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飯間的溝通
省城的變化確實是很大的。
首先體現在就是人的表情變的豐富起來,不再是死板板的一張臉,其次就是商店里各類東西漸漸多了起來。
街上漸漸地有了賣西瓜和水果的攤子。
柳巷里的人還是不少,各種小吃店人滿為患。
六味齋的鹵肉窗口也有不少的人。
在解放大樓,王鵬特意買了一只冰磚,嘗了起來,當然趕不上后世的冰激凌好吃。
但是,比鎮上出的那種滿是他糖精味的冰棍可是好吃了不少,奶油味也重了不少。
到了百貨柜臺,他選了十四套藍色的秋衣秋褲,主要是給師兄弟們一起買的。
這段時間,大家打豬草、煮豬食,每天起早貪黑非常的辛苦,這些秋衣秋褲就算是犒勞他們了,也可以作為練功服,算是一次團建吧。
到了副食柜臺,王建還買了兩瓶汾酒和一條大光煙,煙酒號是他從街上販子手里買的。
他準備晚上送給王紅兵。
在冷庫建設過程中,養雞養豬的事情上,王紅兵幫了王鵬很大的忙,王鵬一直想感謝一下他。
另外,這次王鵬還想再抓兩千只雞雛和一百頭豬仔。因為,兩千只雞雛和一百頭豬仔,這個數量看著多,但是一放在場子里,就顯的少了,幾乎看不出什么來了。另外為了保持牲畜出欄數量的不間斷,也得再續一茬。
即使是這樣,還存在一個飼料的問題,他想通過王紅兵幫忙解決一下飼料問題。
東轉轉西轉轉,王鵬也一點兒也沒覺得多難熬,好像就那么一會兒就到下班時間了,他坐公交到了蔡光美的住所。
誰知剛敲門,就見到王曉東笑吟吟地站在迎接他呢,廚房里還傳來刺啦啦的炒菜聲。
“東哥,你什么時候回來的?”
“剛到沒多久,聽我媽說你要過來,就一直等著你,看來咱倆還是有緣分。”
“那是當然,沒有緣分我怎么會在茫茫人海中遇見了你,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咱倆可是共枕眠過的。”
“你別說還是。”
兩人都哈哈大笑起來。
王鵬將帶的煙酒放到了桌子上,朝廚房里喊了一聲。
“姑姑,姑父什么時候回來?”
“給他說了,他馬上就回來了。”
話音未落,已經傳來了鑰匙開門的聲音,果然門一開就見王紅兵走了進來。
“哎,曉東也回來了?”
“嗯,就是要給你們一個驚喜!”王曉東調皮地和他爸說道。
王紅兵呵呵一笑,白了王曉東一眼,然后向王鵬說道。
“小鵬,你養的那些豬和雞現在情況怎么樣?”
“姑父,好著呢,這次我想再進點兒雞雛和豬仔回去續上,就是害怕飼料供不上。”
“飼料不是問題,我幫你協調,只要你有能力就多養一點,國家現在已經放開了政策,允許發展私營經濟,這個好時候你要把握住。”
“姑父,我知道了,聽我姑說你正在搞肉聯廠項目?”
“嗯,隨著政策的放開,老百姓的收入不斷增長帶來的對肉類食品的需求大幅增長,局里決定提前在這方面做好布局,項目并不大,日屠宰生雞也就五萬只左右。”
“你們的這項目預計什么時候完工?”
“到明年夏天去了,爭取確保后年元旦和春節市場的供應。”
“貨源有保證嗎?”
“貨源主要來源于局里下屬的養殖場。”王曉東隨口說著,好像意識到了什么。
“小鵬,你養的那點兒東西,銷售根本就不是問題,盡管給我們送過來就是。”
“不是的姑父,我這段時間也在想今后發展的事情。
我想將我們村西邊的荒山都承包下來,用其中的一個山溝搞養殖,雞呀、豬呀都要養一點兒創建自己的品牌。
因此,從育種、飼養、宰殺、銷售都想建設一個一條龍的生產體系。
你能不能給我推薦一個人,過來進行指導和策劃。”
“你準備投資多少錢?”
“首期投資不下五十萬,后面如果需要的話,還可以繼續往里投。”
“你哪來的這么多錢?,我們的這個項目也就是三十萬。”
“不瞞姑父,我前半年和省教育出版社合作搞了一個高中同步學習資料,效益還挺好,出版社給了一點兒錢,我想拿出來繼續發展。”
“這樣啊,可以,我一定大力支持,等我好好地給你核計一下,看怎么實施。”
兩人正聊得火熱的時候,蔡光美開始叫喚了。
“你倆等吃完飯再說,先過來吃飯。”
“姑父,今晚喝點兒?”
王鵬將自己帶來放在桌子上的酒,拿了一瓶,走了過去。
“喝就喝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