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千頭萬緒
“我知道。”
王鵬從姐那兒出來,又到五龍口的拆遷工地看了一圈。
屠叔他們將工作安排得很緊湊的,拆下來的東西放得也很整齊,幾乎沒有損壞的東西,看來這個拆遷老屋也是一門手藝。
看看沒有什么事情,王鵬回到了鐘樓街院子里。
忙乎了一天,火急火燎的,現在一下子靜了下來,王鵬一時還有點兒不適應,總覺得好像還沒有什么事情沒有搞定似的,他不由得有陷入到沉思之中。
目前自己涉及的產業很多,攤子鋪得也很大,細細梳理起來還真是有點兒亂。
第一是老物件,包括家具的回收,這是自己的主要業務,這個由師傅主導,張有才又參與其中,有點兒亂,但不亂又不行,因為老物件的回收,肯定會涉及修復的問題的,就難免會有重疊的部分。
因此,這里面將來如何管理,還是要捋一下子。
古董這方面,他想自己就打“慶祥和”的招牌,家具這方面那自然就是“晉作行”了,這個事情等師傅回來是要說清楚的。
至于,具體的管理和將來相互之間的交接,就由兩位老人來確定吧。
第二是西山綠化,包括養殖的事情。這個不能讓小龍繼續管下去了,這是需要有一個專門的人來統籌的,自己雖然給王紅兵說過,但是,這件事情也一直沒有落實下來。
而且村里的林業隊還沒有給自己報到,這個回去要和老蒯叔說的。
第三就是炒貨廠、食品廠、包裝廠、彩印廠等等這些工廠,原來王鵬是準備讓哥哥主管,張朝明輔助的,現在看來兩個人都放在這兒還是有點兒浪費的。
第四是鎮上的商店交給三姐,市里的批發市場交給姐姐兩口子管理,相對來說的比較穩定,暫時先不用動了。
第五騾馬市的這個產業交給誰管?這是一個問題。
第六就是單田芳評書項目的包裝上市,這事也是一個系統工程,它包含的內容很多。
一是與單田芳的合作問題,這個已經交給了童偉,并且將有關的注意事項已經給童偉說得清清楚楚。
王鵬想,以童偉的智商和情商,再加上鈔票力量的加持,搞定單田芳應該沒有問題。
二是錄音帶的制作發行的問題,專業人員王鵬已經讓秦志偉去找,不知道他用心了沒有?
至于發行的問題,王鵬準備不僅要將評書錄音帶在國內發行,而且還要在港澳臺東南亞華人集中的地方發行。
條件具備以后,他過了春節還得去廣州一趟,尋找辦廠的契機。
三就是錄音機、隨身聽的售賣問題。
雖然已經和無線電廠建立了合作關系,后續的事情還是要盯緊的,這些事情交給誰辦,也是問題。
所有這些事情讓王鵬想得都頭疼。
就在王鵬為這些事情發愁的時候,此時已經坐在火車上的童偉也是十分的煎熬的。
他不知道王鵬忽然就來了這么一出,讓自己到東北來找這個叫單田芳的人。
盡管王鵬給他說得十分的鄭重,但他心里還是有點兒不以為然,一個說書的人有那么重要嗎?
不過,以他對王鵬的了解,能讓他如此鄭重地將這件事說出,并急迫地讓他趕過來,他還是給予了該有的重視。
因為,王鵬這小子給他的影響太邪乎,王鵬超強的預見能力還是讓他信服的,盡管心里再不愿意,他還是第一時間坐上了火車奔向了目的地。
鞍山這個地方童偉聽說過,但沒來過,只知道它是一座鋼城,他哪里知道它還有評書這么一說。
出了火車站,他依據新買的地圖找著了鞍山市曲藝團的地址,在它旁邊的一個小旅館住了下來。
臨近年關,小旅館的客人很少,童偉到街上買了些鹵煮和兩瓶白酒,到門房和看門的大爺聊了起來。
“大爺,咱們這兒的評書聽起來真帶勁兒。”童偉沒話找話將話頭往評書上引。
“那是,俺們這嘎達就好這口。你也聽著了,鞍鋼的每一個廠區和大門口都有大喇叭,晚上六點半和中午十一點半,播評書的時候,只要走到那兒的人,都不動了都在站著聽評書。
因為評書,好多工廠企業都將上下班時間調整了,要不職工為了聽節目,就會遲到早退。
電影院也改變了放映時間,六點開演的電影延后至七點二十,時間恰好夠大家聽完評書,從家走到電影院。那地方有這種情況,那地方的人又有這樣的耳福?”
看門的老人怡然自得地說道,將一個鞍山人的幸福寫在了臉上。
“大爺,您認識單田芳老師嗎?”
“認識,當然認識,鞍山的人就沒有不認識他的,怎么你也認識他?”老頭兒帶著不可置信男的神態問道。
“我哪里能夠認識他呢,只是聽說過他的書說得很好。”
“我就說嗎?要說單田芳,和劉連元、連麗如、劉蘭芳號稱評書界的四大強人,水平肯定不錯的。
但是,前幾年他犯錯誤了,現在已經趕不上其他人了,你沒聽過,就劉蘭芳說的那《刑場婚禮》,真是頂呱呱的好。”
“我聽說單老師已經被平反回來了,不知道你老知道他住在哪兒嗎?”
“那我就不知道了,不過有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