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軍魂,便是信仰
“另外還有一點,這國有錢莊,不設衙門,是以,也不設官員。
先期臣會盯著,待以后步入正軌,可接受戶部統管,但戶部也只能調控某個部分,具體待日后臣會仔細參詳。”
張世康想了想后又道。
他說罷,在場的人都眉頭緊皺,這算個啥,又能管,又不能管,衙門不像衙門,卻又有衙門的某種職能,好像跟制造總局有點像。
“諸位現在可能不太理解,但等制造總局、和聯勝商會,以及這錢莊都運行起來,到那時諸位可能就能知道怎么個事兒了。”張世康解釋道。
其實這類機構,有點類似于后世的國企,以朝廷為依托,利潤自然也是國家拿大頭。
而且張世康認為,這類十分重要的行業,也只能是國企,這樣更有利于朝廷穩定。
“無忌,你已經負責了那么多的事情,當真能顧得過來嗎?”崇禎皇帝想了想后道。
這小子已經好多次抱怨任務太多、責任太重,這次又是主動往身上攬事情,倒是令他有點驚訝的。
“陛下問得好,臣確實不想弄這些一聽起來就讓人焦頭爛額的事,但這些事卻又是對朝廷、對百姓來說的大好事。
沒辦法呀陛下,就臣剛剛講的那些經濟學常識,連海閣老這樣厲害的人都鬧不明白,臣總不能強人所難吧?”
張世康說罷,海中期有些郁悶的皺了皺眉頭,這話說的,也不知道到底是在夸,還是在貶了。
好在海中期已經對張世康麻木了,干脆就當這廝在放屁。
崇禎皇帝聞言大點其頭,他最看重張世康的一點,便是這小子即使很不喜歡某件事,但只要對國計民生有幫助,也都會盡力去做,即使對他沒什么好處。
這不像某些朝臣,為了獲取權力才故意為之。
“不過陛下,臣有幾個賢內助可以幫臣來運作,臣這兩年,便一直在教她們關于錢莊方面的學問,如今基本已經可以出師了。”
“胡鬧!女子怎登大雅之堂?”內閣首輔李邦華下意識的便道。
“李閣老這是什么話?你敢把這話當著忠貞侯的面說嗎?
或者說,你行你上?”張世康十分不客氣的回懟道。
他不懷疑這群老頭兒對朝廷的忠心,但不得不說,浸潤儒學太久,思維就太過僵化。
再說了,錢莊又不是衙門,在民間百姓看來,無非也就是商業的一種。
大明經商雖然大多是男子主事,但一些家中缺少男丁的商賈家,也并非沒有女子主事的情況。
由你丫的在這兒上綱上線,要不你來張羅?你懂經濟學嗎?
“無忌!說話要注意分寸!跟朕如何說都可以,但要尊敬諸位閣老!”
見李邦華臉色很不好看,崇禎皇帝再度打起圓場。
這句話瞬間讓廷議現場泛起葡萄酸,怪不得這小子當眾說陛下死了怎么怎么著,天子都不生氣,合著都是慣的。
念及此,李邦華反倒沒那么生氣了,你瞅瞅,這小子連天子都敢污蔑。
唉,這叫個什么事兒啊,實在是有辱斯文,有辱天威呀!
“哦,好的。”張世康再度老實道。
“不過這錢莊的事兒,臣確實沒有太多精力分心了,偶爾在宏觀上做一下指導還成。
若是諸位實在不同意讓臣的家里人張羅,也沒事兒,不搞了就是,海閣老還能省錢呢。”
“要搞!凡是有利于國計民生的,為何不搞?”崇禎皇帝很是敏感的道。
不論如何,崇禎皇帝都未曾忘記初心,那便是中興大明。
而這幾年跟張世康相處久了,崇禎皇帝也從張世康的身上學到了一個道理。
想做成一件事,就不能顧慮太多,越是瞻前顧后,就越不能成事,做大事者,不可拘泥于細微末節。
“此事就這么定了,由無忌你來執掌全局,工部范閣老、戶部海閣老配合,但有解決不了之事,咱們再做廷議。”
崇禎皇帝最終拍板道。
“微臣領命!”范景文和海中期先后起身道。
“陛下,另外有件事,乃是關乎我大明近衛軍、虎賁軍乃至永寧軍的。
這事看似不重要,但臣細細想來,又覺得從某種層面上來看,卻又極為重要。”
張世康少有的說話前后矛盾,實在是這件事稍微有點復雜。
“何必如此吞吞吐吐,在座的都是我大明朝的肱骨大臣,但有可以提升我大明軍隊戰力的,你只管說便是。”崇禎皇帝鼓勵道。
張世康見狀,也只能盡力的將所思所想表述出來。
“是這樣的,臣這兩年帶兵過程中,發現一個問題,這問題其實由來已久,上千年來都未曾有過太大改變。
我大明主將,上了戰場多是身先士卒,以為此激勵全軍士氣。
主將勇猛,士卒也自然勇猛,然此行為卻又導致另一問題,倘若主將不幸遇難,士卒立即就變得失去斗志,乃至無所適從。
當然,精銳部隊會好些。
雖說主將若遇難,可使副將暫代軍職,但即使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