為鳳尾,其實就是這樣一個道理。
只要海陸豐公司保持這樣的發展趨勢,江淼本人不犯什么原則性錯誤,當地一定會死保海陸豐公司。
…
例如昨天晚上江淼打電話給李云波,說海陸豐公司要提前繳納上半年的稅收,方便將上半年的凈利潤,用于另一個公司的投資。
這件事就直接驚動了整個稅務局的班子。
當天晚上,李科就迅速通知了局里的領導,然后局里的班子就連夜開了一個小會,討論如何合理安排這一次稅收工作。
畢竟作為本地的稅務局,他們可太了解海陸豐公司今年的營收情況了。
當然,除了安排好稅務審核,他們還給海陸豐公司安排一大堆優惠政策。
包括高新技術企業的稅收減免、初級農產品稅收減免等。
很快葉美靜等人就在李云波的帶領下,來到一間專門的辦公室,這里面不需要排隊取號之類,直接就可以辦理各項稅務,有點類似于銀行的VIP室。
這也是很多大企業的專屬特權了。
五個稅務核查員、李云波、加上另一個副科長、一個股長,八個人一起給海陸豐公司提供稅務服務,他們仔細審核著葉美靜帶過來的財務資料。
“張科,海陸豐公司上半年在科研方面投入了9371萬元,這一部分全部減免掉…”
“沒有問題…”
“上半年的固定資產投入折算,小王,你盡快計算一下…”
“好的…”
“華菱,你將員工工資之類的支出扣除掉…”
“嗯!”
在李科等人加班加點下,僅僅是用了三個多小時,終于趕在中午下班之前,完成了海陸豐公司上半年的稅務核查工作,而且還仔細核查了三遍。
扣除掉各項可以減免的部分,還剩下5億3624萬2517元的毛利潤,這一部分需要繳納35%的個人所得稅。
因此海陸豐公司上半年應繳稅收一共是1億8768萬4880.95元。
扣除稅金之后,剩下的3.5億元,就可以全部轉到江淼個人名下。
葉美靜沒有拖拖拉拉,其實這個稅金額度,公司財務部已經核算過三次,才過來稅務局準備繳納稅金。
在確認無誤之后,她代表公司,繳納了這筆稅金。
看到電腦上的系統頁面上,顯示稅金已經全部入庫之后,李云波笑著和葉美靜等人一一握了握手:“感謝海陸豐公司和江總對于我們稅務工作的支持。”
“葉經理,江總最近在做什么?”稅務局的其中一個領導提了提眼鏡問道。
李云波笑著轉過頭,給領導解釋了一下:“黃局,江總最近好像是開辦了一個新的房地產公司?!?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