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
濟爾哈朗身為親王,自不會在意這點戰(zhàn)功,他本來還想再幫一幫這伙遼兵,奈何吳三桂領著他的部下正好擋住,無奈他只得放棄了追擊。
他望了一眼錦州城洞開的大門,又見到祖大壽親自帶著部眾走出城來,心里已然對祖大壽歸順的事情深信不疑。
他早知道他那皇兄一直都在跟祖大壽有聯(lián)絡,而大明朝廷不信任祖大壽他是知道的。
至于大明朝的那個大元帥,才剛過二十歲,大明朝廷能容忍祖大壽的不忠,而那二十歲的張世康正值年輕氣盛,眼睛里不容沙子,他完全可以理解。
之前他還心里埋怨他皇兄,覺得皇兄實在是太過迂腐,如今看來,皇兄這是一直在等候局勢變化呀!
濟爾哈朗對大明朝的那位年輕元帥突然有點感激,這位年輕元帥竟然可以擊敗多爾袞,當初著實令他震驚。
但二十歲還是太年輕,太容易志得意滿了,這,便是他大清國的機會呀!
看到祖大壽距離他越來越近,其身后包括祖大壽本人都并未攜帶任何武器,濟爾哈朗為了表達重視,也當即翻身下馬,帶著十幾個親衛(wèi)迎了過去。
“罪臣祖大壽叩見鄭親王殿下!”祖大壽十分恭謹?shù)墓虻乖诘亍?br />
他身后的祖澤遠、祖大弼等親信也都相繼跪倒,表情恭順至極。
由于祖大壽并未對任何人談及真相,是以直到此時祖澤遠、祖大弼等人都是真以為他們是在向大清歸降。
既然已經(jīng)決定了歸降,為了日后的前程,沒有任何一個人做出任何容易引起懷疑的舉動,都是本色出演。
“祖將軍請起吧,陛下得知祖將軍迷途知返,龍顏大悅,特命本王過來問詢。”濟爾哈朗的大明語說的很是流暢,臉上也露出溫和的笑意。
他覺得此情此景,根本就不用再拿出那封信了,錦州城就在眼前,祖家的全部親信也都在眼前。
吳三桂還在與大明的軍隊廝殺,錦州城的城門敞開著,他隨時可以接管城防。
如此再讓祖大壽跑一趟已經(jīng)沒有意義,或許還會令這些降將心里不安生。
倘若自己直接接管了錦州城,想來還能拿到一些功勞,念及此,一向穩(wěn)重的濟爾哈朗也有點按捺不住心里的激動。
錦州城啊,十年了,攻打多次都毫無進展。
如今就近在咫尺,不用再費一兵一卒,做夢,都不敢想啊!
“親王殿下,罪臣實在是沒有活路了,此番罪臣是誠心實意的歸順我大清國陛下。
那奸賊張世康經(jīng)歷此敗,必然不肯善罷甘休,說不得再過幾日,便會率大軍卷土重來。
那奸賊雖然驕縱蠻橫,但也是有點實力的。
還請親王殿下立即著我大清國的天兵入城,接管城防,以防不測!”祖大壽躬身勸諫道。
“大哥,我看那奸賊不過是個酒囊飯袋,大明皇帝也是個飯桶,得虧大哥及時醒悟,否則我等必然死無葬身之地!”祖大弼接過話茬道。
他本來就唯祖大壽馬首是瞻,如今歸順了大清國,本色演出之下,竟然對大明皇帝也張口就罵。
濟爾哈朗聞言也哈哈大笑,漢人最重禮教,不論何種境地都不敢隨意辱罵他們的君父,如今祖大壽的親兄弟都如此,果然已經(jīng)是對大明朝失望已極了。
“某早看那小子不順眼了,大明朝那狗皇帝也是個瞎子,任人唯親,大明朝亡的不冤!”祖澤遠也道。
其他祖家人你一言我一語,都是要么直接罵張世康,要么直接詛咒崇禎帝,總之沒有一個口下留情的。
眾人在城外寒暄了一會兒,濟爾哈朗終于是沒能耐住收復錦州城的誘惑,當即就對自己的部下?lián)]手。
濟爾哈朗還是留了個心眼,沒有自己率先入城。
祖大壽征戰(zhàn)多年穩(wěn)如老狗,臉上除了恭維什么破綻都沒露出,而其他祖家人更是毫不知情本色出演。
濟爾哈朗一直都在留意這些人的微表情,直到一萬將士進去了大半,濟爾哈朗才終于帶著親衛(wèi)進了錦州城。
祖大壽跟著濟爾哈朗往城里走,卻又不動聲色的命祖澤遠就在城門處迎接天兵,還讓他要恭恭敬敬的迎接。
濟爾哈朗不以為意,他興沖沖的上了錦州城的城頭,站在高高的城門樓上俯瞰整個錦州城。
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啊!
他都有點想謝謝那個叫張世康的年輕元帥了。
他登上城頭的過程中,也在觀察周圍的遼兵,他們大半都跪倒在城內(nèi)的空地上,城墻上幾乎已經(jīng)沒有多少守衛(wèi)。
濟爾哈朗知道,這是祖大壽在向他展示歸順的誠意,既然是讓他來接管城防,若是城墻上還站滿兵士,總歸是讓人不放心的。
濟爾哈朗對祖大壽的表現(xiàn)十分滿意,并打定主意待回去向皇兄稟報時,倒是可以為祖大壽這廝說上句公道話。
他知道朝中其實有不少人,對祖大壽其人是十分鄙夷的,認為祖大壽之前的行為就是對大清國的背叛。
可此一時彼一時也,那些投降過來的漢人文官,又豈能明白關寧錦的重要性,他們不過是嫉妒,擔心投降過來的漢人文武官員太多,搶了他們的風頭罷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精彩內(nèi)容!
如今拿下了錦州,只要動作迅速,趕在大明朝廷反應過來之前,山海關不好說,周圍的松山、杏山甚至寧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