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戲曲浪潮中的堅守抉擇
在熱鬧非凡的京城梨園行,有個叫錢二爺的資深票友,癡迷戲曲到了癲狂的地步。他本是個家境殷實的綢緞莊老板,生意上的事兒一概交給掌柜,自己一門心思撲在戲曲上。
錢二爺最愛老生戲,每日天不亮就起床吊嗓,那股子認真勁兒,絲毫不輸專業演員。為了學一段譚派的經典唱腔,他不惜花重金,從千里之外請來名師指點。名師到的那天,錢二爺早早就在門口候著,見了面,二話不說,恭恭敬敬行了個大禮,把老師迎進家門。
有一回,城里的戲園子要舉辦一場“名角與票友共賞會”,錢二爺一聽,興奮得好幾宿沒睡。他精心挑選了一出《定軍山》,每日在自家院子里反復排練。練身段時,一個亮相動作不滿意,就對著鏡子練上百八十遍,直練得腰酸背痛、汗流浹背。
到了演出那天,錢二爺早早來到后臺。他穿上定制的戲服,戴上沉重的盔頭,眼神里透著一股專注勁兒。上臺前,他緊張得手心直冒汗,可一聽到鑼鼓響起,瞬間進入狀態。
他邁著穩健的臺步走上臺,一亮嗓,臺下就傳來一陣叫好聲。唱到精彩處,他的嗓音高亢激昂、韻味十足,一招一式都拿捏得恰到好處。臺下觀眾看得如癡如醉,掌聲、喝彩聲此起彼伏。
可就在表演快要結束時,意外發生了。錢二爺一個轉身,用力過猛,盔頭的絨球突然掉了一個。這要是在平時排練,他肯定就慌了神,可此刻面對臺下這么多觀眾,他靈機一動,順勢將手中的馬鞭一甩,正好擋住了掉落絨球的位置,接著若無其事地繼續表演。臺下觀眾竟絲毫沒有察覺,還以為這是他設計的獨特動作,紛紛叫好。
演出結束后,錢二爺長舒一口氣,心里暗自慶幸。回到后臺,同行們紛紛對他豎起大拇指,稱贊他的救場機智。一位名角笑著說:“二爺,您這應變能力,可比不少專業演員都強啊!”錢二爺不好意思地撓撓頭說:“這都是平日里對戲曲的琢磨起了作用,真到了臺上,就想著一定不能砸了場子。”
這件事在梨園行傳開后,錢二爺名聲大噪。可他依舊不改對戲曲的那份純粹熱愛,每天依舊在自家院子里,對著朝陽,唱著他心愛的老生戲。
不久之后,錢二爺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舉辦一場專屬于票友的戲曲大賽,為那些和他一樣熱愛戲曲卻缺少舞臺的人提供機會。說干就干,他拿出自己的積蓄,租下京城最大的戲園子作為比賽場地,又廣發請帖,邀請各地知名票友前來參賽。
消息一經傳出,整個票友圈都沸騰了。報名者絡繹不絕,其中不乏一些頗具實力的高手。錢二爺忙得不可開交,不僅要安排比賽流程,還要邀請專業評委。但他樂在其中,絲毫沒有抱怨。
比賽當天,戲園子里座無虛席。來自五湖四海的票友們各展神通,有的唱腔婉轉悠揚,有的身段婀娜多姿,有的表演細膩入微。臺下觀眾看得如癡如醉,掌聲、叫好聲此起彼伏。
經過幾天激烈的角逐,比賽終于落下帷幕。最終,一位來自江南的年輕票友脫穎而出,獲得了冠軍。當錢二爺為他頒發獎杯時,激動地說:“戲曲的傳承,離不開你們這些熱愛它的人。希望你們能繼續堅守,讓戲曲這門藝術永遠流傳下去。”
冠軍選手熱淚盈眶,說道:“感謝二爺提供這個平臺,我一定會努力,不辜負您的期望。”
然而,就在錢二爺全身心投入戲曲推廣時,他的綢緞莊卻遭遇了危機。同行的惡意競爭加上市場的不景氣,讓綢緞莊的生意一落千丈,面臨著倒閉的風險。
錢二爺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一邊是他熱愛的戲曲事業,一邊是家族的生意。但他并沒有因此而退縮,而是決定親自打理綢緞莊,試圖挽回局面。
白天,他在綢緞莊里忙碌,與伙計們一起想辦法拓展業務,降低成本。晚上,他依舊堅持練習戲曲,在戲曲中尋找慰藉。在他的努力下,綢緞莊的生意逐漸有了起色。
經過這次危機,錢二爺更加明白了堅持的意義。他深知,無論是戲曲還是生意,都需要用心去經營,去堅守。
在錢二爺的帶領下,京城的票友圈越來越活躍。他們經常組織義演,為貧困地區的孩子們籌集善款。每次義演,錢二爺都親自登臺,用他的戲曲為人們傳遞溫暖和希望。
多年后,錢二爺已經白發蒼蒼,但他對戲曲的熱愛絲毫未減。他坐在自家院子里,回憶著這些年在梨園的點點滴滴,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他知道,自己的一生,因為戲曲而變得更加精彩。
而他所舉辦的票友大賽,也成為了梨園行的一項傳統賽事,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票友為戲曲夢想而努力奮斗。在戲曲的舞臺上,他們或許不是最耀眼的明星,但他們的熱愛和堅持,卻讓戲曲這顆明珠永遠閃耀著光芒。
在老北京,梨園行可是熱鬧非凡,里頭的事兒,樁樁件件都透著獨特韻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且說那“同慶班”,班主林鶴年,是個極精明又重情義的人。他這班子里,有個唱旦角的新秀叫蘇瑤,模樣俊俏,嗓音更是清甜婉轉,如夜鶯啼鳴。可蘇瑤初入戲班時,因年輕氣盛,在一次排練中與琴師起了爭執。琴師覺得蘇瑤節奏把握不準,蘇瑤卻認為琴師拉得不合她心意,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林鶴年得知此事后,并未立刻斥責二人,而是將他們叫到跟前,講起自己年輕時的經歷。原來,林鶴年早年也因技藝上的分歧與搭檔鬧過別扭,結果那場演出一塌糊涂,兩人也險些分道揚鑣。后來,他們冷靜下來,互相傾聽、磨合,最終成了最默契的搭檔。蘇瑤和琴師聽后,都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彼此道歉,此后配合愈發默契。
戲班里還有個規矩,每逢重要演出前,大家都要祭拜祖師爺唐明皇。有一回,臨近一場關鍵演出,道具卻莫名損壞。眾人都慌了神,以為是得罪了祖師爺,惶恐不安。這時,平日里寡言少語的武生趙猛站了出來,他憑借自己的木工手藝,帶著幾個伙計連夜趕制修復道具。大家齊心協力,終于在演出前將一切準備就緒。那次演出大獲成功,班主林鶴年感慨道:“祖師爺保佑是一方面,可咱梨園行的人,靠的更是自己的團結和手藝!”
在一場堂會演出中,一位權貴故意刁難,要求臨時更改曲目,且要加入一些高難度動作。蘇瑤等人雖心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