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大夏帝國石油運用
長安郡以西,是豫東省;
省內有兩條大東西流向的濟水支流,北面為漳河、南面為衛河。
如此形成了上中下三部分。
漳河以北的部分,與長安郡接壤,背靠科迪勒拉山脈;
設置了相州郡、鄴城郡,用來安置滿清河南彰德府的百姓。
相州、鄴城,都是彰德的古稱。
南面為何以南,靠近亞馬遜森林的地方,設置為商丘郡。
兩河之間的廣大平原,分為了四個郡,分別是衛輝郡、大梁郡、鄭州郡、懷慶郡。
全省七郡;
安置當初黃河決堤改道時,受災的彰德府、開封府、歸德府等地的受災百姓。
“發展近二十年的省份,繁華程度真不一般?。 ?br />
李秀文已經來到了鄴城郡,在大平原的民間穿梭。
集中居住的鎮上;
每戶都已更換白墻灰瓦、帶院子的二層小樓;
從園子里雜亂又有序的池塘假山、樹木花草表明;
這里的百姓,對居住環境已經有了更上一層的需求。
良田阡陌的田間;
戶戶都修建倉庫來儲存糧草、修建牛圈馬圈飼養牲畜。
邊緣未開發的荒地,官府在組織修建水渠,顯然之準備分給新立戶的男丁。
“每個鎮的土地有上限,若分完之后,再想立戶就沒有土地可分了吧?!?br />
這是一直困擾在他心里的問題,不知道以后官府的政策會怎么變;
但這種老省份的現狀,給他們南面新省份給了一個提醒:
“能分戶就不要猶豫,能多生,就不要打胎?!?br />
土地資源有限??!
若官府沒有了土地分配,以后家里的兒子就只能分自家那點土地。
一代又一代;
那一個男丁還能分多少??!
“嗯,這是?”
李秀文本來只是閑逛,來到修建水渠的工地上。
見到的東西,讓他眼睛一亮。
只見一個梯形鐵斗在溝渠中,邊緣程亮鋒利;
在前面數臺拖拉機的拖拽下,緩緩向前移動,泥土自動向兩側翻飛;
經過的地方,直接形成了梯形水渠。
而施工的后方;
有工人將模塊化的水泥預制溝渠構件,一塊一塊的鋪在半成品溝渠中。
“好快的修建速度!”
“南面省份,制作這種構件,應該很有市場!”
他一瞬間就發現了商機,廣大的潘帕斯平原,從無到有要建設無數水渠。
這是一片藍海市場。
主要技術含量不高,本金投入量也不用太大,非常適合他們家。
李家鎮有大量族人,可以提供人力。
他迅速拿出筆,將這個事情給記在本本上。
李秀文慢慢走到那個挖土的梯形鐵斗近前,才發現里面竟然有一組巨大刀片;
將泥土粉碎后拋灑兩側。
“這位大叔,你們這邊修建水渠,都是如此嗎?”
他指著鐵斗,以及后面的預制水泥構件,對一個中年大叔問道。
“是啊,這一套流程,已經很多年了!”那中年大叔禮貌的回答一句。
聽出李秀文的口音,不像河南人,疑惑的問道:
“小哥不是本地人吧,從哪里來?。俊?br />
他們一問一答,聊了老半天,給李秀文提供了很多有趣的消息。
“大叔,這些機器很耗油料吧!”看著機器冒著的黑煙,就知道是吞油怪物。
“呵呵,還好吧,我們這邊油料便宜的很?!?br />
中年大叔說著,指向遠處的一臺磕頭機:
“聽政府的人說,這片大平原下面,有大量的石油,這種磕頭機到處都是?!?br />
李秀文向四周看了看,確實看到了很多臺磕頭機。
他現在才知道;
那玩意竟然就是采石油所用。
這片大平原之下,特別是濟川省的濟川河三角洲地區,有南美洲大部分的石油儲量,不過都是重油。
對于有外星飛船的大夏帝國來說,都不是問題。
通過反應爐,重油能分解更多的輕質油,這比前世二十一世紀的技術,還要先進。
這也支持了大夏帝國龐大的油料需求,國內處處都要用到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