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注冊專利
衛寧:“這不是值不值錢的問題,是能賺多少錢的問題?!?br />
“這樣,你找幾個懂行的來,告訴他們,第一種藥能治細菌感染,還沒啥副作用,戰場上特別管用。
第二種新纖維,耐磨性是棉花的十倍,羊毛的二十倍,拉幾下就能恢復原樣,萬次拉拽都不帶斷的,能做工業用布、纜繩、傳送帶、降落傘啥的。
民用市場都幾十億美元了,全球一推,幾百億美元都有可能!
第三種合成樹脂,就是人造橡膠,能代替天然橡膠,做輪胎、密封圈啥的。
老麥克點點頭:“前兩種我沒明白,第三種我懂,就是用生產線造橡膠,不用靠橡膠樹了?”
衛寧點點頭:“老麥克先生,你應該知道橡膠現在多貴吧,就東南亞那點天然橡膠,還得靠人采,價格能不貴嘛??晒I又離不開它,市場大得很。
一輛車要幾百千克橡膠,一節火車車廂更多,一艘萬噸輪船得十噸橡膠。你想想,人造橡膠一出,能賣多少?”
老麥克眼睛都放光了:“那衛先生,你這些新貨有多少?”
衛寧笑了笑:“要多少有多少,你還是找幾個懂行的,晚上開個會,保證讓他們大開眼界?!?br />
老麥克連連點頭,好像看見金山銀海在向他招手:“好好好!我這就去找人!”
晚上,天刃洋行辦公室里燈火通明。
老麥克把一堆穿西裝的大鼻子聚到了一塊兒,有國際貿易的老手,對商品門兒清;還有專業技術人員,跟著一塊兒來的。
老麥克甚至還找了個懂美國法律的律師,打算從法律上給買賣保駕護航。
請這些大鼻子可不容易,老麥克費了好大勁才把他們拉過來,可見他對衛寧有多信任。
這么大陣仗,那些大鼻子都以為老麥克要干啥驚天動地的大事呢。
可老麥克一說衛寧的商業計劃,大家都笑了。
一個藥品行家說:“中國人也能制藥?我敢打賭,他們那些中藥根本過不了FDA,在美國肯定沒市場,還是省省吧?!?br />
另一個商人也點頭:“纖維材料?更是做夢!杜邦公司那么牛,還在研發新纖維呢。中國人也就出口點絲綢,他們那農業國,怎么可能從化學上合成新纖維?”
“還有人工合成橡膠?我才不信中國人有這么牛的產品。美國雖然突破了合成橡膠技術,但產量不行,成本比天然橡膠還高呢。”
……
這時,衛寧走進辦公室,大鼻子們都看著他,眼神就像看騙投資的小丑。
衛寧也不廢話,直接從手提箱里拿出三種樣品,擺在桌上。
大鼻子們的目光都集中到樣品上。
“你們自己檢測,用途和特點老麥克應該告訴你們了。試試,看我說的對不對。”
專業技術人員眼睛一亮,立馬把樣品拿過來,按專業知識開始檢測。
有個醫學專家挺不屑,他覺得這落后地方不可能有頂尖醫學成果,壓根不想浪費時間看這些騙人的玩意兒。
但他老板興趣濃厚:“這不是中藥?看起來像是提取物啊?!?br />
他扭頭對醫學專家說:“懷特先生,你檢測一下這種藥,看看是不是真的像老麥克說的那么神奇?!?br />
醫學專家只好點頭,打開公文包,拿出一套鑒定器皿,抽出青霉素,往抑菌圈里注了點藥劑。
老板問:“多久能出結果?”
專家攤手:“抑菌圈培養至少要二十四小時,還得37℃恒溫?,F在是冬天,菌落活動都慢了。”
老板開了句玩笑:“懷特先生,要不你把這抑菌圈放胳肢窩里,那兒溫度剛好三十七度,恒溫?!?br />
專家哭笑不得,為了這騙局,還得丟了紳士風度?
另一邊。
倆紡織業專家拿起尼龍材料,一眼就瞧出這玩意兒不一般。
他們掏出筆記本,用吊墜法往下拉,一拉五倍長,居然沒斷!倆人眼睛都瞪圓了。
“太神奇了!這啥纖維?。 ?br />
還有個輪胎進出口的技術跟班,拿著放大鏡瞅,皺著眉:“這真是合成橡膠?彈性比天然的還好?!?br />
他認真地看向衛寧:“衛先生,這材料真是人工合成的?能大量生產,成本還比天然橡膠低?那你可就要發大財了!”
醫學專家見其他倆產品都是真貨,也收起傲慢。
難道這些真是好東西?
這么一想,懷特先生也不顧紳士風度了,給抑菌圈密封好,解開西裝,直接放胳膊里了,用自己體溫整個恒溫環境。
眼瞅著這三件樣品都得了專家認可,專家們還給他們使眼色,讓他們必須拿下這些貨。
這樣才能在市場上拔尖!
辦公室里的大鼻子們坐得筆直,嚴肅地看著衛寧。
老麥克心里一驚,這位衛先生拿出來的貨色果然不凡,能讓這些大鼻子這么嚴肅,肯定是劃時代的好東西。
“衛先生,您這合成橡膠有多少存貨?質量過關,價格還比天然橡膠低,我愿出市場最高價大量收購,十萬噸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