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0章教改文章影響校長家
第 130章教改文章影響校長家
老村長家的客廳里,平板電腦屏幕的冷光映在眾人臉上,仿佛都成了被小丸子文章施了魔法的“信徒”。窗外的陽光或月光偷偷探進頭來,好奇地打量著這群時而捧腹大笑,時而眉頭緊皺激烈討論的人。
葉向陽扶了扶下滑的眼鏡,鏡片后的眼睛亮得驚人,嘴角都快咧到耳根:“瞧瞧這教改思路,簡直是給教師裝上了 GPS導航!學校擺明了走的是‘能力培養(yǎng)高速公路’,理論知識不過是路上的服務區(qū),供大家補充能量后繼續(xù)飆車。桶子村的老師們個個都是老司機,不管教哪門課,方向盤一甩,全往能手評定和生產(chǎn)技術的賽道上拐,還能一路狂飆不跑偏!你說絕不絕?我要是學生,在這樣的課堂里,怕是連打瞌睡的念頭都生不出來!”
杜大海端著的茶杯差點晃出波紋,連連點頭,臉上的肉隨著動作一顫一顫的:“可不是嘛!以前學校像臺老舊的拖拉機,吭哧吭哧跑不動,還時不時冒黑煙鬧脾氣。現(xiàn)在倒好,教改直接給它裝上了渦輪增壓!就說小丸子發(fā)的春節(jié)歌唱比賽視頻,去年那歌聲聽著像踩貓尾巴,吱哇亂叫,評委們估計都得捏著鼻子打分。今年愣是唱出了專業(yè)合唱團的水準,那和聲,那節(jié)奏,評委們估計都得懷疑自己是不是被人偷偷換了耳朵,還以為請來了國家級歌唱家呢!”
柳紅葉把手機里的能手評選照片劃得飛快,眼睛瞪得溜圓,指尖幾乎要戳破屏幕:“你們看這些圖片,去年的‘種地能手’獎狀還皺巴巴的,邊角都卷起來了,活像從哪個舊箱子底翻出來的。今年倒好,都換成燙金證書了!再瞅瞅視頻里那些獲獎的村民,一個個挺胸抬頭的架勢,不知道的還以為拿了諾貝爾獎呢!那自信的小眼神,感覺下一秒就要發(fā)表全球農(nóng)業(yè)發(fā)展演說了!”
黃鶯突然從沙發(fā)上彈起來,活像發(fā)現(xiàn)新大陸的松鼠,發(fā)梢都跟著跳動:“重點來了!小丸子說現(xiàn)在初三化學課,老師直接把沼氣發(fā)酵罐搬到教室當教具!學生們一邊做實驗,一邊討論怎么讓自家沼氣池產(chǎn)氣更多,這哪是上課,分明是在培養(yǎng)未來的‘沼氣大亨’!說不定過不了多久,桶子村就能靠沼氣技術走向世界,成為新能源領域的‘明星村’了!”
葉向陽笑得直拍大腿,茶幾上的瓜子殼都跟著蹦跶,有幾顆還調(diào)皮地蹦到了地上:“這才叫教改的正確打開方式!把教材揉碎了,拌著桶子村的泥土重新捏,捏出一本本帶著稻花香的‘土特產(chǎn)教材’。別的學校教案是印在紙上,他們的教案簡直是長在地里!這樣教出來的學生,那可都是‘接地氣’的實用型人才,到社會上保準搶手!”
葉白妹推了推快要滑到鼻尖的眼鏡,作為語文老師,她此刻激動得像發(fā)現(xiàn)寶藏的海盜,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我們?nèi)崩蠋煟坎唬覀內(nèi)钡氖窍胂罅Γ〉湍昙壸R字課,別的學校教‘蘋果、香蕉’,他們教‘鐵鍋、菜刀’。讓學生寫‘紅燒肉烹飪指南’當作文,保準比寫‘我的媽媽’來勁!什么課本規(guī)定?在桶子村,生活就是最大的課本!說不定哪天,學生們寫的烹飪作文集結出版,能成為村里的‘美食圣經(jīng)’呢!”
葉文學和杜莎像兩個吃瓜群眾,聽得目瞪口呆。葉文學撓著后腦勺,滿臉寫著“黑人問號”,頭發(fā)被撓得亂糟糟的:“歷史地理咋和種地扯上關系?難不成要教秦始皇怎么種水稻?這也太離譜了吧,我怎么都想不明白!”
杜莎笑得前仰后合,差點把抱枕甩出去,眼淚都笑出來了:“表弟呀,你這腦洞還是小了!人家老師直接玩穿越——假設桶子村人回到原始社會,怎么用石頭打兔子,怎么鉆木取火。家長們都是現(xiàn)成的‘歷史顧問’,畢竟二十多年前,他們自家爺爺可能還在用石磨磨面呢!知識嘛,裹上故事的糖衣,學生們吃得可歡了!說不定上完課,學生們都能來一場‘原始人生活體驗秀’了!”
葉文學突然來了精神,活像發(fā)現(xiàn)新大陸的哥倫布,猛地從椅子上坐直:“要說最絕的還得是生物課!學校的山坡實驗田就是個巨型實驗室,學生們這邊給雞接生,手忙腳亂得像初次抱娃的新手爸媽;那邊研究番茄怎么變紅,還煞有介事地做著記錄。最夸張的是,老師居然帶著學生現(xiàn)場燉雞湯,美其名曰‘生物分子結構實踐課’!這哪是上課,分明是大型野外生存真人秀!我都能想象到學生們一邊流著口水,一邊記筆記的滑稽模樣了!”
柳紅葉推了推眼鏡,鏡片閃過一道“智慧的光芒”,神情頗為得意:“勞動技術課才是王者!校門口就是露天課堂,澆菜的姿勢能講力學原理,修發(fā)電機的步驟能教電路圖。最絕的是學校后面的手工工坊,釀酒、打鐵、編竹籃,學生們學完都能去擺地攤創(chuàng)業(yè)了!說不定哪天,桶子村的集市上,最火的攤位就是學生們開的,賣著自己親手制作的工藝品和美食!”
黃鶯突然皺起眉頭,化身“安全衛(wèi)士”,表情嚴肅得像要去執(zhí)行重要任務:“先別忙著吹彩虹屁!學生們?nèi)鰵g學習,安全問題可不能忘。我建議把桶子村學校的圍墻改造成‘多功能學習墻’,既能防熊孩子亂跑,又能貼滿學習資料。讓學生自己設計、自己施工,保準比上十節(jié)勞動課都管用!說不定還能培養(yǎng)出幾個未來的建筑設計師和施工隊長呢!”
說起圍墻,眾人的目光齊刷刷轉向小丸子的文章。那上面詳細記錄著一場別開生面的“圍墻革命”:高年級學生們分成設計組、施工組、宣傳組,像模像樣地開起了“建筑公司”。設計組的學生們圍在一起,拿著尺子、鉛筆,眉頭緊鎖地討論著圍墻的造型和布局,時不時在紙上涂涂改改;施工組的學生擼起袖子,搬磚、和水泥,雖然灰頭土臉,但干勁十足;宣傳組的學生則拿著顏料和畫筆,在圍墻上描繪著心中的理想藍圖。有人用數(shù)學知識計算磚塊用量,算錯了就撓撓頭重新來過;有人用美術功底繪制學習板報,一筆一畫都格外認真。最絕的是手工藝班的學生,直接把圍墻當成畫布,用泥巴捏出栩栩如生的農(nóng)耕場景,仿佛能看到農(nóng)夫在田間勞作的身影。如今的校園圍墻,不再是冷冰冰的隔斷,倒像是一本立體的“桶子村百科全書”,每一塊磚都在講述著知識與實踐碰撞的奇妙故事,吸引著過往行人駐足欣賞,贊嘆不已。
葉向陽又校長般地說:“不管哪一種教育模式,只要學生們能夠接受,或樂意參加,都是好的教育模式。實際上,桶子村這時的教育,已經(jīng)不是為了升學,不愁考高中,實際上學生們也考不上,所以學生與家長一樣,學校不如干脆直接為桶子村培養(yǎng)所需要的人才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校為培養(yǎng)技術能力和人才而計劃,而不是想盡辦法讓學生學點知識與升學考試。”
葉白在這篇文章后面跟帖說:“周末學生所學,多少與上課時的不同,然而學技術也好,學能力也罷,同樣需要以知識為基礎。知識是工具,是鋪路石,能為提升能力創(chuàng)造條件,提供服務。”
也有網(wǎng)友回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