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擎天與震天
神光公司給出的理由很經典,表示自己公司要向兩大巨頭看齊。既然兩家新出的芯片賣那么高的價格,自己最頂尖的芯片也要對標兩家的價格。
按照道理說,神光公司的最強芯片。都不如兩家新出系列的最低等級芯片性能好,怎么可能會值這種價格。
簡直匪夷所思。
可人都是有好奇心的。
不少用戶就不信邪,非要買來試試看,到底神光公司的芯片何德何能,能夠賣這么貴。
因此神光公司這番漲價,銷量不漲反跌。
能買得起這種最頂級芯片的其實都是有錢人。
有錢人只要有一個噱頭讓他們把錢花出去,其實很少有人再會退回來。
因此神光公司借雞生蛋,靠著因特爾和超威的巨人降臨,反而把他們公司的產品給推得水漲船高。
并沒有出現兩家公司預測的那樣,神光公司被在芯片市場上打得一敗涂地的情況。
真是讓兩家國際巨頭又一次傻眼。
因特爾和超威經過這次較量,終于開始正視起來神光公司這個對手。知道神光公司背后有高人,不是那么容易對付的。
起碼遇到這種商業戰的局面,技術弱勢方能夠借勢而用。不但沒有被擊垮,反而壯大自身的案例,神光公司是商業史上獨一份。
神光公司的頂級芯片,不但出貨量沒有因為兩家巨頭公司打壓而降低。
過去一年半載,兩家公司還發現又有糟糕透頂的情況出現。
那就是因特爾的擎天系CPU和超威的震天系CPU,都有一個非常致命性的問題。
那就是故障率很高。
有些型號的故障率能夠高達20%,兩家穩定型號芯片的故障率也到達8%。
這么高的故障率,也是兩家芯片巨頭,一直沒有推出來商用的原因。
其實這種新架構兩家早就研發出來。
但是故障率就是控制不住,兩家最頂尖的科學家和工程師,真是頭皮想破。也都沒有辦法壓低故障率。
兩家的心理預期是故障率壓到5%,可就是無論如何辦不到。
因此按照兩家公司技術部門預測,推出這新架構的芯片,最少要三五年。
可神光公司的出現,讓兩家不得不趕鴨子上架。
芯片故障率控制不住,造成的結果顯而易見。
如果五個用戶中有一個買完兩家芯片就會翻車,那么網上就會出現數不盡的質疑聲音。
兩家公司唯一能做的,就是只要是新出來的芯片,無腦給換新而已。
因為兩家公司心里面清楚,還是他們的工程技術問題。確實芯片良率不過關。
網上因此出現鋪天蓋地的痛罵聲。說兩家公司推出來的新產品,性能上雖然逆天,可問題是質量上差到極點。
很多用戶很不滿意,非常影響用戶對兩家的風評。
這時候神光公司又一次成為贏家。
原來神光公司最頂級的芯片,雖然性能上遠不如兩大巨頭最頂級的芯片。可神光公司芯片不良率不到2%。
因此不少用戶網上調侃,當因特爾和超威的芯片啟動不起來。正確做法不是去兩家換一個全新芯片,而是換上神光公司的芯片。
確實因為神光公司芯片不良率極低,因此很多用戶以這點來購買神光公司的芯片。
神光公司的芯片不良率為什么這么低。
這其實是工藝上的差別。
因為神光公司芯片制作,是走的人工智能路線。
導致神光的芯片其實在科技的精密程度上,遠不如因特爾和超威。
因特爾和超威的在芯片上經營這么多年,每一個芯片的針腳都是精益求精功能強大。只要有一處針腳損壞,都可能導致整個芯片的報廢。
這樣精密的高科技含量,確實讓兩家芯片在各項指標上,全都有壓倒性的優勢。
但帶來的問題也是與日俱增。
由于是靠工程師人為的智慧來調整整個芯片系統內部的各個龐大復雜精密的系統。這里面只要出錯一點,都可能導致芯片整體上工藝化不良率上升。
神光公司則走的完全是不同的路子。
如果按照兩家公司的技術路線,神光公司幾十年都不可能跟得上兩家的腳步。
可神光公司從無到有,為什么能夠一年多一點,就追得這么快。
原因就是神光的芯片,其實不靠人為去干預芯片內部的各個系統。
神光公司芯片所謂的各大系統,其實都是忽悠人的。
內里神光公司芯片別說像因特爾和超威芯片的幾大系統,其實連找到區分內存和處理的區域,都完全找不出來。
人工智能的角度來說,芯片其實完全不用像人類現在那么做。
人工智能芯片的路子就是一鍋燉,這塊有空間就存儲。那塊沒有用到就進行計算。
芯片本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