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知否
福寧殿
林如月坐在趙禎身邊,他們周圍是幾個孩子,至于后妃一個都沒有。
殿外是皇城司和禁衛軍,殿內的氣氛十分的安靜。
林如月這個時候也沒有去做什么出頭鳥,她保住女兒,將事情交給趙禎和趙暄。
自己和系統聯系,知道外頭的具體情況是怎么樣的。
‘宿主,邕王妃確實如你所料,讓人去報復榮家和其他人家了。’
‘宿主,袞王也出動了,他朝著皇宮過來了……在門口被攔住了……顧廷燁不愧是男主,直接將人大退不說,還帶人沖鋒了……’
‘袞王帶著的兵馬實在是太菜了,幾次沖鋒就被沖散了,跑了。’
一條條信息不斷傳回來,林如月也放下心來。一切都按照計劃進行,皇宮安全得很。
一天一夜過去,林如月安排幾個小的孩子去后面休息。自己則是陪在趙禎身邊。
時不時進來匯報消息的皇城司官員臉上的表情越來越輕松。
趙禎也是越來越輕松,外頭的情況越來越好了。
等到一切結束,已經是三天后了。
叛亂被鎮壓,邕王和袞王全部伏誅。其他的都還好,皇宮中的奸細都被抓出來了。就是在最后時刻,邕王和袞王眼看著大勢已去,發瘋地要拉一些墊背的。
所以不少勛貴大臣家中被沖擊,損失慘重,等到叛亂后第一次上朝,大家就發現身邊少了很多熟悉的人。
趙禎身子骨本來就不好,叛亂后還有一大堆事情要他處理。加上雖然皇宮沒有被沖擊,但趙禎也是擔憂了好幾天。
一來二去,趙禎就倒下了。
這讓一些心中有疑慮的大臣放下了心里的猜疑。
官家重病不起,但這個時候不能沒有主事的人。
于是太子就走到了臺前,先是將空缺的位置填滿,然后開始處置叛亂的邕王和袞王勢力。
太子因為官家病重,對罪魁禍首從重處置,這也是人之常情。
于是國朝再也沒有邕王和袞王這兩個爵位。邕王和袞王被貶為庶人,他們的子女自然也是庶民了。但凡他們兩個的黨羽都是免官的免官,流放的流放。甚至有幾個罪行嚴重的,都是斬立決。
一時間朝廷中頗有些風聲鶴唳的意思。
太子的殺伐果決在這一刻體現得淋漓盡致。
朝堂上下也是完全看清出來,太子和官家完完全全的不同性格。
林如月看著兒子游刃有余處理朝政,心中倒是有了一些其他想法。
趙禎的身體還是不要好起來了,省得兒子以后要被人攻訐。
林如月上輩子做太后太無聊了,倒是也學過一些醫術。
看了太醫給的藥方之后,讓御膳房送到福寧殿的菜肴都是她指定的。
不過半個月的功夫,趙禎的身子骨沒有起色不說,反而有了中風的征兆。
林如月大怒,差點將太醫砍了腦袋。
趙暄更是張貼皇榜,請了一些民間的大夫進宮來給官家看病。結果依舊是沒有什么起色。
最后趙禎是醒了過來,可惜半邊身體不能動了。
林如月自然是不愿意接受,想要請天下名醫來會診,被趙禎拒絕了。
趙禎見林如月傷心,看到兒子憔悴的臉色,還有眼睛紅彤彤的女兒。兩個惶恐的小兒子。
嘆息一聲,然后叫來了宗室大臣,宣布自己要退位了。
宗室大臣們就算心里不愿意,但看官家如今的樣子,他們不同意也不行了。
于是只能同意太子不日登基。
林如月心里滿意,也不介意體現一下夫妻情意。
嘉佑5年,宋仁宗趙禎退位,宋武帝趙暄繼位。封生母林皇后為太后。
嘉佑7年,太上皇宋仁宗駕崩。
又一次成為太后,林如月表示駕輕就熟,后來的日子她也就看著自己的兒子怎么收回燕云十六州,怎么創造一個盛世。
女兒在太上皇去世之前就出嫁了,日子過得極好,平寧郡主最是識時務,齊衡小夫妻大部分時間都住在公主府。等到若微生下一個男孩,她很是孝順地將孩子交給平寧郡主夫妻照看,這讓平寧郡主非常的感動。對她們小夫妻的事情更加放任了。
趙暄的皇后是武將家的姑娘,性格大氣舒朗。趙暄后宮女人也不多,位份給得也吝嗇。對皇后沒有什么威脅。
等到嫡皇子出生,皇后就更加從容了。
林如月也關心了一下原女主的婚事。
盛老太自然也是想自己養大的姑娘高嫁的,畢竟明蘭的身份越高,以后她也能更好地安享晚年。
可惜她如今在汴梁已經沒有什么地位了。找來找去,最高的就是梁家的梁晗。還是因為盛老太太的父親對吳大娘子的娘家有過一些恩惠。
原著中吳大娘子看上明蘭,一來是因為梁晗自己不爭氣,弄大了家里丫鬟的肚子,吳大娘子想要娶一個能夠關注梁晗的妻子。二來就是因為這一點恩情,在她看來她的兒子能夠娶明蘭這樣一個小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