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石達開的準備工作
大夏帝國遠東總督區;
面積約100萬平方公里,西面與滿清以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為界;
北面與羅剎國以《尼不楚條約》約定的范圍為界。
不過;
精奇里江以西的地方,是三國的緩沖地帶。
這個地帶,大夏帝國建設了一座要塞;
在黑龍江以北、精奇里江以西的兩江交匯半島,叫做海蘭泡。
遠東總督區實際控制范圍
約莫十年前;
羅剎國的十萬軍隊,在這個要塞之外損失殆盡之后,再也沒有組織起成規模的軍隊;
乃是由于其國內要組織改革、財政緊張,遠東地區又實在太遠。
可能;
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認為打不過大夏帝國。
而大夏帝國這邊,因為要完成北美洲、南美洲的計劃,沒有精力將資源耗在此地。
若從此地向西進攻;
后勤運輸太遙遠,又天氣嚴寒,軍隊消耗將是其他地方的好幾倍。
困難跟羅剎國向東探索是一樣滴!
1870年5月;
遠東地區天氣已經比較暖和,在海參崴的總督府里,石達開正在盤算家底;
“侯爺,濱海都督府有三個大城和無數小城鎮組成,人口約30萬;
其中海參崴10萬,雙城衛城5萬,湄沱城5萬,其它沿河、沿海小鎮加起來約10萬。”
局部地區
石達開幫皇帝馮瑞科,將馮云山的墓地遷移到南美洲的皇陵之中后。
因其帶五萬軍隊,近千萬太平軍相關的百姓加入大夏帝國;
而被封為了侯爵。
向石達開匯報之人叫彭大順,目前擔任遠東總督區濱海都督府主官之職務;
總督區;
軍政主官叫總督;
其下的每個都督府軍政主官為都督。
目前遠東總督區分為三個都督府;
以海參崴為中心的濱海都督府,是開發最早的地方;
從當初林鳳祥初到此地,艱難建城開始,十年過去,因為靠海,已經發展的相當不錯;
以烏蘇里江和黑龍江交匯的黑水城為中心;包含黑龍江以東、庫頁島等地區,劃分為黑水都督府。
因為此地從唐朝之時,就叫此名字。
以黑龍江以北的廣大地區,以海蘭泡為中心,劃分為脫木河都督府。
明朝之時,此地叫做脫木河衛。
石達開聽完彭大順的匯報后,不置可否,而是看向一旁的一兩個大漢;
“侯爺,黑水都督府,目前人口約莫十萬人;
其中黑水城五萬人,廟街城一萬人,其他小鎮和聚居點不到五萬人。”
黑水都督傅忠信站出來恭敬的回報著。
最后;
另一個身體頗為健碩的男子也拿出本子介紹著:
“侯爺,脫木河都督府人口更少,不到五萬,主要在黑龍江沿岸以及海蘭泡城。”
他叫做賴裕新,乃是石達開麾下的猛將,所以現在負責鎮守海蘭泡前線。
因為數年都沒有大的戰事;
又有數萬軍隊的各種需求、消耗,海蘭泡也逐漸演變成一座大城。
“嗯,總合計五十萬人口。”
石達開聞言點點頭,在這個夏季只有九十天的嚴寒地區;
十年時間有這個人口數,已經算發展的很快了。
當然;
這些指移民過來的普通百姓,他們六萬正規軍不算在內。
還有廣大山林之中的原住民,索倫族、赫哲族、達斡爾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等等。
估計也會有個二三十萬人。
這些年頻繁的出入總督區建立的城市、小鎮和聚居點;
用他們的山貨,如皮毛、藥材等換取漢人的生活用品;
如食鹽、糧食等主食,鍋碗瓢盆工業品,棉襖、棉被等防寒物品。
兩千年來;
這一片地區的少數民族就和漢人有很多來往,因此也不算陌生。
“傳陛下旨意:從即日起,放開遠東地區少數民族的限制,允許他們入籍成為大夏帝國公民。”
石達開傳達了第一項命令,要開始收編這些少數民族人口。
也算是完成當初規劃遠東總督區的時候,定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