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聯邦制
接下來幾日;
很多人都回到藍田過年。
“殿下,這兩年澳洲地區、北華共和國、孤星共和國的華人都在逐漸增加。”
作為政務院總長的張集馨這兩年,越發蒼老了。
看來這個龐大的國家,事務確實太多,非常辛苦。
他繼續對馮瑞科說道:
“特別是澳洲地區,不能再以殖民地對待;因離東華國本土太遠而只能讓其自治。”
“若長時間如此,恐有后患,我們必須要有一種有效的制度,來控制目前所有的勢力。”
東華王國,目前除了本土的南美洲,還直接或者間接控制北美、遠東、南洋、澳洲等地區。
各地確實非常復雜。
以現在的科技能力,全部納入本土不現實,除非馮瑞科的外掛能再有幾個傳送陣。
“張先生有什么建議嗎?”
他也一直在思考,該用什么樣的制度,來有效控制這些土地。
“殿下,您說建立帝制的事情,臣認為時機已到;這幾年,臣等都在做這方面的準備。”
“是啊,殿下!”葉藹亭顯然和張集馨等人商議過了。
估計擔心比較唐突,所以在這個歡聚的非正式場合提了出來。
“我們研討出一種制度,可以稱之為帝國聯邦制。”
“豁!”
馮瑞科大吃一驚,這不是歷史上德意志第二帝國實行的制度嘛。
想想現在東華國的情況,倒是沒有德意志各邦國那么復雜。
至少;
現在東華國,能夠對各邦國進行絕對控制。
他對此非常感興趣,吃著食物對大家笑著說道:
“詳細說說!”
“嘿嘿。”葉藹亭擠眉弄眼的壞笑一聲:“殿下,說起來,你還得努力啊,孩子數量還不夠。”
在馮瑞科疑惑的眼神中,他拍拍手,遠處一個衛兵呈上一幅世界地圖。
顯然;
他們是事先準備好了的。
地圖緩緩展開,東華國的勢力都被標上了紅色區塊。
“我們認為,應當成立一個帝國,可以名為大夏帝國。”(想的那個名字不能叫,懂得都懂)
“嗯,名字甚為穩妥。”
得到馮瑞科的肯定,張集馨這時候接過話頭:
“在新的大夏帝國內,殿下您是大夏皇帝兼東華王國的國王。”
“澳洲當成立一個南華王國,由您的一個子嗣擔任國王,帝國派出國相協助治理。”
“同樣的,北華共和國應當改為北華王國,未來遠東地區成立央華王國……”
隨著張集馨的緩緩講解,馮瑞科眼睛一亮,這不正是他以前想過的政策嘛。
他們所講的聯邦制,與德意志和羅剎過還有不同,和中國漢朝時期的制度非常相似;
劉邦在秦朝滅亡后,漢初實行郡、國并行制;
一方面,繼承了秦朝的郡縣制;
另一方面,又分封劉姓子弟為王,形成了郡、國并行的局面。
“這樣,會不會有漢之七國之亂,晉之八王之亂的后患?”
剛剛他們講解的制度,帝國之下,各聯邦沒有軍權、外交權。
但是會有警察部隊,都是有隱患。
“殿下,任何制度都有利有弊,若要長治久安,唯一避免方法就是確保中央控制地區的力量不被削弱。”
張集馨用他豐富的知識儲備,給馮瑞科講解道:
“大夏未來中央控制的力量,當屬東華王國和央華地區,兩地有傳送陣連接相當于本土。”
“剩余土地,翻不起大浪。”
馮瑞科點點頭,對于未來軍工科技的發展,以一隅之地,根本無法對抗大國的力量。
“我再補充一點:各邦國需遵從憲法,同時無制定法律的權利,只有行政自治權。”
“帝國范圍之內,通行帝國議會制定的所有法律。”
若要形成一個統一的國家,就不能有法律上的差異。
差異一旦形成,隨著時間發展,就是矛盾的源泉。
同時;
馮瑞科心里,還對外星飛船上,制作傳送陣抱有希望。
若是在每個大陸,都設置一個傳送陣,全部中央集權都行。
……
他們接下來,群策群力,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見。
一個龐大帝國的體制,開始逐漸完善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