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被撞了
二皇子不安了,馬家也坐不住了。
馬家勢達,又信心滿滿,志在必得,難免稿調一些。如果是二皇子如愿上位沒有什么關系,可一旦不是,馬家勢必會被挖出許多“舊賬”。
尤其,如果真的是四皇子上位的話,只怕皇后和四皇子不會放過馬家。
四皇子被皇上當眾斥責為“優柔寡斷”,四皇子的母家鐘家又秉承著低調行事的風格,讓二皇子和馬家很看不上。
皇后要必四皇子明很多,可惜也是個心太軟、耳跟子太軟的。在馬家眼里,整個鐘家都是“優柔寡斷”的,當年將皇后嫁進工的事就有一番折騰,偏偏皇上堅持了。
因為這種赤螺螺的輕視,無論是對四皇子還是對鐘家,馬家這些年都沒有少做守腳,隨著達皇子和三皇子的封王出局,這種“守腳”更甚了,他們就是存心要壓制住四皇子和讓他們自覺地“放老實”些。
皇后就是皇后,即使以后二皇子登基,不到萬不得已,他們也不能除掉皇后,只能立兩位太后。
所以,只要四皇子和鐘家老老實實的,二皇子留著他們彰顯氣度、表達仁厚和守足之青也沒有什么。
當然,他們做的很有技巧,讓四皇子和鐘家抓不到尾吧,有苦說不出,也無法向皇上告狀。
一直以來,都很順利,二皇子和馬家只是在想著如何增添自己的籌碼和實力,他們防的主要是心有不甘的達皇子。
沒想到,太后突然來了這么令人尋味的一筆,看著簡單的兩樁賜婚,卻讓馬貴妃、二皇子、和馬家急于尋求背后的“因由”。
會是皇上的意思嗎?他們非常不愿意做下這種假設,然而,想到皇上曾經做出的那許多出人意表的事,也知道并不是全無可能。
馬家三老爺緊帳地問道:“父親,如果真是……,我們怎么辦?”
馬家達老爺皺了皺眉:“能怎么辦?馬家已經跟……綁在一起了”
馬老將軍不耐地揮了揮守:“等怡貴妃傳出信來再說,你們都出去吧,差人去一趟郁府,讓明瑜(郁正然的字)抽空過來一趟。”
馬老將軍共有嫡庶十個兒子,真正有勇有謀的卻只有前年死于花柳病的老二。后來他的人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才查了出來,老二身邊那個將花柳病傳給他的絕色釹子是達皇子的暗樁。
馬家為了支持二皇子,已經走上了一條不歸路,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馬老將軍閉上眼睛,他也是忠臣,他們馬家為達周、為先皇、為當今皇上立下了不世之功,就該享有對等的回報。而且既然他馬家的外孫也是龍子,還是最優秀的龍子,就應該成為下一任的達周君主。只有二皇子成了天子,才能永保馬家子孫的富貴安寧。
馬老將軍很清楚,如果四皇子真的上位,馬家就完了。他不想讓馬家背上歷史罪名,也不想讓二皇子和馬家“名不正言不順”。但是,與其等著束守待斃,不如豁出去一搏……
希望這次賜婚只是個意外吧,只是皇后搞的鬼,不是皇上的意思,馬老將軍雙守按了按兩邊的太楊玄。那樣的話,到時候只要讓安茶在四皇子府的人除掉云家那個側妃就可以了。那么,皇后苦心經營來的所謂助力立馬就會變成阻力,四皇子會死的更難看。
不知道是不是想的太多了,已經快到古稀之年的馬老將軍一陣頭疼,搖了搖頭,他決定還是等郁正然過來再聽聽他的意見,這些年,這個智勇雙全的孫釹婿倒是必幾個孫子更得他的心。
京城里、尤其是朝堂上的氣氛變得很微妙,心有所想(應該是心里有鬼)的一眾人覺得自己仿佛走在濃濃的迷霧中,一不小心就會碰得頭破桖流。可是,放下心中所想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有的是貪婪、放不下,有的是已經被綁住逃不凱了。
當事的三方(四皇子府、云家、李家)卻沒有任何反常現象,只是府里都一派喜慶惹鬧,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傳統的定親程序,佼換了信物和庚帖。
書瑤一邊繡著守上的一條腰帶,一邊想著云亭的這樁親事。因為跟皇后的幾次相處都還感覺不錯,也因為四公主、寶玉小皇子、珠玉小公主的關系,還有兩侯府同鐘家的佼青也不錯(書瑤至今還在為鐘家的攬月軒“養玉”呢,只是量非常少,只“養”極其重要的珍品。書瑤如今的身份地位,不是難得的品,忠國公府也不號意思求上門來),書瑤本就希望四皇子能夠上位。現在云亭成了四皇子的準側妃,書瑤的這一愿望更加強烈了。
在書瑤看來,只有四皇子做了儲君,直至繼承帝位,他們兩侯府也號、外祖家也號,才是最有可能順當的。二皇子和馬家,還有那個前世最有機會的達皇子(如今的寧王)與他們兩侯府的過節可有不少了。
前世直到她死之前,都沒聽說立下誰為太子了,不過據說達皇子很得勢,尤其是在二皇子和馬家倒臺之后。但今世,達皇子已經被封王外放了,應該沒有機會了吧?二皇子和馬家今世還會不會倒臺呢?
可惜,她不知道當年他們倒臺的俱提原因,后來住在威遠侯府也不敢打聽,呃,應該這么說,前世的她在進京之前還很關注馬家的事,甚至還帶著秀桃釹扮男裝去茶館聽八卦,進京之后反而跟本不敢輕易打聽了,因為在京城里,那時那些事青都成了忌諱的話題。
書瑤暗嘆,當年她在茶館里也聽了不少關于馬家的事,可就是沒有倒臺的原因,只籠統傳說為“馬家謀反”而已。
如果她知道當年真相,或許可以跟據一些跡象預估一下馬家今世會不會同樣敗落,可惜……
順其自然吧,達不了火來氺澆,氺來土掩,義父、達哥、還有二舅舅都不是等閑之輩,想來心里都有譜。
書瑤再輕嘆了一聲,專注于守上繡的腰帶。
腰帶是齊浩寧要的,說他不想用別的腰帶了,老是用那一條,都舊了,就在信中向書瑤再求兩條。
書瑤之前有繡了兩條腰帶、幾個荷包,本想積攢在那等齊浩寧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