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忽悠冀州士族捐獻
“大小姐駕到,統統閃開。”
長安城街道上,兩名女士兵騎著快馬在前面開道,馬蹄聲噠噠作響,揚起一陣塵土。
后面是身著勁裝的董白,騎在一匹通體雪白的駿馬上,英姿颯爽,她身后有大約一百名女騎兵,皆身姿矯健、眼神堅毅,隊伍浩浩蕩蕩朝城外而去。
街邊百姓紛紛避讓,臉上滿是畏懼。
董白仗著董卓在背后撐腰,在長安城內那是張揚跋扈。
平日里,她橫沖直撞慣了,全然不顧他人死活。
若是不小心將人給撞了,那被撞之人即便告官,官府也會袒護她,甚至會說:“誰讓你不長眼,擋了白大小姐的路。”
儒家思想雖在中原地區深入人心,倡導仁義禮智信,可在關西蠻夷之地,都是崇尚武力。
也不存在說什么大家閨秀要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什么賢良淑德之類的。
甚至董白經常帶著自己的親兵到處游玩。
這次外出,所有人都以為這位大小姐又出城去玩了。
對于嫁人,董白就一個要求:非當世英雄不嫁。
不管怎么說,至少不能嫁給一個宦官。
……
數日后。
冀州,無極縣,縣令府議事大廳內。
坐著不到十人,全都是冀州士族或者商賈代表。
分別是:
清河郡崔氏代表,崔琰(字季珪);
中山郡甄氏代表,甄儼(字??);
河間郡邢氏代表,邢颙(字子昂);
渤海郡高氏代表,高覽(字元伯);
魏郡審氏代表,審配(字正南);
眾人都是一臉嚴肅,端坐在案幾前。
劉海坐于主位,兩旁是左右護法,典韋與何花。
他端起茶盞吹了一口浮沫,慢悠悠地說道:“今日我找諸位前來,便是商議討伐董卓一事。”
劉海也懶得繞彎,直接進入正題。
最先開口的是崔琰,劉海說完后,他隨即便拱手說道:“不知劉祭酒,有何想法?直說便是。”
崔氏是冀州的頂級氏族,妥妥的名門望族,崔氏的決策對冀州其他士族有非常大的影響。
崔琰身高身長八尺,須長四尺,相貌堂堂,眉宇間透著一股儒雅之氣,妥妥的大帥哥。
《世說新語》里面就有這么一個故事,匈奴派使者面見曹操。
曹操覺得自己有點丑,就讓崔琰假扮自己,而曹操本人就假扮侍衛站在崔琰一邊觀察。
面見完畢后,曹操就派人去問,覺得‘曹操’如何?
使者回答:“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曹操一聽,趕緊派人追殺此使。
“那行吧,我就直說了。”
劉海放下茶盞,目光掃視眾人,緩緩道,“你們也看到了,董卓擁立劉協為天子后,便冊封了黑山軍張燕為冀州牧,然后張燕便名正言順開始下山劫掠。董卓一日不除,天下就一日不得安寧。”
崔琰一臉嚴肅,又拱手問道:“劉祭酒既然提到了張燕。能否說說,為何要將張燕給放了。”
劉海放張燕的事,他們在座的人都知道,但是張燕已經投靠劉海的事,并未公開。
當時牢房內,就他兩人。
其實崔琰所問,都是幾個士族來之前私下商量過的。
“那我問你,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
劉海直視崔琰,不答反問。
崔琰微微一怔,他不知道劉海打算什么算盤,只能略作思索后,拱手說道:“張燕乃黑山軍首領,為禍一方,又受董卓冊封為冀州牧,下山劫掠百姓,實乃大患。若換作是在下,定會將其斬首示眾,以儆效尤。”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劉協就是個董卓的傀儡,所以他直接說的是董卓冊封。
劉海聽聞崔琰所言,輕輕撫掌而笑,那笑聲中卻帶著幾分意味深長:“季珪果真是剛正不阿、嫉惡如仇。
可如今這局勢,若真將張燕斬首示眾,恐怕會適得其反啊。”
崔琰眉頭緊皺,一臉不解地問道:“劉祭酒此言何意?那張燕作惡多端,若不除之,如何還冀州一片安寧。”
“那如果你殺了張燕,陶升率黑山軍傾巢而出,替張燕報仇,冀州會怎么樣?”
劉海依舊是不急不慢的說著。
“那……那黑山軍也有可能,因為張燕之死,而四分五裂,屆時黑山軍便不成氣候了。”
“那你敢賭嗎?你敢拿冀州賭這個有可能嗎?”
崔琰被劉海這一問,頓時語塞,思索片刻后,拱手說道:“劉祭酒,雖不敢輕易賭這一局,但放走張燕,終究是放虎歸山,風險亦是不小啊。”
“我放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