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柱子,把咱們的大寶貝拉出來
在確認了馬玲綺確實很能打之后,張世康為了自己的安全考慮,當然同意了洪秀成的提議。
雖說這樣做多少有點胡來,但馬玲綺自己都不介意,而且軍營里能打過她欺負她的人估摸著也沒幾個。
于是張世康便詢問了馬祥麟的意思,哪知道馬祥麟直接拍板,甚至還很高興,搞的張世康莫名其妙。
按照既定計劃,接下來的三天時間,不論是近衛軍還是白桿兵,都開始了總動員。
糧草、軍械物資、戰車等等都已經開始緊鑼密鼓的準備,秦良玉本來還打算帶上不少匠人,好臨時打造攻城器械,但被張世康否決了。
除此之外,張世康還從鄭家借來了五十多艘運兵船,自應天府入江,也在昨日抵達了既定江域。
對于可能遭到的渡江攻擊,張世康不是沒考慮過用戰船來解決。
但四川區域的江流,已經算是大江的上流區域,曲曲折折的有些地方根本不適合大船航行。
若是只用中小型戰船,作用又不大了,張世康干脆直接放棄。
八月二十四這天,張世康、秦良玉率領六萬大軍出發,直奔距離石砫城最近的武隆縣城。
為了防止李自成背后偷襲,秦良玉留下了兩萬部隊,留在石砫沿線防御要地。
兩天后,大軍抵達武隆縣城時,武隆縣城大門洞開。
縣城內的流寇部隊早已撤退,他們臨走時將縣城內洗劫一空,不少之前幸存的地主老財都遭了秧。
最讓張世康生氣的是,這群流寇撤離時連老百姓也沒放過,將他們的糧食、錢財也全部劫掠一空。
唯一比較慶幸的是,張獻忠倒是也沒失了智的對平民展開殺戮。
武隆縣的百姓并不多,只有三萬多人,張世康與秦良玉合計了一下,只得先從軍糧中抽調一部分先給老百姓度日。
然后火速通過廠衛給湖廣、江浙地區的布政司下令,讓他們立即就地買糧。
這時候江南江北的應季糧食正好已經成熟,與前年楊嗣昌的暴力征收相比,朝廷拿銀子買糧已經溫和了太多。
大軍并未停歇,一路經過彭水縣、酉陽宣撫司、平茶洞司、石耶洞司。
所過之處,均已經沒有了流寇的身影,但同樣的都被流寇洗劫一空。
最倒霉的還是酉陽宣撫司等幾個土司,他們原本已經向張獻忠投降,可大難臨頭之際,卻又得不到張獻忠的信任。
頭目都被殺了了事,照樣也被洗劫了一番。
對于這些墻頭草一般的土司,張世康也沒有手軟,一邊上書崇禎老哥,請求取消他們的世襲官職。
同時,他開始指派當地有名望和功名的人暫代縣令之職。
土司制度貫穿大明的始終,四川、云南、乃至貴州,都有著非常多的土司。
這些土司的官職基本都是世襲,但大明卻鮮少能從土司所在的地方收到太多的稅目。
大明朝對于各地少數民族都有著很大的優待,甚至超過了張世康所認為的程度。
而這些土司不僅掌握著當地的經濟命脈,還擁有著自己的軍事武裝。
然而,在大明此前的亂局里,卻并沒有發揮出多少作用,除了石砫的白桿兵外。
這肯定是很不合理的。
張世康在見識到了當地的情況之后,立即就想到了四個字。
改土歸流。
但此時說這個事很顯然不合時宜,張世康只是先指派了官員管理,只能待戰后再去與崇禎老哥商議。
不過他認為,這是很有必要的,不僅能提高這些地區百姓與朝廷的聯系,而且還能收取到更多的稅收,而不是被那群世襲土司們截流。
大明,不養蛀蟲。
處理了重慶府西南的土司之亂之后,大軍折返至武隆,并在此地經運兵船安全渡過黔江。
黔江又稱涪陵江,屬于大江的支流,是以并不是很寬,張獻忠并未選擇此地阻擊。
而黔江以西涪州、南川、巴縣等三城,仍舊是與黔江以東無二。
張世康不由得有些佩服這張獻忠,特么的,是真能忍,說跑就跑,毫不含糊。
不僅撤了兵,還將城池劫掠一空,不僅補給了自己,還將累贅甩給朝廷,張世康還不能不管。
是以,一路上張世康都覺得非常窩火。
直到大軍抵達江津縣城時,張世康終于通過望遠鏡看到了張獻忠的主力部隊。
雙方竟然不約而同的將渡江與反渡江的地點選在了江津地區。
江津地區的大江走勢十分蜿蜒,大江東去,卻在江津地區形成了個幾字型的彎。
在幾次型彎的下游不遠的地方,江道最窄處只有不到四百步,且流速比之其他區域要慢上一些。
秦良玉有些憂慮的看著江對岸的流寇軍隊,她本想建議從最窄處渡江。
畢竟江面越窄,渡江的速度就越快,安全性也越高。
可是張世康卻否決了這個建議,而是將渡江地點選在了更下游,一處寬約六百多步的江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