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準備跑路
李安晚飯時分去通知在京的頂級大臣,文武勛貴,明日一早,朝陽門集合,巳時準時出發,南下天津衛,南遷。
劉大錦去了南海子通知高起潛,今晚率領御馬監出發,明日辰時西直門外待命。
然后朱慈烺就帶著王承恩去陪張嫣吃飯去了,張氏已經把宮中收拾妥當了,隨時都能走了,張氏是個清醒的奇女子,朱慈烺看過清單,除了內府庫的一些皇家收藏的古玩字畫,就是金銀細軟,其他一概不動。
不過其實也不多,整個皇宮加內府庫,才只有白銀二十一萬兩,黃金七萬兩,加起來堪堪七十萬兩,加上被變賣的為數不多的皇家收藏,竟然才一百萬兩出頭,看的朱慈烺直搖頭。
這是大明首都的核心啊,還是古代皇權至上的年代,皇家整個皇宮資產,竟然才一百多萬兩,簡直笑掉大牙,怪不得大臣們都感嘆:“萬歲爺可憐啊,萬歲爺活得都不如江南一個小鹽商,皇帝哪有我瀟灑。”這是大明富商和高官的真實想法,卻也是真實寫照。
吃完飯朱慈烺和張氏并排上座在炕沿,中間桌子上茶香裊裊,聽完張氏的零零總總的匯總,朱慈烺心里有個大概的數。
抬頭對王承恩說道:“王大伴,差人去將大妹、二妹、三弟、四弟召來。”
不一會兒,四人都已經到了外殿,到齊之后,朱慈炯,朱慈炤在前,朱媺娖和朱媺婧在后,進來后規矩拜道:“拜見皇伯母,拜見太子殿下,萬福金安。”
“好了,平身吧,自家人哪來這么多禮。”張氏笑著說道,隨即看向朱慈烺。
“嗯,坐吧,又不是在外朝,沒那么多規矩。”朱慈烺和煦的笑容掛在臉上,但看在弟弟妹妹眼中,卻是絲毫不敢大意。
以前的哥哥已經不是哥哥了,而是大權在握的太子殿下,而且他們也從母后那里聽了告誡,要聽哥哥的話,他們隱隱都明白些。
而且從宮里大檔各種回避和各自猜測風聲,他們基本都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了,生在皇家,能活下來的,沒一個簡單, 不能當做簡單的少年看待,不聰明的老二、老五已經趕去下家投胎了。
“謝太子殿下。”四人規矩的分兩側坐好。
“媺婧,這段時間母后不在,睡覺有沒有不乖啊?”朱慈烺看著7歲的朱媺婧,萌萌的,跟個瓷娃娃一樣,忍不住生出愛憐之心,“來,過來皇兄這里。”
“是,太子哥哥。”朱媺婧眼睛一瞇,可愛的抿嘴一笑就跳下座椅,跑到炕邊拍著朱慈烺的腿喊道:“太子哥哥,抱抱。”
“哈哈,媺婧真乖,來哥哥抱抱。”彎腰將朱媺婧抱起來坐在自己腿上,從桌子上拿起蜜餞喂了她一個,惹得朱媺婧笑著直夸朱慈烺是最好的哥哥。
“你們應該都聽說了,父皇在交泰殿修養,母后陪同,其實,十幾天前,父皇和母后已經南下了。”說到這里,看著他們驚訝的表情不似作偽,朱慈烺也不疑有他,交泰殿周邊全是朱慈烺的人把守,其他太監宮女根本就沒機會接觸。
因為周邊全是凈軍,朱慈烺深刻的知道,要是連宮里都瞞不住,那整個北京城都知道了,所以,不管以何種角度來說,朱慈烺都要做好保密,不然外界早就非議他囚父奪權了。
不管他們心里如何猜測,朱慈烺接著道:“父皇決定南幸,已經先行一步,明天將會舉京南遷,你們兩個女孩子,從今晚開始,跟緊皇伯母,不許離開亂跑,人多手雜,要是亂跑被人抓去,那可就找不到了。”朱慈烺嚇唬道。
“嗯嗯,我最聽太子哥哥的話了,一定跟著皇伯母,寸步不離。”朱媺婧率先萌萌的保證道。
“是,皇兄。”朱媺娖也是點頭頷首。
“至于你們兩個。。。”說到這兒,朱慈烺不由得有些沉吟,他還沒下定決心,有些猶豫,畢竟是自己的親弟弟,雖然自己有把握,但萬一發生意外,自己也不好向父皇母后交代。
定王朱慈炯和永王朱慈炤看著朱慈烺的沉吟,不禁心中一沉,心中都是大叫一聲‘臥槽’,‘什么意思?不帶我們走?這么簡單的事,有什么不好開口的,你這沉默是什么意思啊?不會多帶我們兩個就走不脫吧,不至于吧。魂淡啊。’
“大哥,有什么你就直說吧,弟弟定當不辱使命,不給皇家丟臉。”朱慈炯索性以進為退,他是一母同胞的嫡親弟弟,還真不怕哥哥整死他,再說了,人嫡長子位子那么穩,還有現在大權在握,自己能有啥威脅。
“是啊大哥,小弟也定當遵從大哥吩咐。”朱慈炤就更無所謂了,他庶出,根本毫無威脅,他也沒啥奢望,上面還有兩個嫡出哥哥,根本沒他啥事兒。
朱慈烺見二人如此說話,頓時露出一抹笑容,直勾勾的望著二人,看的二人心里直發毛,暗暗后悔剛才的話太冒失了,一開始就知道要給他們什么不太好的任務,所以太子才故作姿態,一副難以抉擇的樣子,自己還上趕著往前送,啊,自己真是白癡啊,二人心中大干不妙,頓時后悔無比。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朱慈烺卻是豪邁一笑“哈哈,好,不愧是父皇的兒子,不愧是孤的弟弟,不失我皇室風范,好了,準備,準備,晚上好好休息,明天跟著皇伯母一起前往西直門匯合。”
張氏也是看了個一頭霧水,不過,他從朱慈烺的笑中感覺到了一絲的不懷好意,但好像又不是惡意的,她一時也摸不著頭腦,看朱慈烺現場沒做出安排,也不好多說什么,想著到時有問題再勸吧。
翌日 崇禎十七年三月初一,晴,初春即便是個大晴天,但仍能感到絲絲的涼意,但這擋不住京師幾百萬人心中的燥熱和不安。
朝陽門
早上,關閉了許久的城門終于大開了,但來的第一批人卻不是急著出城的人,恰恰相反,來的人是來堵門的,而且是罕見的文武大臣和勛貴聯合,文武領的家丁家人,地皮流氓,五城兵馬司,武將家丁屬將更是不少。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