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二章 金陽令,妖獸變故(求月票)
照林玉堂估計這只妖王的實力要比云鶴妖王弱一些,應該只是一只金丹初期修為的妖王。”宋元方如實開口回答了一句。
“老祖!如今駝云山來了兩只妖王,思媛老祖又還在閉關煉丹不方便出手,只有您一個人過去恐怕會有些危險。
此事我們不如還是先通知逍遙宗,等宗門那邊派出援兵來了再一起去支援駝云山,這樣也能穩妥一些。
不管怎么說,駝云山坊市宗門也是占了不少份額的,他們也不可能不管此事。”
宋元方這邊話剛說完,另一邊心中有些擔心的宋元雪,立馬開口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是啊!老祖,金山坊附近去年也出現了妖王進犯,如今北邊已經十分不太平了,這個時候您一人去駝云山支援,恐怕會中了妖獸的埋伏,還是等宗門那邊有消息了我再派人過去支援吧。”
宋元雪剛剛說完自己的想法,另一位家族筑基長老宋玄庭也開口附和了一句。
宋青雨聞言并未表態,又對著一旁的宋元方開口問道:“這件事已經上報宗門了嗎?”
“林玉堂他們在給我們傳信時,已經給宗門那邊傳過求援信了,我收到他們的消息后,也已經給宗門執法殿傳了一封信說明此事,估計這會他們應該也快收到消息了。”
聽到宋元方的回答后,宋青雨欣慰的點了點頭,對著眾人開口道:“當年族長答應過庇佑駝云山,如今既然和他們的約定還在,我們坐視不管總是有些說不過去的。
況且家族現在每年還從駝云山坊市分到上千靈石的紅利,這對家族也是一筆不小的收益,你們也不能光看眼前,不顧及家族日后的發展。
這次駝云山那邊一下子來了兩只妖王,僅憑張融一個人恐怕是撐不了太久,難以及時等來宗門的支援,一旦駝云山出了問題,對我們宋家而言同樣會有很大的損失。
我先過去駝云山看看情況,元皓、元禮隨我一同前去,其他人先留守山門。
給金山坊那邊也傳個信,我不在的這段時間讓他們那邊也要加緊戒備,切勿大意讓北邊的妖獸鉆了空子。
若是此行無法替駝云山解圍,到時我自會傳信回來,元方你立馬帶我的宗門令牌親自去一趟古陽山,找徐師姐和楚師兄幫一下忙,讓宗門趕緊派人過去支援。
思媛老祖如今還在沖擊三級煉丹師的關鍵時刻,不到萬不得已之時,任何人都不能去隨意打攪她,此事你們一定要記下了。”
“謹遵老祖之令!”
聽到宋青雨的一陣吩咐之后,議事廳中的眾人也沒再多說什么,全部起身異口同聲應了一句。
宋青鳴離開前,已經把家族大權都交給了宋青雨,加上這些年另一位家族老祖黃思媛,忙于修煉和煉丹,很少參與族中事務,這二十年來,家族中較大的事情基本上都是宋青雨在做決定。
將自己身上的宗門客卿長老令牌交給了宋元方后,宋青雨便取出本命飛劍載上了宋元禮和宋元皓二人,離開伏牛山直接往東北方向去了。
站在飛劍上的宋青雨,腦海中想到家族最近接連發生的一些事情,臉上也是顯露出了幾分憂慮之色,
近幾年不知為何,衛國北方浮云山脈中的妖獸突然有了很大的變化,一下子突然出現了不少陌生的妖王。
明明距離百年一次的獸潮還有一些時間,駝云山那邊現在就已經開始屢屢遭到高階妖獸的攻擊了,連金山坊附近去年也出現了陌生金丹妖王的身影,把平陽縣各大家族一下子驚得夠嗆。
這幾年,因為浮云山脈妖獸給予的壓力突然變大,駝云山、歸云坊、金山坊等地的不少散修,都已經提前開始往衛國內部遷移。
一時間關于獸潮要提前出現的流言也是傳的四處都是,搞得宋家境內都有些人心惶惶了。
面對北邊浮云山脈妖獸的變化,鎮守家族這些年的宋青雨,此刻心中也是有了一些不太好的預感,不禁又想起了已經分別多年的宋青鳴身影來。
“要是七哥這個時間在,就不用整天擔心這些事情了,但愿,他能及時趕回來吧!”
宋青鳴前往“東凰國”修仙界已經有整整二十年,按照他離開家族之前所言,這個時候應該也是差不多要回來了的。
眼下衛國北方開始動蕩,宋青鳴這個家族主心骨不在族中,掌管家族的宋青雨心中也是壓力倍增,只不過在下面的族人面前,她還是一直都保持著十分鎮定的神色。
從伏牛山出發一個時辰后,宋青雨三人就跨越了數千里的距離,來到了駝云山附近,遠遠看到山下已經圍上了不少妖獸不停攻打護山大陣,站在半空中的宋青雨也是不禁微微皺起了眉頭。
自從張融成功結成假丹之后,因為宋青鳴主動離開了駝云山,這幾十年來,宋家也幾乎沒有再怎么插手駝云山上的事情。
趁著宋家勢力離開駝云山的契機,“金云閣”在林玉堂和張融師兄弟的帶領下,迅速擴充勢力,排除了宋家和逍遙宗的影響,掌控了除坊市之外的整個駝云山。
如今除去了,留守坊市的部分逍遙宗修士,“金云閣”在駝云山上也已經招募了三十多名筑基散修,以及上千名煉氣期修士,幫忙鎮守靈山。
“金云閣”中現有的這股力量,加上原本宋青鳴還在時,幫忙加持過的三級護山大陣,按理來說遇到個別金丹初期的妖王攻擊,他們也是有能力守住護山大陣,不需要向外求援的。
不過三年前,被宋青鳴打怕了已經消失許久的云鶴妖王,修為成功突破到了金丹中期境界,實力大漲的云鶴妖王,又帶著麾下不少妖獸氣勢洶洶的前來進犯駝云山。
面對金丹中期的云鶴妖王,身為假丹修士的張融根本不敢出去與之對戰,只能一邊依靠護山大陣堅守,一邊發信給宋家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