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公子北歸
幽州城北門營盤,如同一座沉默的堡壘,在顧遠的掌控下運轉得精密而高效。赤磷衛的暗樁如同無形的蛛網,不僅嚴密監控著營區內外,更悄然滲透進了劉仁恭派來的“眼睛”周圍。每日,關于顧遠動向的密報都會準時送到劉仁恭的案頭,內容卻單調得令人煩躁:
“顧遠卯時起,于中軍帳觀閱幽州及北境輿圖,時有勾畫標注,神色專注,歷時三個時辰。”
“午后,召見赤磷衛統領,聽取各方軍情匯總,多為契丹游騎動向、阿保機本部兵馬集結情報。”
“傍晚,巡視營防,與士卒交談,詢問伙食、御寒之物,未見他事。”
“入夜,帳中燈火常明至子時,仍在研看輿圖,間或翻閱一些羊皮卷冊(疑為契丹文書)。”
輿圖!又是輿圖! 劉仁恭煩躁地將一份密報揉成一團,狠狠擲在地上。這顧遠,身為契丹貴族,口稱耶律洪的心腹,整日里抱著中原的輿圖看個沒完,所標注之處也盡是幽燕等地山川關隘、北地水文道路!他到底想干什么?難道耶律洪那老狐貍,除了想借我幽州抵御阿保機,還存了別的心思?想借顧遠之手,窺探我漢家河山之險?劉仁恭越想越心驚,渾濁的眼中疑慮叢生。
然而,戰場上傳來的捷報,卻像一劑強心針,暫時壓下了劉仁恭的疑竇。
耶律阿保機挾大勝之威,開春后果然再次揮師南下!契丹皮室軍鐵蹄如雷,直撲幽州門戶。這一次,有了顧遠這支生力軍和其神鬼莫測的指揮,戰局截然不同。
顧遠并未直接讓火龍、土龍衛與契丹精騎硬撼。他如同最高明的弈棋者,將劉仁恭手下那些驚魂未定、士氣低落的幽州兵,與自己的小股精銳巧妙地混合使用。他的技法,讓劉仁恭這久經沙場之人都連連稱奇!
示弱誘敵:他讓劉仁恭手下幾支相對完整的步卒,在預設的險要隘口擺出死守姿態,卻故意露出破綻,引得契丹前鋒輕敵冒進。
伏兵盡出:當契丹騎兵沖入狹窄谷地或河灘時,埋伏在兩側山林的土龍衛弓弩手萬箭齊發!特制的破甲箭矢如同毒蜂,專射馬匹和騎士無甲之處。同時,火龍衛精銳手持淬毒短刃、鉤鐮槍,從側翼如鬼魅般殺出,專砍馬腿,分割圍殲陷入混亂的契丹騎兵!
疑兵擾襲:赤磷衛則化身無數支小股游騎,利用對地形的熟悉,在契丹大軍側翼和后方不斷襲擾糧道、截殺斥候、焚燒草料,制造恐慌。顧遠甚至命人仿制了大量契丹旗幟,夜間在阿保機大營周圍虛張聲勢,擂鼓吶喊,攪得契丹人夜不能寐,疲憊不堪。
情報制勝:赫紅指揮的毒蟲教暗線也發揮了巨大作用。他們精準截獲了契丹幾支偏師的行軍路線和匯合時間,顧遠得以提前設伏,將這幾股試圖包抄幽州后路的契丹兵馬打得潰不成軍。
幾場硬仗下來,阿保機非但沒能像上次那樣勢如破竹,反而損兵折將,推進緩慢。幽州軍士氣大振,劉仁恭在帥府里接到捷報時,甚至激動得老淚縱橫。更讓他心驚的是,一份來自云州方向的絕密情報被心腹呈上:
“稟大帥!云州密探急報!去歲末,阿保機確曾攜大量部下與晉王李克用接觸,似有結盟共謀幽州之意!然關鍵時刻,耶律洪之金狼衛精銳突然介入,截殺密使,焚毀盟書!致使阿保機與李克用之盟約胎死腹中!據聞…此事背后,有顧遠奉耶律洪秘令,通風報信、居中調度之功!”
“嘶——”劉仁恭倒吸一口涼氣,拿著情報的手微微顫抖。原來如此!原來耶律洪那個老東西,能撐到現在還沒被阿保機徹底摁死,背后竟有此等手段!這顧遠…哪里是什么單純的悍將?分明是耶律洪藏在暗處的毒牙,是攪動風云的幕后推手!金狼衛截殺密使…這得需要何等精準的情報和雷霆的手段?
至此,劉仁恭對顧遠的信任陡增至六分。此人能力超絕,忠心護主(耶律洪),且確實在全力助他抵御阿保機。但是…那該死的輿圖!那整日研看中原山川地理的行為,依舊像一根刺,扎在他心頭。
一場大勝之后,節度使府內張燈結彩,大擺慶功宴。這一次,劉仁恭親自將顧遠請到了主賓之位,態度熱情了許多。席間觥籌交錯,恭維聲不斷。顧遠神色淡然,應對得體,既不居功自傲,也不過分謙卑。
酒過三巡,氣氛正酣。劉仁恭端著酒杯,狀似隨意地踱到顧遠案前,臉上堆著笑,眼神卻帶著探究:
“顧帥此番助我幽州力挫契丹,居功至偉!來,本帥再敬你一杯!只是…”他話鋒一轉,目光掃過顧遠案幾旁攤開的一角幽州北部山川輿圖,“本帥觀顧帥閑暇時,總愛研看這中原輿圖,標注山川地理,甚是精細。顧帥乃契丹貴胄,雄鷹之子,竟對漢家這圖冊文書之道,也有如此雅興?”
此言一出,席間喧鬧聲稍減。劉守光等將領也投來審視的目光。終于來了!王暢坐在顧遠下首,心頭一緊,面上卻不動聲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顧遠聞言,放下酒杯,臉上露出一絲恰到好處的、帶著追憶與傲然的笑容,聲音朗朗,半真半假的故事信手拈來:
“劉帥見笑了。此乃家學淵源,顧某幼時頑劣,不通此道,還曾因此被阿爺狠狠責罰過呢!”
他站起身,走到宴廳中央稍空曠處,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不瞞劉帥及諸位,我顧遠雖生于契丹,長于草原,但我阿爺,乃是契丹前任大國師,古日連部前任族長——‘天眼’古日連章!”
“天眼?”眾人皆露好奇之色。
“不錯!”顧遠眼神悠遠,仿佛陷入回憶,“阿爺學究天人,不僅精通薩滿秘術,更通曉中原星象歷法、奇門遁甲、山川地理之道!他曾言,欲成大事,需上察天文,下曉地理,中通人和!這輿圖,便是‘曉地理’之基!阿爺常教導我,草原雖廣袤,然天地之大,非止于此!中原錦繡河山,暗藏龍蛇之機,若能參透其山川走勢、地脈流轉,便可借天地之勢,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一如…”他目光陡然銳利,掃過劉仁恭,“此次大敗阿保機,若無對幽燕山川地理的爛熟于心,如何能精準設伏,痛擊其七寸?”
他這番話說得半真半假,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