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高育良的敲打
祁同偉向著陳超離開的方向看了一眼,猶豫了一下,還是沒有跟著一起去,而是轉身走了。
“走吧,這是他自己犯的錯,要他自己去解決。
要是今年這幾個上訪戶還躲在危房里不肯出來,那他這個副區長的位子也坐不穩,看他自己了。”
另一邊,高育良這邊,金新凱剛走,陳超就低著頭又進來了。
“高書記,我有錯,要向您檢討。”
高育良是老師出身,看見這樣主動擔當的干部,好像是想起了自己在學校里教書的時候,那些犯錯的學生過來認錯一樣,天然就帶著同情心。
再者,從政這么幾年來,他基本還沒見過有哪個干部犯了錯會主動認錯的,哪個不是被紀委抓住了,才假惺惺地流幾滴鱷魚的眼淚,就算是實證擺在他們面前,大部分也是在瘋狂推卸責任,瘋狂甩鍋,誰把這么多錢放我家冰箱了,這樣的才正常。
陳超這個情況,高育良說實話還是第一次見,不過看他這個年齡,比高育良還大了,才剛剛升到副處級,文件還是高育良簽的,看過他的檔案。
與這個會主動認錯的性格,也許不無關系,其他領導可不會放過主動愿意背鍋的蠢蛋的。
“說說看,你這么過來,我什么都還不知道呢。”
接著,陳超就詳細闡述了那幾個夏橋街道的木制危房上訪戶的來龍去脈,也講出來剛剛祁同偉指責他的內容。
“祁常務說得沒錯,我之所以剛剛沒有主動匯報這個情況,就是有僥幸心理存在。
幾個月前,祁常務在市里要了地質災害點房屋搬遷安置的政策,其實只要我果斷一點。
完全可以和區委區政府商量好這幾戶的對策,將他們納入安置的政策內,相信兩位領導也會批準的。
但是當時我做事渾渾噩噩的,覺得自己升遷無望,什么都無所謂了,工作上失去了主觀能動性,過一天混一天。
一直到政策窗口結束,我也沒有提出這個事情,而是把頭埋在沙子里,當個鴕鳥,假裝事情不存在。
直到剛剛講到這個情況的時候,我才想到這幾戶上訪戶的存在,是我工作上的疏忽。
高書記,您怎么處分我都行,我懇請讓我將功補過,再給一次機會,讓這幾戶危房住戶能進入安置政策。”
高育良看著眼前這名干部,心里點了點頭,他很少見到這樣的干部了,剛剛說的政策,對他這個級別來說,就是一句話的事情,祁同偉讓這名干部主動來找自己,看來也是推薦一名優秀干部的目的。
“陳區長,你知不知道,涉及群眾的事情,就沒有小事,這件事你也是親歷者之一。
事情拖了這么多年,過去的事情我就不提了,現在你抓緊機會做好補救。
這件事,我答應了,你把那幾戶納入新的安置政策。
馬上就去宣講政策,然后讓他們馬上搬出來,事情不要再拖了,如果臺風到來,那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
先不說組織上的處分,你自己也永遠過不了心里的那一關,你是個有責任心的干部。
去吧,亡羊補牢為時未晚,事情做好,你跟祁常務匯報,讓他親自去監督。”
最后這句話,帶著一點怒氣,什么時候祁同偉變成這么沒有擔當的干部了,也學會讓自己置身事外了嗎。
陳超小跑著往回趕,高育良這邊答應了,那他就能直接拿上次地質災害點搬遷安置的文件去跟這幾戶危房住戶宣講,先租個房子讓他們搬出來,渡過了臺風再來談細節。
所有的政策都不是說文件一發,事情就水到渠成辦成了,沒有那么一回事,執行從來都是最難的一環。
在這個事情里,最難的其實是干部們的主觀能動性缺乏,比如過去的陳超,就算有好的機會擺在眼前,他也嫌麻煩,嫌累,嫌跟領導溝通有阻礙,懶得去做。
本質上還是懶政、怠政,這是基層幾乎無解的難題,再有熱血的青年,在山溝溝里對著大山蹉跎幾年,熱血也涼盡了。
大家可以站在干岸上指責他們不用心為老百姓辦事,但是等自己處在他們的境遇里,做得選擇只怕也會是相同,根結還是在組織工作的滯后性和低流動性,加上很多領導干部拿組織工作做家事,只提拔自己信任的人,不提拔該提拔的人。
陳超如果這次沒有獲得提拔,只怕他也是那一群懶政怠政的人之一,他的選擇就揭示了答案。
現在他要先去組織夏橋街道的干部,跟群眾們宣講這個安置政策,然后挪用一部分街道辦的錢去做好初期的安置,因為區里的錢要走程序的,雖然街道辦的錢也該走程序,不過他是街道辦前任黨工委書記,還是現任副區長,有這個個人威信可以挪用一部分錢。
臺風過境之后,他們還要和群眾商議安置的細節,到底是本街道找塊地安置呢,還是干脆在江北街道那塊安置的地方,手上多余的分給他們,這些涉及利益的,往往是扯皮最久的。
當然,祁同偉是懶得管,他事情已經夠多了,提拔這么多副手的目的就是為了給自己分憂,要是他們干不了活,那就趁早滾蛋。
所以,等高育良轉發的批示到了祁同偉辦公室的時候,他是有點懵的。
“這是啥啊,跟我有什么關系,要我去監督。”
說是這么說,批示上寫得很明白,由常務副區長祁同偉全程監督指導此項工作完成。
這是直接命令了,沒得反抗,于是祁同偉只能推了上午的客人,直接帶著隨員跑去夏橋街道郊區了。
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