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定裝紙殼彈
“艸!這么快?畢老牛逼啊!”
張世康驚喜出聲,引得崇禎皇帝一皺眉。
心道商稅改制和土地改制成功時,都沒見到這小子這么高興,一門火炮和什么黑火藥,憑什么就讓這小子如此驚喜。
畢懋康倒是顯得非常的平靜,畢竟七十歲的人了。
“這都多虧了公爺?shù)奶狳c。”
說著畢懋康就將大致的改進過程講給了張世康聽。
黑火藥的三大原材料,木炭、硫磺和硝石自不必說,已經(jīng)使用了上千年。
經(jīng)過長時間的使用和改良,目前的黑火藥配方已經(jīng)達到了這時候科技水平的最佳配比。
張世康此前說讓加點砂糖試試,畢懋康起初還沒太當回事,覺得糖是吃的東西,怎么能加到火藥里。
可琢磨了兩天,畢懋康也沒有頭緒,于是就還真的加進去一點糖嘗試了一下。
起初效果還不理想,也不知道加入砂糖的比例,但測試了兩天,畢懋康就發(fā)現(xiàn),似乎還真是能加劇火藥的燃燒。
但很快新的問題就出現(xiàn)了,那便是砂糖很容易分層,與火藥融合在一塊,只需要晃一晃容器,砂糖就能與火藥分離開。
可這難不倒畢懋康,這其實是黑火藥的老問題。
這是由于木炭、硫磺和硝石的比重不同,運輸過程中幾經(jīng)顛簸,木桶的每一次晃動,都會造成各種原料的分層現(xiàn)象。
而如果到了前線,士兵嘗試重新混合的過程中,粉末與空氣充分混合,又極容易發(fā)生粉塵爆炸。
到了后來,工匠們便會嘗試在火藥的加工過程中加入水、酒,甚至尿液等液體偏方。
畢懋康就將砂糖按比例與水混合,摻入黑火藥中。
于是奇跡就發(fā)生了,用砂糖水浸潤干結(jié)后的火藥,不僅形成了結(jié)構(gòu)和配比都很穩(wěn)定的顆粒。
顆粒內(nèi)部干裂形成的縫隙,更讓火藥的燃燒速度有了質(zhì)的飛躍,幾乎可以稱之為爆燃。
三四里的距離,一行人很快便回到了西山大營的工坊內(nèi),于是畢懋康便開始給張世康演示。
他拿出舊有的黑火藥,以及摻入砂糖水干結(jié)后的黑火藥,并將板結(jié)的黑火藥用木杵搗碎,形成了比原有黑火藥顆粒更粗的形狀。
而后畢懋康將兩份同樣分量的黑火藥都倒在了一塊石板上,用手將火藥捋成大約一尺的長度。
畢懋康取出兩個火折子吹了一下道:
“大人請看。”
說著他左右手將兩根火折子同時放在兩份長度、重量相同的火藥長龍上。
工坊內(nèi)頓時冒起黑煙,而張世康的眼睛則一直釘在在爆燃的火藥上。
但見摻入了砂糖水的那一份火藥,燃燒速度奇快,舊配方黑火藥剛?cè)剂巳种粫r,新黑火藥已經(jīng)燃燒了一半還多。
試驗完成后,張世康大喜過望。
“此事沒讓那湯若望知道吧?”張世康謹慎的問道。
“回公爺,沒有,仿制銅炮的大部分事宜,皆是湯教士負責的,湯教士在改良火器上是很認真且嚴謹?shù)模瑥牟魂P(guān)注此事之外的事。
除了總是愛給身邊人宣揚他的主之外,湯教士人挺好的。”
畢懋康沉聲道。
他其實十分不理解,為什么這點事還要瞞著湯若望,人家不遠千里,來到這小作坊里,是拿出了全部的精力在完成銅炮的仿制工作。
而他們不僅連火藥的事要瞞著,還有其他另外幾個項目也要瞞著。
“畢老是不是覺得我有點小家子氣?”張世康笑道。
“公爺,屬下不敢。”
畢懋康哪兒會承認,但張世康是誰,立即就看出來了:
“哈哈哈!畢老說謊。
老話講的好,音樂無國界,但音樂家有國界,科學家也有國界。
畢老現(xiàn)在或許不理解,或許現(xiàn)在的滿朝文武都不會理解,但以后總會理解的。”
張世康認真的道。
如今的人對于技術(shù)的封鎖之所以不夠嚴密,張世康想了想,大致覺得應該還是交通不便。
就比如歐羅巴人和目前的大明一樣,距離那么遙遠,自打有歷史記載以來,數(shù)千年西方都未與東方有過交流。
而歐羅巴人與東方王朝的真正大戰(zhàn),還得從1840年開始算。
可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各國對于科技上的封鎖就極速的加速了。
原因也很簡單,老子造出了厲害的武器,一旦傳給其他國家,其他國家是真的可能拿著自己的研究成果來攻打自己的。
而反觀現(xiàn)在,即使發(fā)生戰(zhàn)爭,基本也都是死敵之間的戰(zhàn)爭,也就沒人會想過封鎖什么科技。
諸如現(xiàn)在的小弗朗機人和荷蘭人,小弗朗機人賣給他的銅炮,就是他們國目前最好的炮了。
得虧是張世康沒認識什么厲害點的荷蘭人,否則張世康怎么著也得嘗試著問問,蓋倫船肯定是能買到的。
但張世康聽說,荷蘭國作為海上馬車夫,擁有全世界最高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