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李長老的心思
";李長老,";趙大師走上前,語氣謹慎,";楚軒似乎發現第三組符文的排列有些細微偏差。";
李璇手中動作不停,淡然道:";哦?他能看出什么偏差?";語氣中帶著一絲不以為然。畢竟這些符文都是他親手銘刻,每一筆都經過精心計算。
趙大師將楚軒的觀察仔細轉述:";他說那處符文間距略寬,可能會影響陣法運轉時的能量流向。";
李璇這才停下手中的靈紋筆,目光落在劍身中部。起初,他的表情依然平靜,但隨著觀察的深入,眉頭漸漸皺起。
只見他抬手打出一道法訣,一縷金色真元沿著符文的軌跡流動。當真元流經第三組符文時,確實出現了極其細微的停滯。這種停滯幾乎難以察覺,但對于一柄即將成為鎮派之寶的神劍來說,卻是不容忽視的瑕疵。
";有意思......";李璇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他開始推演陣法運轉的軌跡,發現那處看似無關緊要的間距,確實會在長期運轉中造成細微的能量積壓。
沒有多說什么,李璇重新執起靈紋筆。他的動作依然從容,但所有人都能感覺到他的態度變得更加認真。只見靈紋筆尖輕輕一點,一縷真元注入其中,那處符文的間距便悄然收緊了一線。
調整看似很小,但楚軒通過劍輪立刻感知到,劍體內部的能量流動變得更加順暢。原本那一絲若有若無的阻滯完全消失,整個陣法的效率都隨之提升。
李璇沒有對此事做出任何評價,而是繼續專注于后續符文的銘刻。但他的行動已經證明了楚軒觀察的準確性。在場的鑄劍師都意味深長地看了楚軒一眼,眼中既有驚訝,也有欽佩。
隨著符文銘刻的繼續,鑄劍閣內的氣氛悄然發生了變化。
原本對楚軒還有些疏離的鑄劍師們,此刻的態度明顯親近了許多。王鑄師更是主動湊到楚軒身邊,低聲請教他是如何發現那處符文偏差的。其他鑄劍師雖然沒有明說,但看向楚軒的眼神中已經多了幾分敬重。
更明顯的變化來自李璇。在銘刻下一組符文之前,他竟然主動向楚軒詢問:";這處符文與麒麟骨的紋路相交,你覺得應該如何處理?";
這樣的問題在之前是不可想象的。雖然李璇的語氣依然平淡,但主動征詢一個七品鑄劍師的意見,已經說明了很多。
楚軒不敢怠慢,仔細觀察后才謹慎作答:";按照劍體內部的能量走向,或許可以讓符文稍微偏向麒麟骨的紋路,這樣能更好地引導兩種力量融合。";
李璇聞言,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隨后按照楚軒的建議做了調整。
但楚軒的態度始終如一,既不因為得到認可而沾沾自喜,也不因為地位提升而放松警惕。他依然專注地觀察每一個細節,努力從李璇的符文銘刻中汲取經驗。
";這孩子難得......";趙大師在一旁看著,眼中閃過一絲贊許。
李璇一邊銘刻符文,一邊暗自思量。
這個楚軒,不論是火靈精鐵的提純,還是對符文排列的敏銳觀察,都顯示出了極高的鑄劍天賦。特別是在發現符文偏差時的處理方式,既有膽識,又懂分寸,實在難得。這樣的年輕人,若是能收為弟子細心培養...
但想到楚軒的資質,李璇心中不禁微微一嘆。后天靈根,在修仙一途上終究難有大成。就算鑄劍天賦再好,沒有足夠的修為支撐,終究無法觸及鑄劍的更高境界。畢竟像今天這樣的符文銘刻,光靠技巧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強大的真元和對道法的深刻領悟。
";可惜了......";李璇心中輕嘆。這聲嘆息中包含著惋惜,也包含著無奈。在修仙界,資質就像一道難以逾越的天塹,再多的努力有時候也無法彌補先天的不足。
搖了搖頭,李璇將這些思緒暫時擱置。眼下最重要的是將麒麟劍煉制完成,其他的事情都得往后放。他手中靈紋筆一轉,繼續專注于符文的銘刻,但那一絲若有若無的惋惜,卻始終縈繞在心頭。
";符文銘刻完成,準備靈力灌注。";李璇收起靈紋筆,聲音莊重。
鑄劍師們立刻行動起來。王鑄師取出十二塊上品聚靈石,按照特定的方位擺放在劍體周圍。這些聚靈石都是經過特殊處理的,不僅能夠吸引天地靈氣,還能將靈氣凈化,使其更適合注入法寶。
趙大師則開始布置聚靈法陣。只見他手中法訣變換,地面上原本隱藏的符文逐漸亮起。那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大型法陣,專門用來引導和凝聚天地靈氣。
其他鑄劍師也各就各位,有的負責維持法陣的穩定,有的準備調節靈氣的屬性。每個人都屏氣凝神,生怕出現一絲差錯。
楚軒通過劍輪感知到,鑄劍閣內的靈氣濃度正在急劇攀升。那些原本無形的靈氣漸漸變得可見,形成了一道道淡藍色的氣流。這些氣流在法陣的引導下,開始圍繞著劍體緩緩旋轉。
";小心,第一波靈氣潮汐要來了。";趙大師提醒道。
果然,隨著法陣的完全激活,更多的靈氣從四面八方涌來。那些聚靈石散發出耀眼的光芒,將周圍的靈氣牽引得更加活躍。空氣中的能量波動越來越強烈,甚至產生了輕微的嗡鳴聲。
李璇站在法陣中央,雙手結印,開始調動更深層的天地靈氣。在他的引導下,那些游離的靈氣逐漸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漩渦。漩渦中心就是那柄銘刻著符文的劍體,散發著神秘的光芒。
";所有人注意,";李璇的聲音在大殿中回蕩,";一旦開始靈力灌注,中途不得停歇。務必確保法陣運轉穩定,靈氣輸送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