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8 章 天水軍的招募名額
天水,太守府
岳飛用了半月的時間將之前積攢下來的公務處理完畢。
之后,又用了一月的時間,在天水郡內巡視了一圈。
不得不說,他又一次為天水郡的發展而感到震驚。
天水郡的發展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而這個發展并不是因一人,或幾人的努力而達成的,而是天水郡所有官員以及天水百姓共同努力的成果。
“將軍,今年報名參加天水守軍的人數有些多,您看看是否需要增加名額。”
這也是近些年天水出現的一個現象,在亂世中,招募士兵基本上都是強征兵,哪聽說過有的地方,自愿報名從軍還不允許的。
但是,天水現在就是上面所說的那種限制招兵名額的情況。
究其原因,就是天水軍的待遇太好了。
士兵加入天水軍不僅有豐厚的津貼,家人務工還可以優先錄用。
如果士兵在軍隊中表現優異被選進了背嵬軍,那就更是前途不可限量。
如果士兵在戰場上犧牲,他的名字也將被刻進忠烈祠中,家中親眷也會得到一筆津貼和特殊的照顧。
要說為何單單天水軍有這樣的待遇... ...還不是天水太守府實在是能賺錢,而這些錢的大部分全部被投入軍用。
而天水太守府的錢財也并非搜刮民脂民膏而得,一部分是稅收,這些年天水的商貿做的風生水起,百姓富裕了,上交的稅自然就多了。
另一個原因是,當初岳飛初到天水時暗中購入了大量的土地與商鋪,在天水城發展后,這些土地和商鋪的價值可謂是翻了好幾十翻,每月光租賃收入就非常可觀。
再說回軍隊招募。岳飛本身要走的是精兵政策,初到天水時,對于天水軍的數量就限制在一萬左右。
后來隨著天水的發展,接納流民越來越多,糧食儲備的提升,以及戰備需要,他又將天水守軍的人數逐漸擴大至兩萬。如今每年征兵人數不得超過兩千人。但是今年的征兵時間還未到,報名人數都已經過萬了。
“先統計一下報名者的各項情況,包括武身體情況、品行等。篩選出真正有能力、有決心為大漢效力的人。”
確定完今年的征兵人數后,岳飛準備在背嵬軍軍營中住上一陣子。
背嵬軍的訓練如今明面上是由張休負責,但是實際上主要交由趙廣、張遵以及李球管理,這三人經過了幾年的磨礪,已沉穩許多,與八年前初入背嵬軍時的模樣迥然不同。
... ...
一行人,往背嵬軍軍營走的時候,荀和著急忙慌的跑了過來。
“馬將軍,你這自從回天水之后,太守府沒待幾天就到處跑,找你一回也太不容易了。”
荀和一邊擦了擦額頭上的汗,一邊說道。
岳飛將荀和往最近的營帳處帶,一進到營帳之中,立刻開口問道:“可是遼東那邊傳信過來了。”
荀和拿起桌子上的一碗水咕嚕咕嚕的干了一大碗,才開口說道:“曹叡還是派了司馬懿當了討伐遼東的統帥,夏侯霸做的先鋒。”
岳飛眉頭微微皺起,還是按照前世史書記載的那樣。
其實這個結果他心中有了預期,畢竟沐風只是一個區區校尉,對于魏國朝堂起不到任何作用。
如今,只能從遼東那邊想辦法了。
“任清那邊情況如何?”
荀和見對方聽到司馬懿掛帥之后神情并無太大變化,難免有些失望,但立刻又打起了精神,從懷里掏出了一封書信。
“這是任家主上午親自送過來的。我一收到就立刻快馬加鞭的給你送過來了。”
“馬將軍,你還是搬回太守府住吧,這軍營到天水城來回也不近,有事找你也不方便。要我說,你現在應該運籌于帷幄之間,別到處亂跑了。”
岳飛接過書信,迅速拆開,目光掃過信上內容。
“任清已經向公孫淵建議向大漢稱臣,但是公孫淵卻因大漢與遼東路途遙遠,一旦有事無法及時救援,尚在遲疑中。”
任清的信,荀和第一時間就看了。
信中提到了遼東如今的局勢,以及公孫淵將要做出的應對舉措。其中最值得關注的就是勸說他歸漢一事。
岳飛看完信后,陷入沉思。公孫淵考慮的沒錯,遼東離大漢太遠了,大漢與遼東中間隔著魏國和吳國。所以,在之前與丞相商議的布局中,除了在遼東埋下暗子,短時間也沒有做其他的打算。
但是如今情況緊急,絕對不能讓司馬懿向前世史書那樣在遼東搞屠殺,致使外族崛起,為五胡亂華提供先決條件。
“既然他心存疑慮,那我們就必須消除他的疑慮。務必趕在司馬懿抵達遼水之前,與公孫淵達成協議。助其安然抵抗住這次征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