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風火危室(九)
“危月燕”鞭法清晰,步法穩健,鞭隨身轉,亦隨步換,收放自如,快而不亂,有詩贊曰:
七節一抖放亮光,架撥抽打走四方。
前打浪子踢球式,后打背锏披脊梁。
左打跨虎蹬山腳,右打片馬扣里襠。
上打朝天一柱香,下打黑狗滾地躺。
金絲盤頭養腦力,纏肘舒胃養心腸。
攔腰圍蛇通三氣,分水提步好良方。
元稹《野節鞭》寫道:“神鞭鞭宇宙,玉鞭鞭騏驥。緊綛野節鞭,本用鞭赑屃。”
這里,再用劉禹錫《酬元九侍御贈璧竹鞭長句》形容“鞭”道:
碧玉孤根生在林,美人相贈比雙金。
初開郢客緘封后,想見巴山冰雪深。
多節本懷端直性,露青猶有歲寒心。
何時策馬同歸去,關樹扶疏敲鐙吟。
北冥小白、呂瓏看到西野使展現的武功后,不由自主地聯想到了《山海經》記載的西王母形象。
《山海經》第二卷·西山經·西次三經:“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發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
《山海經》第十二卷·海內北經:“西王母梯幾而戴勝杖,其南有三青鳥,為西王母取食。在昆侖虛北。”
《山海經》第十六卷·大荒西經:“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侖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此山萬物盡有。”
關于西王母“蓬發戴勝”的形象,晉郭璞注說:“勝,玉勝。”
清畢沅校:“戴勝,言其民俗尚此飾也。”
近人袁珂《山海經校譯》:“戴勝,一種玉飾。”
《漢語大字典》:“古代婦女盛妝的一種首飾,一名‘華勝’。”
到后來,戴勝借指西王母。《文選·張衡》:“戴勝愸其既歡兮,又誚余之行遲。”
李善注:“戴勝,謂西王母也。”
再后來,一種頭頂五彩羽毛、酷似“蓬發戴勝”西王母的棕紅色鳥也叫作戴勝。
唐朝時期,王建在樂府詩《戴勝詞》中寫道:
戴勝誰與爾為名,木中作窠墻上鳴。
聲聲催我急種谷,人家向田不歸宿。
紫冠采采褐羽斑,銜得蜻蜓飛過屋。
可憐白鷺滿綠池,不如戴勝知天時。
具體到西野使來說,她以天狡食月身形啟動后,其武功身法一會兒猶如豹尾虎齒而善嘯的神怪,又一會兒變成了蓬發戴勝的美人,眨眼間又成了為西王母取食的三青鳥形象,猛然間又成了司天之厲及五殘,可謂是變幻多端啊!
還有,西野使帶有西華至妙之氣,好似成太陰之精及有生而飛翔的能力,可謂是仙氣飄飄啊!
總而言之,“危月燕”早早露底后失去了先機,被“戴勝”西野使所用的桿子鞭技法壓制住啦!
這里之所以將西野使冠以“戴勝”名號,是因為她體現了下列詩中“戴勝”意境。
其中,賈島在《題戴勝》中這樣寫道:
星點花冠道士衣,紫陽宮女化身飛。
能傳上界春消息,若到蓬山莫放歸。
還有,李東陽《戴勝》道:
園中少婦把桑歸,掩袖低眉半落暉。
羞見山禽頭似錦,繭絲繰盡不成衣。
這一切除了西野使武功非凡外,還因為她展現了打神鞭絕技。傳說,打神鞭乃是封神之戰時闡教圣人元始天尊擁有的玉虛宮至寶,元始天尊賜予姜子牙用以管理封神,專打八部正神。
打神鞭為一條木鞭,長三尺六寸五分,有二十一節;每一節有四道符印,共八十四道符印。
封神過后,打神鞭回歸天庭,輔助玉帝昊天制約諸神,但打神鞭絕技卻通過姜子牙之手留在了人間。
呂瓏目睹這一切后,不禁感慨道:“使兒猜對了,還真是贍養蠱雕的妖怪占據了這里啊!”
“她不是妖怪,而是走危月燕路子、該是天界級的高手。”北冥小白糾正呂瓏的說法道。
言畢,北冥小白不等呂瓏開口說話,突然朝“危月燕”喊道:“危月燕前輩,您應該是北冥燕姑姑吧!?”
此時,危月燕正忙于應對西野使,顧不上回答。
呂瓏聽罷,詫異道:“什么?危月燕是公子的姑姑!?”
北冥小白見“危月燕”不搭理他,于是對呂瓏述說道:“我有一個姑姑,名叫北冥燕。”
“她怎么樣?”呂瓏急忙問道。
于是,北冥小白開始介紹道:“她是天縱奇才,年紀輕輕就學會了北冥門所有功夫,…”
然而,呂瓏心想北冥門能有多少功夫啊!?故而對北冥小白的說法不以為然道:“這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