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 章 黃泉路,鬼門關
隨著獨孤信攜四位鬼帥深入幽冥山谷腹地,周遭陰煞之氣愈發凝重。
腐骨藤蔓纏繞的古木在霧中若隱若現,虬結根須滲出熒藍磷火,如無數窺視的眼。
陳年腐葉下傳來細碎聲響,眾人踏過處,暗紫色汁液從葉隙滲出,在石板上烙下冒煙蝕痕。
獨孤信依舊空手斗法,玄色衣袍在陰風中獵獵作響,廣袖翻卷間泄露出腕間道力——經“萬道歸流·輪回”轉化,已與幽冥界氣息無異。
四位鬼帥緊隨其后,增長鬼帥的“蝕天”劍吞吐血芒,廣目鬼帥座下“窺天”巨蟒吐出淡紫毒霧織成防御屏障。
行至谷深處,一道如墨汁凝固的霧幕橫亙眼前。
霧氣似粘稠膠體,表面浮沉著無數痛苦扭曲的人臉,無聲開合間似在嘶吼怨咒。
獨孤信指尖道力凝聚成青色光刃切入霧幕,刺骨寒意順經脈急竄,護體真氣泛起裂紋——霧中蘊藏著萬載陰寒,是無數枉死魂靈怨氣所凝。
四位鬼帥同時祭出法器:
持國鬼帥的琵琶弦震顫發出無聲音波,將霧絲震成齏粉;
多聞鬼帥展開玄鐵寶傘,傘面符文金光乍現,撐起遁甲屏障。
當獨孤信震散最后一縷灰霧時,霧幕如活物般尖嘯退開,眼前景象讓見慣幽冥詭景的鬼帥們渾身一震。
一條寬約十丈的道路在幽冥谷底蜿蜒延展,路面竟非尋常土石,而是由萬千扭曲掙扎的魂體鋪就。
細看之下,人形魂靈的筋骨脈絡清晰可見,獸形魂魄的利爪獠牙仍保持著死前的猙獰,半透明的魂體彼此絞纏如亂麻。
時而有完整的面孔從路面凸起,大張的嘴里溢出無聲的嘶吼,時而有枯瘦的手臂猛地伸出,指節因抓握而暴起青黑色的魂筋。
整條道路泛著幽幽綠磷,仿佛被無數鬼火浸透,那些糾纏的魂靈在死寂中緩緩蠕動,路面竟似有生命般起伏震顫,每一寸都滲出陰寒刺骨的怨氣。
“這便是傳說中的黃泉路!”
持國鬼帥的聲音帶著驚惶,懷中琵琶的琴弦因主人心緒激蕩而微微震顫。
他曾在幽冥古籍中見過記載,卻未想真容如此駭人——那些被永世封禁的魂魄,每一寸掙扎都在重復著死亡時的痛苦,它們的哀嚎被凝固在魂魄里,化作路面下永不消散的怨咒。
廣目鬼帥懷中的碧鱗蟒突然焦躁地扭動身軀,蛇瞳中暗紫色幽光急驟閃爍,死死盯著路面上那些扭曲的魂影。
“踏上去就再也回不了頭...”
他的聲音低沉如冰,蟒瞳深處映出無數魂魄掙扎的倒影,仿佛能窺見這條路盡頭的無盡虛無。
凡踏足者魂魄如果過不去,便會被路面魂體同化,永世淪為鋪路的基石,連輪回的機會都被剝奪。
此刻道路兩側的霧靄中,隱約浮現出更多模糊的魂影,如同餓鬼般覬覦著路上的生人氣息,讓空氣都凝結成刺骨的寒意。
黃泉路的盡頭,一座巍峨關隘在幽冥虛無中赫然矗立。
漆黑城墻仿佛由萬載玄鐵澆鑄,卻又布滿猙獰骨刺,宛如巨獸裸露的脊梁,向上延伸至霧靄深處不見頂端。
兩扇青銅門扉如天幕般橫亙眼前,門面上密密麻麻釘著數百顆仍在滴血的活人頭顱。
那些肌膚尚帶血色的頭顱睜著空洞眼窩,嘴唇機械地開合,卻發不出半絲聲響,唯有凝固在臉上的恐懼與痛苦,在幽光下泛著青紫色的詭異光澤。
門扉接縫處滲出黑紅色的粘稠液體,沿著門板溝壑蜿蜒而下,在地面積成散發腐臭的血泊。
門楣之上,一塊銹跡斑駁的銅匾在陰風中微微震顫,匾上用古老冥文刻著三個扭曲如鬼爪的大字:
鬼門關。
那字跡仿佛由無數怨魂精血寫成,每一筆都在滲出暗紫色的幽光,細看之下,筆畫間竟藏著無數張痛苦扭曲的人臉,正無聲地撞擊著銅匾表面。
城門兩側矗立著百丈高的石像。
左側牛頭人身的怪物手握寒光逼人的鋼叉,牛眼圓睜著凝固的兇戾,鼻孔中不斷噴出帶著硫磺味的黑氣;
右側馬面人身的鬼差拖著碗口粗的鎖鏈,鏈節碰撞發出震耳欲聾的鏗鏘聲,馬嘴大張著露出泛黃的獠牙,嘴角還掛著凝固的血沫。
兩尊石像表面布滿蛛網般的裂痕,縫隙中滲出的暗紅色液體順著粗糙的石紋流淌,在基座積成深潭,潭中隱約浮動著無數殘缺的魂影,正發出細碎的嗚咽。
當眾人的目光緊鎖鬼門關時,城門上釘著的數百顆頭顱突然齊刷刷轉動,空洞的眼窩對準他們,數百張血肉模糊的嘴巴同時張開。
那些本該發不出聲音的頭顱,此刻卻吐出沙啞重疊的唱喏,聲線如同生銹的鎖鏈摩擦骨面:
"黃泉路上無客棧——"
"鬼門關前莫回頭——"
咒音如潮水般涌來,帶著刺骨的陰寒鉆入眾人經脈。
獨孤信袖中貼身存放的幽冥令突然灼燙如烙鐵,隔著玄色衣料都能看到暗紅光芒在袖口流轉,燙得皮肉幾乎要滲出血珠。
他垂眸瞥向躁動的令牌,忽然低笑一聲,指尖已有幽藍真火騰起——那是融合了輪回法則的道力所化,火苗跳躍間竟將周遭的陰寒霧氣燒成齏粉。
"不過是借魂體作祟的小把戲。&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