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倚天屠龍記——宋青書(13)
汝陽王自然也清楚這一點,他本以為宋青書只是星火,卻沒想到如今竟然已經到了燎原的地步,可若是坐視宋青書發(fā)展下去,只怕他們這群人就真的要回老家放馬牧羊了。
“如今武漢已經陷落,宋青書恐怕也不會止步于此,我會盡快向皇上請旨,率兵馬前往武漢平叛!”
“可是父王,您與七王爺的一月之期已經快到了,只怕他......”
想到七王爺如今那副幽深莫測的模樣,汝陽王只覺得頭疼。
領兵在外最忌諱的就是后方不穩(wěn),這要是七王爺在皇上面前挑撥幾句,那他是真的扛不住啊!
七王爺可不知道這人的心思,他這會看著手下傳回來的消息,簡直要氣炸了。事情都已經過去這么久了,結果這些狗奴才連自家兒子的關押地點都沒找到,就這汝陽王還說他們都是江湖精英,依他看分明全都是一群飯桶、飯桶!
被罵的玄冥二老等人:......是是是,我們全都是飯桶,有本事你自己去救人,不然你也是飯桶!
七王爺可不知道這群人的想法,還在心里盤算著怎么救人。
結局不出汝陽王所料,他帶兵出征的請求被駁回了,理由就是小股叛亂,不值得汝陽王親自上戰(zhàn)場。
對于這個理由,汝陽王都傻眼了,雖然他知道皇上不是明君,但也沒想到他會如此昏庸,明眼人誰看不出來如今的局面,然而還沒等他爭取,就聽到七王爺的聲音傳了過來。
“皇上,正所謂家學淵源,汝陽王用兵如神,其子王保保想來也能力不俗,不如由他前往平叛吧?”
這話一出,汝陽王瞳孔一縮,自家兒子去平叛?這不是逼他去死嗎?
然而還沒等他拒絕,皇上便已經同意了下來,然后施施然的退朝回宮,研究他的陰陽交合之術了。
“汝陽王,你可要讓王保保好好平叛,不然這教子不嚴的罪名可就要落到你頭上了!”
“七王爺,如今大敵當前,您怎能拿家國大事開玩笑,保保他......”
“與我何干?不能平定叛亂是你們汝陽王府無能,怎么怪我?”
說完之后,七王爺直接就轉身離開了,他的兒子還在叛軍手里受苦,王保保也別想好過。至于宋青書等人,他才不信這群人能掀起什么風浪呢!
不同于汝陽王的憂心忡忡,接到旨意的王保保簡直要樂壞了。
自家父親一直看不上他,如今他終于有機會證明自己了,他一定要讓自家父親刮目相看!
“爹,不如我陪大哥一起去武漢吧?”
還在興奮的王保保聽到這話,不由一愣,隨即拒絕道:“我不需要,我好歹是特穆爾一族的后裔,身子里也流淌著老祖宗英勇善戰(zhàn)的血脈,我一定能平叛成功,爹,妹妹,你們就等著我捷報頻傳,建功立業(yè)吧!”
汝陽王、趙敏:......你是真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啊?要是你真的這么有能力,我們也不用如此擔心了。
想到這,汝陽王和趙敏不由對視一眼,眼中滿是無奈和失望。
萬般無奈之下,汝陽王只好將自己手下的精銳交給了兒子,希望他真的能順利。只是心里對宋青書的恨意卻更深了,要不是因為他,他們汝陽王府怎么可能會這樣?
武漢城中,看著手下傳來的情報,宋青書面上沒什么表情,但眼中卻劃過一絲笑意。不枉他做了這么久的布局,等這次王保保將汝陽王手下的精兵強將消耗一空,元廷的勢力必然大損,到時候將他們趕回草原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雖然看不上七王爺不顧大局的做法,但宋青書對于他的愛子如命還是欣賞的,這年頭這種好父親可不多見了。
想到自家那個父親,宋青書斂下心頭的復雜,開口道:“陳安,白楊,王保保如今率兵前來,我們按原計劃進行,一定要讓他們留在這片土地上。”
“放心吧,我們明白,那王保保不過就是個徒有虛名的草包,由他領兵,這元廷只怕是真的要完蛋了!”
“誰說不是呢?這七王爺可真是好用,要不是因為他,我們的計劃也不會進展的這么順利!”
“這是什么?這是老父親沉甸甸的愛!為兒子不要江山,古往今來可沒幾個人能做到!”
......
聽著這群人自大的話,宋青書微不可察的皺了皺眉,提醒道:“好了,這話說說也就算了,汝陽王的副將還跟在王保保的身邊,他的能力不俗,我們還是要小心應對,免得大意失荊州!”
陳安和白楊等人自然是點頭應是。
結果不出宋青書所料,獨自領兵的王保保志得意滿,急于建功立業(yè)證明自己的能力,于是不顧自家父親的勸告,輕敵冒進,妄圖以最快的速度平定叛亂,直接命一萬騎兵直搗武漢,但卻正中宋青書等人的誘敵之計。
看看節(jié)節(jié)敗退的戰(zhàn)況,王保保簡直心急如焚,他不愿意接受自己無能的事實,整個人格外的焦躁,陷入了冒進和損兵的死循環(huán)。
副將不是不想將真實戰(zhàn)況告知汝陽王,但卻被王保保給攔下了。面對汝陽王府日后的接班人,副將雖然不愿,但卻也不敢拒絕,所以汝陽王接到的都是平叛順利的消息。
汝陽王雖然覺得事情有些詭異,但想到自己的得力副將在兒子身邊,應該也能把他勸住,于是強壓下心中的疑慮,打算派心腹前往戰(zhàn)場看看情況。
殊不知宋青書早就防著他這一手呢,回信倒是成功的送到了汝陽王的手中,但心腹卻沒能回去,信里的內容就不好說了,主打的就是胡說八道和假冒偽劣。
面對幾波人一樣的說辭,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