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六零農場系統(41)
對方夾在包裹里的信,驗證了謝姎的猜想。
她把一份單獨裝起來,一會兒等收工號子吹響、人人都趕著回家吃晚飯時悄悄去趟半月山腳。
自己那份又分成若干,回頭給姑姑、林璽、徐勝男都寄一些,給招娣、付蓉蓉也留一點,讓大家都嘗嘗大西北的特產。
不過羊毛氈子就一條,她留著自己蓋了。
羊絨線球都給姑姑寄去,自己得閑要幫子系統升級,哪有空織毛衣啊。
干脆請姑姑幫忙給她織件春秋天穿的薄開衫,剩下的線就給姑姑當手藝費了。
話說姑姑這次寄來的包裹里是兩副碎布頭做的袖套和兩雙她婆婆縫的布鞋。
曉得鄉下干活費鞋子,老婆婆得空就做布鞋。
雖然老眼昏花,手腳沒有以前利索了,但做工依舊很細致,厚厚實實的千層底老布鞋,穿在腳上特別舒服。
謝姎換上以后舍不得脫,干脆穿著新布鞋繼續看信。
姑姑在信里提到了便宜爹和后媽那一家子——
“……我哥和我那面甜心苦的后嫂子前幾天吵了一架,起因是她發現我哥偷偷給你匯錢的事了。
不過這件事就算她鬧到棉紡廠工會,也沒人幫她說理。她生的孩子在家有吃有穿,你一個人在鄉下插隊,家里給匯5塊錢怎么了?
她不敢鬧大,最多在我哥面前抹抹眼淚吵幾句罷了。吵開以后,我哥往后匯錢還不用偷偷摸摸、遮遮掩掩了,大大方方給你匯就成……”
謝姎:“……”
她姑看來最近沒少上掃盲班,成語用得真溜。
她姑又問她怎么連明島市都有認識的朋友,上次寄去的海鮮干可把一大家子高興壞了,她姑父中午都不去食堂買菜了,帶一小撮紫菜蝦皮,再切幾條榨菜絲,中午吃飯時,裝搪瓷杯里用開水一沖,既當菜又當湯,好吃又方便!
又說找了個休息天,在家做了一桌海鮮干燉的菜,請她爹過去一起吃了一頓。
“……你后媽沒叫,她那樣對你,你寄來的東西我一樣都舍不得給她碰。
我哥不知道這是你寄來的,以為是你姑父托人弄到的稀罕貨。他這樣想也好,省的回去說漏了嘴……”
姑姑絮絮叨叨像嘮家常一樣地寫了好幾頁,謝姎耐心地看完,笑了笑。
其實她姑姑喊不喊便宜爹過去吃飯,她都不會在意。
那一家人,自她下鄉離開,就不會再有交集。
相比她姑姑的嘮叨,林璽的來信就簡潔明了多了:
第一段寫了他最近的情況,說學校里很鬧騰,他懷疑有沒有繼續讀書的必要;
第二段寫了對她的崇拜,人在鄉下還能結識明島市的人?人在插隊還能找到野山參?太厲害了吧!稱佩服得五體投地。
第三段就千篇一律地表達了他的期盼:希望她什么時候能去恒城玩。
謝姎也想到處走走逛逛,但出公社就要介紹信,暫時去不了那么遠。
林璽給她寄的又是恒城供銷社熱賣的糕點、果干。
恒城郊區也是有山的,但比起川南,那些山只能叫丘陵,矮矮的山頭被所屬的大隊種上了各種果樹,五六月水果大批量成熟,一部分會制成果干。
林璽給她寄了好幾種果干:鹽漬楊梅、糖漬桃干,還有梅干、杏干、葡萄干。
謝姎拿了幾樣給子系統看:“小萌萌啊,趕明咱們的桃樹結果了、葡萄成熟了,你會模擬果干環境制成這種美味果干嗎?”
【……】
謝姎就是逗逗它,其實她想干另一件事。
這件事從趙晚晴離開月灣大隊,她就開始琢磨了。
超級農場系統里肥沃油潤的黑土地,確實有利于作物生長。
同樣的白菜種子,黑土地種出來的長得更大更飽滿、口感也更好。
同樣的玉米種子,黑土地種出來的玉米棒子不但個頭大、玉米粒排序緊實。
而且嫩玉米時期口感脆嫩、不塞牙;老玉米粉糯壓秤,磨成粉蒸成饅頭、饃饃,也比普通的玉米面食更耐饑。
所以,最近她打算跟大隊長申請一塊固定的試驗田。
表示她以前讀書時聽學校一個老教師提過一種科學漚肥育田法,但也只是道聽途說,不確定可不可行。
就想單獨申請一塊地試試,試成功了固然好,試不成功,這地也不會跑,播下去什么種收上來什么糧,也不浪費。
大隊長想著謝姎從下鄉以來干活一直很賣力,確實一心一意在為大隊著想。
最近她還幫大隊和明島市紅旗大隊結成了對子,讓社員們在缺肉的季節有幸吃上了葷腥。
于是大手一揮,批準了她這個申請。
不過既然是試驗田,就不能是肥沃的水田,否則社員們會有意見。
思來想去,把社員們最不愛去的伴月山梯田交給了她。
謝姎就在沒有第二人打擾的伴月山梯田,實施起了油潤黑土的良種培育計劃。
社員們對伴月山有陰影,所以得知那塊梯田被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