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莫不靜好
龍王江,北至圣州邊關,南則蓄于云海大湖,分支更是延展東西兩方萬里,是為大同圣州萬江之首,圣州百姓無不用之,水運綿延,恩則千萬里地。
座落于其正中的伏龍城皇殿,從中不知出了多少代神武明君,實乃龍興之地。八方水運匯聚于此地,神霄絳闕,霧起時,更如同仙山樓閣,誤入此城者,還以為入了那山上仙門。
夏立新漫步于皇宮之中,龍壤虎步,精神勃發,龍氣傍身,愈來愈有那九五之象。
來到一處名為曉龍臺的地方,此處為皇殿最高點,從此地可以很清晰地俯覽城池全貌,且面對朝陽,陽氣十足。
望著皇殿之中的雕梁畫棟,以及那些個城墻的紅墻黃瓦,最為點睛之筆的還要歸屬于東西南北四方殿門。
神獸威嚴,猶如皇權,高高在上,不容侵犯。
夏立新深吸一口氣,通體舒泰,睜眼便又是這番美景,心情更為寬暢。
“這大申皇帝還真是會挑位置,如若不是立國許早,否則這片地方絕對會成為一仙家巨擘宗址才對。”
這位新王又是環顧了一圈,時不時點頭稱贊。
少許,一些個文臣武將追隨新王的腳步,也是來到了這處曉龍臺前,夏立新見狀也是迎了上去。
“臣姬樹參見官家。”,來者是一位身穿朝服的老者,雖年過六十,從其雙眼之中不難看出,依然精神煥發。
除了姬樹之外,其他人皆立于臺下數階處,這位老者身份不言而喻。
“原來是姬仆射,近來身體可好?”,夏立新笑著攙扶著老者上了頂臺。
老者乃是尚書仆射,執掌綱紀,無所不統,是很早時候便跟著夏妙淳出來謀取天下,算是德高位重的家臣之一。
“姬老且看這伏龍城,初來時是一番景象,如今再來時,又是不一樣了。”,夏立新笑言道。
老者感嘆一聲,也是點頭道:“如今大戰初息,軍中已定,所到之處,百姓無不簞食壺漿以迎我軍,圣州即將再次歸于一統。”
姬樹頓了頓,便接著說道:“官家想必早已猜到老臣此次前來的目的。”
夏立新自然是知道的,于是乎點了點頭。
“登基一事,還容我自作主張再往后延一延。”
姬樹聽聞,有些皺眉,便勸道:“如今伏龍城已奪,大申早已是名存實亡,官家功績齊天,朝廷君臣一心,百姓擁護愛戴,不該是順天承運,受命于天,以立大統?”
夏立新雙手負后,目光放得長遠,似在思索,片刻之后,也是給了答復。
“仆射所說確實如此,大戰已過近一年,本王也知道朝廷上下無不希望我受命于天,既壽永昌,立此新統,好出兵南下,一統圣州之地。”
“可姬老有無想過,如若此刻登基,那些個依然盤踞在南方,猶有復國之心的申國遺軍聽到此番消息難免會應激。”
“到時候怕他們見復國無望,便以一城或幾城之地自立為王,到時候南方便又是戰火紛飛,到頭來,吃虧的還是天下百姓,況且此舉對于我大夏一統天下的局勢不利。”
夏立新說罷,看向坐著的老者,后者也是沉思片刻,覺得不無道理。
“即便如此,官家也得給群臣百官一個準信,起碼擬定一個黃道吉日,好有個盼頭吧?”,姬樹以玩笑的口吻說道。
夏立新忽然想到某事,便笑道:“放心,最多半年時間,登基一事,必將提上日程。”
聽聞,姬樹立即站了起來,神色極為認真地問道:“官家此話當真?”
“那句話怎么說來著,天子無戲言?”
姬樹大喜,連忙行禮協著那些個守在臺下的官員們退下,嘴里念叨著不容易,立馬要去派人選好半年后的黃道吉日,準備登基大殿。
夏立新瞄了一眼那架勢,好家伙,來了不下十余人,如若說不成,估計這些人會一擁而上。
一直跟在夏立新身后還有兩名男子。
高大壯碩的中年男子是那騎兵總領須誠,另一位書生氣濃厚的中年男子便是女子將領李雙的父親李奇。
李奇見那些個官員退去后,笑著打趣道:“官家終于是想通了,要去做那九五至尊了。”
須誠也是附和道:“此事甚好!”
伏龍城攻破,大同圣州中部以及北方初定之時,便有不少官員提議此事,只是夏立新一拖再拖,到了這個時候忽然一轉心態,點頭答應,群臣百官自然是高興。
還未等夏立新開口,李奇便接著說道:“其實官家言行如此不一,突然間又將登基時間定得這么準確,在下大抵是猜到了,肯定是那一位來信,說是最多還有半年時間便會回來。”
須誠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緩緩地點頭。
夏立新撓了撓頭,笑了笑道:“果然什么都瞞不過李司徒,當年我爹讓前輩去管理糧草還真是屈才!”
李奇被惹得哈哈大笑。
“官家如今交予在下的差事也不算小呀。”
“實屬謬贊!”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氣氛一片融洽。
“官家此次以三公九卿,三省六部為官職,如若李王爺有心留位在此,封官一事,官家還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