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天幕直播系統(38)
物質水平上去了,人們也開始重視精神生活了。
十年前的南北河村還牛屎遍地、雞屎滿屋、河水散發著陣陣惡臭,如今水質澄澈、路面干凈、居住環境較十年前有了質的飛躍。
廣袤的農田在這個季節早就被大型收割機收割干凈了,只余整齊的草垛子。
農田盡頭有種田大戶承包的蔬果農場,玻璃鋼建造的溫室大棚整齊劃一。
麻雀三五成群嘰嘰喳喳地停在電線桿上唱著豐收的贊歌。
兩輛車能順利交匯的鄉村道路穿過一望無垠的田野筆直通向村民聚居的村落。
東邊是白墻黑瓦、飛檐翹角的老屋,西邊是外觀統一的洋樓。
一條水質清澈的小河繞著村落蜿蜒而過,河堤間隔種著柳樹、桃樹,春天時桃紅柳綠、燕子徘徊,時下顯得有些冷清。
但在隆冬黃昏,披著晚霞絢麗的紗衣,依然美得像一副畫。
[原來天宮的鄉村長這樣!]
[天宮的鄉下竟然也有樓宇!]
[盡頭那一排排似屋非屋的建筑是琉璃嗎?天宮未免也太富有了!]
別說第一次見識現代新農村的大梁子民看得目不轉睛,就是謝姎,都忍不住停下車,給侄子侄女來了個幾連拍。
“姎姎?真是你啊!”
溫家大舅提著水壺從農場收工回來,看到路邊停著一輛京市牌照的車,心里嘀咕:這不會是外甥女的車吧?
但轉念就被他自己給否定了:京市離這兒多遠啊,外甥女帶著兩個娃,怎么可能開車來。
沒想到下一秒,他就看到了田邊稻草人前,給兩個小娃娃拍照的外甥女,頓時又驚又喜:
“你是開車來的?啥時候到的?怎么不提前跟我說,我好讓你哥去接你們!”
看到外甥女身旁一雙可愛的娃,溫大舅欣喜不已:
“這就是阿辭的兒子、閨女?長得真俊!走走走!回家去!外頭多冷啊!喜歡拍照,明天中午舅公帶你們去暖棚拍,那里暖和,而且有花有樹,比這兒漂亮多了!”
謝姎也沒想到會在路上遇到大舅,連忙教倆孩子認了人、喊了人,然后喊大舅上車。
“大舅,村子里方便停車嗎?”
“方便!前頭那座橋看到沒?過了橋右拐就有個停車場,是給游客停的。”
“咱們村還有游客來玩?”
“有!不少呢!尤其是到了春夏天,有來油菜花田拍照的,有去農場采摘的……多的時候,停車場都不夠停,路邊全是車。”
謝姎透過后視鏡看了眼來路,方才還覺得這條路修得挺寬敞。
能讓兩輛車交匯的村道,擱全國各地的農村都算寬的了吧?
沒想到游客多的時候居然能把這條路的一側全部停滿車?
“那遇到交匯車輛怎么辦?”
“嗐!那時就只能學城里搞那什么單向車道了。”溫大舅笑吟吟地道,“這條只進不出,出去得從村子后頭繞。”
說到這兒,溫大舅感慨道:“說起來,這條路還是你爸媽在的時候捐款建的呢!”
謝父發家算是比較早的,自己發達了也沒忘記兩邊的親戚。
只是有些人的欲望如填不滿的溝壑,永遠不知滿足,逝者尸骨未寒就惦記起了別人的家產;
有些人卻心存感恩,看到路就懷念逝去的人。
“……當年,你爸出錢,幫我們南北河村狹窄的黃泥村道全部修成了兩車道的柏油路,還留了一筆修路基金,往后路面不平需要維修,就從這筆基金里支出,所以十年了還很平整……”
有了直通鎮上、銜接國道的平整村道,又有謝父從中牽線介紹,南北河村吸引了不少辦廠的企業家和承包田地的種植大戶的到來。
村子里陸續開起糧農類的生產銷售商家、建起了生態農場。
農場大得很,除了一年兩季的農田,還搞起了養殖場和大棚種植區,暖棚里頭又分四季蔬菜區、四季水果區、四季花卉區。
總之,有了這些廠子和種植、養殖場,村民們出門就能上班。
干的仍然是自己拿手的農活,賺的工資和一二線大城市的知識分子比興許差一大截,但和鎮上、縣城坐辦公室的普通職工比,低不到哪兒去。
關鍵就在家門口,房租省了!家里有點什么事,和工頭說一聲就能回去處理,多方便!
“你爸媽要是還在……”
提到已故的妹妹、妹夫,大舅長嘆了一聲,沒再往下說。
大過年的,外甥女難得愿意帶著外甥的一雙子女回來,別總提傷心事。
“臨寶、錦寶,你們就在大舅家住下。大舅家雖是平房,但房間多、院子大,適合你們玩。去年整修的時候,順便接上了農場的供暖管,跟你們大城市的暖氣差不多,屋里暖和著呢!”
聽大舅解釋了一下,謝姎明白了:農場沼氣池的沼氣用不完,就面向全村開放,只要愿意出管道材料費以及定期維護費的,就能享受沼氣供暖。
大舅兩口子都在農場上班,還能享受員工價。
本小章還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