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曹休
歷史上的曹休是曹丕繼位之后曹魏統管南方的統帥。
至于戰(zhàn)績方面么,只能說是互有勝負,不過在曹丕御駕親征那一次,隨著臧霸、曹仁大敗退走,曹真毫無戰(zhàn)果的的戰(zhàn)績,也唯有曹休這一路取得了一場大勝。
也正是因此,曹休才算是坐穩(wěn)了曹魏南方統帥的位置。
不過成也江東,敗也江東,幾年之后,曹休便中了周魴詐降之計,先是冒進幾乎陷入隨時有可能被切斷后路的境地,又立功心切未曾等待賈逵東進與自己合兵便主動出擊,以至于大敗虧輸,還朝之后不久便因愧疚以及癰發(fā)于背最終離世。
怎么評價呢?從黃初元年(220年)受到曹丕重用走上巔峰開始,再到太和二年(228年)曹休兵敗還朝之后離世,稱上一句高開低走也毫不為過。
不過根據部分生平來看,這曹休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出在性格上。
據記載,曹休與賈逵向來不和,黃初年間,魏文帝曹丕曾想授予賈逵符節(jié),曹休從中作梗,說道:“賈逵性情剛烈,一向輕視諸將,這種人不可都督一方。”曹丕于是打消了重用賈逵的念頭。
后來石亭之戰(zhàn),如果沒有賈逵的及時救援,曹休肯定全軍覆沒,賈逵不計前嫌,奮力相救。
但是,曹休得到救援后,埋怨賈逵救援太遲,于是當場呵責賈逵,以大司馬的名義敕令豫州刺史賈逵幫他撿拾棄仗。賈逵認為自己心中無愧,于是對曹休說:“本是為國家擔任豫州刺史,不是來此為大司馬拾撿棄仗的。”乃獨自引軍退還。隨后賈逵與曹休互相上表彈劾對方,魏明帝雖知道賈逵為人正直,但仍然必須倚仗身為宗室重臣的曹休,于是判定二人都沒有過錯。
之后曹休還在為這些事怨恨賈逵,但賈逵到最后也沒再與曹休爭吵半句,賈逵因此深受當時人的贊譽。
曹休其人的性格如何,由此可見一斑……
劉章腦海之中閃過歷史上對于曹休的記載,微微一笑,道。
“文烈兄長來了啊?說起來咱們自從先主受封魏公之位后,已經有好些年未曾見過了,卻不知兄長這些年來可還順利?”
“有勞賢弟掛念,只是……唉……一言難盡吶……”
曹休長嘆一聲,臉上露出一抹無奈之色。
劉章見狀忙道。
“兄長可是因為遼東那一戰(zhàn)得罪了軍中同僚?或者那魏延為了平息軍中眾將的怒意給了兄長難堪?”
“這倒是……算了,為兄便與賢弟明說了吧,文長將軍還是明事理的,只是那一戰(zhàn)的確折了太多的袍澤兄弟,同僚們有些怨氣為兄也不是不能理解,只是……唉……”
劉章看著曹休無奈的表情點了點頭,道。
“人之常情而已,其實在愚弟看來兄長所做之事也沒有錯,若非兄長站出來力排眾議,如今天下的局勢也不會如此明朗,不過這水軍之中愚弟以為兄長卻是不可再戀棧了,需知這同僚不睦也同樣會影響到當今魏王的判斷。”
曹休點了點頭,道。
“此事為兄怎會不知?只是為兄常年在軍中效力,朝中并無相熟之人開口,如之奈何?”
劉章頷首,道。
“這個簡單,愚弟這里便有個想法,只是不知兄長是否介意了。”
“賢弟還請直言。”
劉章看著一臉熱切的曹休,扭頭看向海面踱了幾步,道。
“而今西域三十六國想要并入我大漢之中一事,想必兄長也有所耳聞了,不過此事還有隱患包藏其中,恕愚弟直言,子龍將軍雖勇,但年事的確是太高了一些,一如前幾年折在邊關的黃老將軍一般,一旦出了點兒什么變故,那對于邊關將士的士氣難免會造成極大的打擊。”
曹休聞言點了點頭,贊同道。
“的確如此,張合將軍、趙云將軍等老將屢立奇功,如今對于我朝簡直就是堪稱國柱的存在,壽終正寢還好,若是在戰(zhàn)場之上出了點兒什么意外,那后果的確不堪設想,更何況俗語講人老不以筋骨為能,氣血衰敗之下,身為武將的反應能力多有下降,確如賢弟所言,不太適合繼續(xù)長年馳騁于戰(zhàn)場之上了。”
劉章頷首,道。
“是啊,而且還有一點……”
劉章警惕的左右看了看,隨后低聲道。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子龍將軍當初本來就是降將出身,又是先主的舊部,如今新主上位,如何能夠放心偌大一個涼州把控在一個外人之手?何況子龍將軍年事已高,就算他無二心,又如何能夠保證其子嗣無有二心?需知那西域諸國的富饒,足以養(yǎng)出一支軍隊與朝廷分庭抗禮啊……”
曹休聞言眼前一亮,同樣低聲道。
“賢弟的意思是?”
劉章搖了搖頭。
“此非愚弟的意思,但子龍將軍的夫人確是實打實的有著羌人的血脈,不得不防啊,兄長何不密信魏公陳明其中利害,以兄長的才能,想必坐鎮(zhèn)涼州必不會讓魏公失望。”
“這……魏公能同意嗎?”
曹休有點兒激動,又有點兒心虛,沒辦法趙云的大名可以震懾羌胡,換成他曹休還真未必可以同樣如此,這點兒自知之明他曹休還是有的……
劉章抬手拍了拍曹休,認真道。
“兄長何必妄自菲薄?需知如今子丹坐鎮(zhèn)雍州,以二位兄長的才能難道還擔心不能穩(wěn)定朝廷的西方?”
曹休聞言仔細想了想,好像還真是這么個道理,不只是是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