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攘外必先安內
雄霸端坐在承運殿中,親自處置了文官奸細徐明遠。
此人確系奸細無誤——當皇朝大業如日中天之際,總有些人經不住誘惑,甘愿淪為他人棋子。
雄霸并未急于取徐明遠性命,只是那處置手段卻算不得光明磊落。
所謂坐實其罪的證據"傳訊符",原是雄霸事先命人悄然藏入徐明遠懷中的。
一場精心設計的栽贓戲碼,就此將那枚礙眼的棋子輕易拔除。
不過,此事亦暴露出皇朝內部隱患。究竟還有多少奸細潛藏其間,無人能斷言。
目下皇朝初創不過數十載,這些蛀蟲尚未成氣候。
然若放任百年,難保不會滋生拉幫結派、貪腐成風之弊。
“攘外必先安內啊。”雄霸指尖叩擊著鎏金桌案,眼底掠過一絲冷冽。
如今皇朝文官體系中的文官來源,分為兩種。
其一為招募制,大抵類同“舉孝賢”之法,以鄉鄰口碑與士人清名作為擇才標尺;
其二則源自獨孤書院,凡能躋身朝堂者,皆需歷經層層考核篩選。
這兩條路徑孰優孰劣?即便身為帝王,雄霸亦難斷言。
為此,他在皇朝明面上設下“密諜司”,以查察百官言行、緝拿細作;
暗地里更有軒轅殿織就情報天網,如陰影中的利刃時刻懸于權臣頭頂。
這般雙軌監察雖見成效,卻終難根除隱患。
雄霸也曾動過以“奴印”掌控臣下的念頭。
然此術需以雄霸自身神魂之力為引,若大面積施用,非但損耗修為,更會干擾他參悟天道的清明心境。
權衡再三,這等飲鴆止渴之法終究被他擱置。
殿外秋風掠過檐角銅鈴,雄霸望著案頭堆積的密報,忽然想起徐明遠懷中那方栽贓的傳訊符。
或許在這巍巍皇權之下,永遠都有陽光照不到的陰詭角落,而他能做的,唯有在明暗之間不斷織補那張看似堅不可摧的權力之網。
“這事還得,請教一下父親。”
雄霸想到了其父獨孤信,說起這獨孤皇朝,背后沒有獨孤信謀劃,絕對發展不了這么快。
雄霸心知肚明,目前大戰在即,是的向父親請教一下。
雄霸負手而立,目光掠過殿外鎏金飛檐,心中忽然涌起幾分對至親的牽掛。
抬腳朝靈樹福地走去時,靈樹福地向來是皇朝最安寧的所在。
通過傳送陣來到靈樹福地后,便望見父親獨孤信負手立在靈泉邊,頭發被山風輕輕揚起,母親木伽羅與外祖爺木老丈則圍坐在百年銀杏樹下,案頭擺著剛煉好的丹爐,青煙裊裊間浮動著幾縷藥香。
三人面容皆是一派祥和,雖已修至元神境界,卻仍保持著凡人般的親厚相處之態——這般煙火氣與道骨仙風并存的畫面,總讓雄霸心底泛起暖意。
“父親,母親,外祖爺。”他開口喚人,語氣里帶著三分孺慕,七分敬重,“今日處理完政務,忽然想過來陪陪你們。”
木伽羅抬眼,指尖輕輕拂過石桌上的丹瓶,唇角含著笑:“來得正巧,你外祖剛煉了‘清神丹’,正說要給你送些去。成天埋首政務,到底要顧著些神魂休養。”
雄霸走近時,留意到木老丈指尖摩挲著一本泛黃古籍,封皮上“醫經”二字隱約可見。
他忽然想起父親曾說過,元神境界后需尋大道之路,而母親與外祖皆在鉆研以“醫”入道。
這念頭讓他心中一動,面上卻仍是溫和:“聽聞二老在參研醫道,可有什么需要孩兒幫忙的?若需藥材或典籍,盡管吩咐便是。”
獨孤信轉身時,目光里帶著幾分欣慰。他抬手輕拍雄霸肩膀,語氣里既有長輩的關切,亦有同道的期許:
“你母親與外祖已將‘醫經’參透通透了,近日正琢磨著如何將醫道的玄奧融入丹道。這事兒急不得,卻也需心無旁騖——你能記掛著,便是孝心。”
雄霸聞言,目光落在靈泉畔肆意生長的藥草上,忽然想起朝堂之上那些波譎云詭。
比起權力爭斗,眼前這般潛心向道的光景,竟顯得格外珍貴。
他彎腰替木老丈添了盞靈茶,笑道:“逸云大陸入道者寥寥,但若論以醫道證道,整個大陸怕再無比二老更合適的。父親的‘醫經’玄妙無雙,二老又有這般慧心,他日必能在醫道上踏出一條康莊大道。”
木老丈哈哈大笑,指節輕叩丹爐:“你這孩子,倒會揀好聽的說。不過你父親這套秘術,確實讓我們茅塞頓開。前幾日試著用‘生肌丹’配合‘醫經’針法,竟能讓瀕死之人多延三日壽命——雖離起死回生尚遠,卻也算初窺門徑了。”
雄霸聽得認真,眼中泛起光亮:“三日光陰,于凡人而言已是天大的功德。待二老參透醫道,怕是能讓這世間少些生離死別。”
雄霸頓了頓,又補一句,“到那時,皇朝子民皆知有兩位活神仙護佑,又何愁民心不穩?”
這話半是真心,半是巧思。
獨孤信與木伽羅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讀出幾分笑意——這孩子,如今越發懂得如何將家事與國事圓融相濟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暮色漸起時,靈樹福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