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三路奇襲震西荒(二)
實際上,在入道境界強者不參與戰事的情形下,即便整個人族修仙勢力傾盡全力聯合起來,依舊難以與如今的獨孤皇朝相抗衡。
畢竟在這個以實力為尊的世界里,修為才是最為關鍵的衡量標準。
一名入道境界的強者,便足以憑借其驚世駭俗的實力庇佑門派,使其在風雨飄搖的世道中始終保持興盛,不至于走向衰敗。
至于其他勢力,大多是人族中那寥寥幾位入道境界強者出于某種考量而“散養”的存在。
在強者為尊的格局里,它們的地位顯得無足輕重,仿佛可有可無一般,難以在這波瀾壯闊的修仙世界中掀起什么大的波瀾。
獨孤皇朝之所以能在修行世界中穩居巔峰,其核心底蘊在于仙道院傳承的《五行轉輪經》。
這部玄妙經法如同靈根修士的進階密鑰,讓擁有靈根的修仙者在修行路上如虎添翼,整體修為較之尋常修士普遍高出一大截。
而凡道院與后續興起的書院,則以《納氣訣》為根基,構建起覆蓋普羅大眾的修行體系——
皇朝凡軍之中,最低修為皆達后天境界,足見其修行普及之深;
書院學子中投身軍旅者更是數不勝數,其中不少佼佼者竟能修至“適道”之境,此等境界已堪比尋常修士的結嬰至元神階段,堪稱同輩中的翹楚。
這般層次分明、覆蓋全域的修行文化,本質上是一場有組織、有體系的力量革新。
仙道院專供靈根修士攀登境界巔峰,凡道院與書院則為凡人搭建進階之梯,二者相輔相成,不僅讓修行不再是少數人的特權,更將皇朝上下凝成一股磅礴戰力。
當其他勢力還在為零星強者頭疼時,獨孤皇朝早已憑借這套成熟的修行文化,鍛造出一支“后天為基、適道為鋒”的恐怖鐵軍,其軍事實力之強,恰似巨鯨游弋淺灘,碾壓之勢不言而喻。
中路軍·威驍:雷霆破陣之勢。
青冥宗殘垣向西綿延三百里,莽蒼山脈與獸人族荒原在此犬牙交錯。
威驍麾下虎賁營的玄色戰旗,此刻正獵獵翻卷于斷龍關前的冽風之中。
他勒住胯下踏雪烏騅,指節叩了叩腰間鎏金錯銀的虎頭湛金槍,目光冷凝如霜——橫亙在眼前的這座雄關,正是號稱"萬斤巨石落,骨門不折腰"的鐵骨門天險。
"末將以為,強攻斷龍關恐要折損三成兒郎。"
副將宋缺的聲音裹著風沙傳來,這位身經百戰的悍將此刻卻盯著關隘上森然林立的拒馬樁,眉間擰成深壑。
陡峭如刀削的崖壁上,鐵骨門弟子赤著上身往來巡視,古銅色肌膚在陽光下泛著金屬般的冷光,每一塊肌肉的輪廓都像是精鐵澆筑而成,隨便揮出的一拳都能在石壁上砸出碗口大的凹痕。
威驍忽然低笑出聲,手指卻探入衣襟摸出一個素白錦囊。
錦緞邊緣繡著的麒麟紋已有些許磨損,那是出征前祖父獨孤信親手塞進他掌心的:
"我朝兒郎從不用蠻力破陣。"
他抖開那張泛黃的紙條,八個朱砂字躍然眼前——"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墨色竟似還帶著陳年的松煙香。
"去把青冥宗地窖里的陰煞雷都搬來。"
威驍突然甩鐙下馬,槍尖挑起一塊碎石拋向半空,
"三百枚,一枚都別剩。"
宋缺瞳孔驟縮,須知這陰煞雷本是青冥宗用巫蠱之術煉制的邪道法器,內藏七十二道陰火煞紋,炸開時能將山石震成齏粉。
半月前他們夜襲青冥宗舊址時,整整二十車法器都被封存在輜重大營最深處。
子夜時分,斷龍關沉浸在濃稠如墨的夜色里。
三百名虎賁死士背著漆黑夜行衣,如壁虎般貼著崖壁摸至關隘下方的碎石灘。
當第一顆陰煞雷的引信被火星點燃時,鐵骨門值夜弟子剛打了個哈欠,腰間的鐵骨令牌還未及敲響警報——七十二道幽藍火光突然從地底竄出,緊接著是山崩地裂般的轟鳴。
整座斷龍關在劇烈震顫中發出不堪重負的"喀喇"聲,先是西側崖壁的巨石如雨點般砸落,繼而整塊山體仿佛被巨斧劈開,帶著千年沉積的泥沙轟然崩塌。
正在關內熟睡的鐵骨門弟子驚覺地動山搖時,萬噸重的巖石已經如潮水般漫過城頭,他們引以為傲的銅皮鐵骨在自然之力面前脆弱如紙,連慘叫聲都被掩埋在轟隆隆的崩塌聲中。
威驍站在三里外的鷹愁崖頂,任飛揚的塵土撲上臉龐。
當最后一片煙塵緩緩落下時,眼前的斷龍關已化作一片亂石嶙峋的廢墟。
他輕輕撫過錦囊上的麒麟紋,耳畔仿佛又響起祖父的諄諄教誨:
"善戰者不怒,善勝者不懼。敵人遞來的刀刃,永遠比自己磨的更鋒利。"
說罷將空錦囊收入懷中,轉頭望向東方漸白的天際,中路軍的鐵騎,即將踏過這道曾經不可逾越的天險。
西部烽煙:天劍峰困局。
蒼茫群山如海,天劍峰恰似一柄倒插云霄的巨劍,鋒刃般的山脊割裂漫天云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作為西部修仙勢力最后的堡壘,這座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