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命運的饋贈
“這實在是太好了!我們確實需要火炮和彈藥,也需要熟練的炮手。”
古魯高興的難以自禁,說罷起身再度向張世康行禮。
火炮和彈藥他都沒敢提,畢竟這玩意兒乃是大明的殺器,沒想到面前這位笑呵呵的大元帥竟然主動提供,這實在是令他喜出望外。
“當然,本帥可以為你們提供四十門弗朗機炮,以及全部的炮手、彈藥。
除此之外,倘若其他部族,亦或是建虜敢進攻你們,我大明朝廷將直接派兵幫你們。”
張世康臉上仍舊帶著溫和的笑意,再度道。
“我父汗若知道了這個消息,自然會對大明朝皇帝陛下,以及大元帥閣下十分感激!”古魯高興的道。
他覺得這次前來大明,實在是太值了。
有了大明朝廷承諾的物資補給,還提供軍事支持,他們部族至少不用再懼怕周邊其他部族的侵擾。
即使是大清國來襲,他可是聽說了,自打這位大元帥掌兵權以來,對大清國可是完全不懼的,還打了好幾次勝仗。
但是,他還是太年輕了,高興的也太早了,不明白命運的所有饋贈,都已暗中被標好了價格。
而張世康什么好東西都喜歡吃,可卻從不喜歡吃虧。
窩打好了,水里的翹嘴也吃飽了,魚漂都已經開始上下晃動,張世康這才道:
“這是應該的呀,你們祖上的俺答汗既然已經接受了我大明的冊封,那便是我大明的子民。
朝廷幫助自己的子民抵御外敵、渡過難關,這本就分內之事。”
張世康說的,自然是隆慶年的事,當時俺答汗為了結束長時間的紛爭,接受了隆慶皇帝的冊封,成為大明在關外世襲罔替的順義王。
而古魯口中的歸化城,也是土默特部在大明的幫助下建造的,蒙古人稱之為庫庫和屯,大明朝將之命名為歸化城。
所謂歸化,自有歸服順化之意,而這座城,便是呼和浩特城市的前身。
但萬歷末年之后,大明朝廷財政狀況越來越差,到了天啟年間已經開始發生農民起義。
而崇禎老哥接班之后,農民起義更是如火如荼,朝廷自顧不暇,根本沒有工夫理會關外的小老弟。
以至于到了崇禎初年時,順義王的襲封早已停止。
張世康之所以給出那么好的待遇,當然不是白給的,那就是咱們得把這份臣屬關系給續上。
果然,古魯一聽這話怔了一下。
“大元帥,這件事我需要回去詢問我的父汗。”
“可以,只要你爹同意,本帥答應的那些物資都可以給你們。
不止如此,本帥甚至可以專門派一支精銳,協助你們守城。
或者如果你父汗同意,本帥還可以在關內,為你們劃出一片區域,讓你們將部族中的老弱婦孺接到關內來生活,讓你們再無后顧之憂。”
張世康沉默了一下道。
當時土默特部遭遇后金的侵擾,不是沒向朝廷尋求過幫助,可崇禎老哥根本沒有精力管。
以至于土默特部很快分裂,東土默特徹底臣服于后金,并被后金編入八旗蒙古。
而西土默特雖然也表示向黃臺吉服軟,但一直都在暗中跟大明邊鎮有著小規模的貿易。
可是不論如何,這件事的處理上,總歸是朝廷先不管臣屬的,如今想要再續前緣,張世康當然也算拿出了誠意。
總之,只要你們承認是我大明朝的臣屬,西土默特部張世康就保定了,天王老子來了也不成!
但張世康的話還是把古魯給嚇到了。
大明派兵入駐歸化城也好,把老弱婦孺接到關內也罷,這都是極為敏感的事。
畢竟那幾乎相當于主動交出了人質,而讓大明入駐歸化城,也等同于將自身的防衛力量交了出去。
當然,同樣一件事,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完全不一樣。
古魯當然會有很多顧慮,即便張世康是誠意的想幫他們。
這其實也算是一種博弈,畢竟關系可不是說續上就能續上,也不是你說會忠于大明就是真的忠誠。
但是倘若你讓我大明派軍入駐,或者把老弱婦孺都接到關內來避難,那一切都可以得到證明了。
畢竟張世康又不是說假話,三四萬的老弱婦孺丟到大明關內,一點水花都飛濺不起來。
“大元帥閣下,你應當明白的,這等大事我做不了主,我應該回去詢問我的父汗。”古魯再度重復道。
“那成,你最好盡快回去問,時間可不等人。
也不瞞你們,本帥剛剛在錦州城殺了皇太極一萬精銳,這廝心里可正冒著火沒處撒,別奔著你們去了。”張世康隨口道。
這話一說完,古魯再度驚訝。
皇太極的一萬精銳,那說的自然是八旗了,不論是八旗蒙古還是八旗滿洲,戰斗力都是相當強悍的。
那可是一萬人啊!
帶著這樣的驚訝,古魯很快便帶著自己的隨從離開了宣府城。
他必須盡快的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