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德意志人學習中國歷史
俾斯麥的腦海中,依然出現他曾經想象過的巨大版圖;
他深怕眼前這個,已經快八十歲的老皇帝,出昏招。
“陛下,東方兩千多年前的秦王朝,有個著名的軍事外交哲學,遠交近攻!”
“別說德意志目前與大夏帝國是盟友,即使是從零開始,也得和大夏帝國結盟。”
“法蘭西和羅剎帝國,才是德意志永久的敵人!”
他滔滔不絕的勸解。
因為;
只有眼前這個皇帝,才能讓他實現自己的抱負。
若是換一個繼任者,恐怕不會這么順利。
他的計劃;
才完成第一階段,第二階段還在醞釀中。
“真希望老皇帝能長命百歲啊!”
威廉一世本著對俾斯麥的信任,還是毫不猶豫的點點頭。
他看著這個宰相,已經六十歲還這么有斗志;
也有些被感染。
十年時間把自己扶上皇帝,也許在自己入土前,能再上一個臺階。
恢復德意志第一帝國的榮光。
他遲疑的問道:“那我們下一步,對付奧匈帝國?”
“是的,陛下!”
奧匈帝國民族分布
俾斯麥指著墻上的地圖,奧匈帝國所在的版圖上;
按民族成分,被標注成多個顏色。
“奧匈帝國民族成分非常復雜,內部矛盾重重;”
俾斯麥開始分析他的計劃:
“西面和北面是屬于奧地利的日耳曼人,中部的匈牙利人。”
“我們先煽動日耳曼人獲得特權,挑起匈牙利人的憤怒情緒,待其帝國分裂再趁機兼并。”
他們的第二階段,也被俾斯麥分成三板斧;
第一步,挑動奧匈帝國分裂,兼并日耳曼人地區。
如奧地利地區、捷克地區、斯洛伐克地區。
PS:參考小胡子的動作步驟。
第二步,吞并奧匈帝國分裂后的剩余所有小國;
讓德意志有更多的出海口。
第三步,吞并除去西面法蘭西、東面羅剎帝國和南面意大利外的所有接壤小國。
如此;
德意志帝國就幾乎成為歐陸的幾大巨頭。
“嗯,按你的計劃步驟來吧!”
威廉一世年齡大了,精力有限。
另一個世界;
法蘭西和羅剎帝國,如同鉗子死死的夾住德意志。
俾斯麥為了應對,只能與奧匈帝國簽訂同盟。
甚至是意大利王國這個二五仔都要。
這個世界;
有大夏帝國牽制了盎撒帝國和羅剎帝國,他們又干廢了法蘭西帝國。
剛好是兼并奧匈帝國的天賜良機。
“陛下,現在德意志帝國雖然成立,但是還不夠完美?”
“嗯?”
威廉一世疑惑的看向俾斯麥,現在的聯邦帝國,他很滿意了啊!
德意志第二帝國是一個聯邦制帝國,由多個名義上地位平等的邦國組成。
根據憲法;
德意志皇帝是沒有實權的虛君。
帝國的一切立法和預算,都必須得到聯邦會議和帝國議會的批準;
甚至連皇帝都不能親自主持帝國的聯邦會議。
俾斯麥確實是運籌帷幄、未雨綢繆、雄才大略的天才;
只能他說道:“陛下,帝國內的各邦國始終是一個隱患;”
“我們能因為民族不同,挑起奧匈帝國分裂,其它國家也可以因為各邦國挑起德意志再度分裂。”
威廉一世露出驚訝之色,這事兒他還是第一次聽俾斯麥談起。
“俾斯麥,現在這種制度,不是你主持成立的嗎?”
宰相,否定自己之前制定的策略,很是讓人想不通。
要知道;
帝國名義上的平等,不等于實際上的平等,憲法上的虛君,并不等于實際的虛君。
普魯士王國作為德意志的核心,擁有德意志帝國三分之二的人口和一半以上的領土。
帝國軍隊的絕大部分軍官和士兵,都出自普魯士王國;
甚至;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