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成立文工團
經過數天的訓練,楊家軍面貌一新,整個隊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止軍姿挺拔,還學會了踢正步、列陣型,動作整齊劃一,口號喊的也是震天響。
紀律也更加嚴明,《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都背的滾瓜爛熟。
軍容內務也基本達到了要求,被子都疊成了豆腐塊,衣服穿的整齊,鞋子也都擦的锃亮。
每一名楊家軍都精神煥發、身形挺拔,面上帶著堅毅與斗志,和之前懶散混亂的情況截然相反。
變化如此大的原因還是因為楊建國制定了好的制度。
士兵們都知道表現不好的結果,除了沒肉吃,還要受到處罰,最重要的是丟人,不但丟自己的人,還給隊伍、隊長丟人。
所以每個人都特別努力訓練,集體榮譽感大大增強。
這幾天楊建國也沒閑著,他任命自己為楊家軍的政治教導員。經常給楊家軍上思想政治課。
楊建國知道一個軍隊最重要的不是裝備和數量,而是是理想和信念,只有擁有強大的理想和信念才能成為鐵打的強軍。
好在楊建國高中是學文科的,思想政治學的相當不錯。
他這些天不斷改造楊家軍的思想,將為人民服務的理念深深植入士兵們的心中。
將以人民為中心、打土豪分田地、反殖民反封建、消滅特權、保家衛國等紅色思想、反抗精神深深烙印在士兵們的腦海里。
為了更形象生動的表達這些思想,楊建國還組織婦女們成立了文工團,讓大丫媽和大牛媽擔任團長和副團長。
楊建國擔任策劃、編劇和導演,編排了一個舞臺劇《白毛女》。
楊建國讓大牛的爺爺演黃世仁,大丫的爺爺演楊白勞,大丫的媽媽演喜兒……
排練好后,楊建國組織楊家軍到演武場觀看表演,演武場的巨大看臺當作舞臺。
演員們演的非常好,演出取得巨大成功。
楊家軍的戰士們都是窮苦百姓出身,之前沒少被封建地主壓迫。
當他們看到大牛爺爺飾演的黃世仁陷害楊白勞,霸占了喜兒……
戰士們一個個感同身受,哭的稀里嘩啦的。有的戰士甚至情緒太過激動,拔出刀來,就要沖上去砍大牛爺爺飾演的黃世仁。
還好被身邊的人拉住了,沒讓他得逞。
楊建國一問才知,原來這個戰士的姐姐就是被地主霸占的,后來服毒死了。他看到這一幕,突然想起自己的姐姐,所以情緒才這么激動。
楊建國不禁唏噓不已。令楊建國沒想到的是,李大膽竟然也哭了。
原來李大膽的父母就是被地主打死的,那時候李大膽還不是土匪。他聽說父親的死訊,一怒之下殺了地主全家,害怕被官兵追捕,這才跑到大山里落草為寇。
此時觸景生情,李大膽想起自己的父母,于是大哭起來。
楊建國嘆了口氣,心說萬惡的舊社會,真是太可惡了,自己既然穿越來了,一定要努力改變這種吃人的情況,打倒封建地主,讓老百姓都過上好日子。
演出在全體楊家軍震耳欲聾的掌聲中結束了。
文工團獲得了一致好評,大丫媽因飾演喜兒成功出圈,成了山寨中的小明星,弄的趙虎(大丫爸爸)十分緊張,整日盯著大丫媽,生怕別的男人和她說話。
最倒霉的是大牛的爺爺,飾演的黃世仁由于太過形象,入木三分。戰士們看他的眼神都怪怪的,仿佛想要揍他。
軍隊有很多文藝工作要做,除了舞臺劇外,楊建國還組織楊家軍學唱軍歌。
楊建國大學軍訓時候學過很多軍歌,現在都派上用場了。
之前銀寶箱開出了個戶外音響,楊建國把音響支在看臺上。手拿麥克風,教楊家軍唱軍歌。
第一首是《我們的隊伍向太陽》,楊建國帶眾人齊唱: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腳踏著祖國的大地,背負著民族的希望,我們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
第二首是《強軍戰歌》:聽吧新征程號角吹響,強軍目標召喚在前方,國要強我們就要擔當,戰旗上寫滿鐵血榮光……
第三首是《一二三四》,:一二三四一二三四像首歌,綠色軍營,綠色軍營教會我,唱得山搖地也動,唱得花開水歡樂……
第四首是《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比鐵還硬比鋼還強……
令楊建國沒想到的是,戰士們特別喜歡楊建國教他們的軍歌,一個個唱的無比投入,士氣和凝聚力都達到了巔峰。
演武場上整天都響起嘹亮的軍歌聲,連楊建國都被震驚到了。
也難怪,這些軍歌都是經典中的經典,現代人都愛聽,更別說娛樂方式貧瘠的古人了。
唱軍歌、看舞臺劇成為他們最大的愛好。
做完楊家軍的文藝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楊建國又從72路楊家槍法中拆解出一些簡單實用的招式,編了一套簡易版楊家槍法。
身為楊家軍,怎么能不會楊家槍法呢。
楊建國將一招一式都畫在筆記本上,交給劉老屁和李大膽,讓他們練會后,再教全體楊家軍學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