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真正的鐵血強軍,都是有信仰的
“多了不少人呢。”眾人都到齊后,張世康調侃道。
京營原有的兩萬人經過賈莊之戰、涇水之戰,折損任務近半,多出來的兩萬多人,一部分來自楊嗣昌曾經的直屬,也是京營原來被抽調走的人馬。
而另一部分則是從陜西各鎮以及薊州鎮抽調而來。
各軍鎮的駐軍少則八千,多則兩萬,不論如何,如今的京營兵額,已經不是諸邊鎮可以忽視的力量了。
這其實才是張世康急于擴編京營的最主要原因。
畢竟京營作為衛戍京城的最后力量,一般來說就是遇到戰事也輪不到京營先上。
說是拱衛中央,其實更多的是震懾邊鎮。
不少來自邊鎮的將領一開始還有些緊張,張世康的輕松語氣使得他們也逐漸放松了心情。
“諸位新入京營,或許對如今的京營不太熟悉,本帥就簡單說一下。
我大概知道你們的想法,但倘若你們以為到了京營便可以高枕無憂,過上其他軍鎮想不到的輕松生活,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或許以前是,但至少以后不可能了,如若不信,諸位私下也可以問京營原有的將士。”張世康平靜的道。
邊鎮多戰事,士兵戰斗力尚可,而關內衛所兵乃至京營少歷兵災,而至武備廢弛,這是天下人都知曉的事。
雖然在張世康的帶領下,京營打了勝仗,但下頭的將士難免還會抱著京營就是溫柔鄉的幻想,更別提他這個帶頭的,還是號稱京城第一紈绔的家伙。
不過張世康還是有些錯看了這些將領,或許以前他的這些擔憂是有道理的,但至少現在不是。
“大帥,這你可就小瞧了俺們了,不瞞大帥,俺們現在只想打仗!”一個來自薊州鎮的游擊將軍說道。
若是以前,他當然不會這么說,畢竟打仗嘛,難免會死人,一個不小心,死了都沒人收尸。
可現在不一樣了,崇禎皇帝的封爵的詔書可不是蓋的,如今還在各邊鎮傳閱宣告。
封爵呀!多少將領一輩子都不敢想的事。
如今成了赤裸裸的現實,爵位、武勛,天子那是真的給。
封出去的那十幾個爵位,讓這些中級將領們羨慕的雞兒發紫,早知道陛下如此舍得,涇水之戰就算是豁出命來也要搏一搏。
是以,最終被選調至京營的他們,其實是喜憂參半的。
喜的是跟著大帥混,在該有的賞賜上是絕對不會吃虧的,畢竟大帥跟天子那關系所有人有目共睹。
但同樣的,張世康的擔憂,其實也是他們的擔憂,倘若京營真只是拱衛京城,那還撈個屁的軍功。
建虜流寇再猖獗,也從未能攻破北京城的城防,或許,連他們都沒敢想。
張世康這么一說,反倒令他們高興起來,京營不守城好呀,實在不能再妙了。
“看把你們能的,打了一場勝仗,這就開始飄了?”張世康半是斥責半是玩笑道。
不過確實,崇禎老哥這一趟沒白跑,不僅鼓舞了士氣一鼓作氣的打贏了戰爭,就連整個大明軍隊的精氣神兒都變了。
當然,張世康心里清楚,這種改變并不穩妥,或許時間久了,或者再敗一次,就會恢復原樣。
想讓這種精氣神達到質變,光是有軍餉拿有飯吃,是遠遠不夠的,即便是加上封爵也不夠。
真正的鐵血強軍,都是有信仰的,這信仰當然不是來自所謂宗教,而是一種意識,國家意識,民族意識。
當然,這是后話。
“諸位的軍功本帥也都看了,下面本帥宣讀京營此番戰后的賞罰升遷。”
這話說完,在場的人都安靜了下來。
“文邦國與牛綱仍任副將,其中文邦國手下的馬軍營與新加入的步軍營調換。
原馬軍營參將魏雙勇,升任京營馬軍營副將,下轄馬軍七千。”
歷經兩次大戰,戰馬繳獲了不少,雖然分出去了大半,但時下京營加上之前盧象升給的四千匹,仍有一萬兩千匹戰馬。
七千馬軍雖然還達不到一人雙馬,但在大明這等本就缺馬的地方,已經算是難能可貴了。
若是放到其他軍鎮,或許早將馬軍擴編到一萬二,但張世康卻并不打算這樣做。
他是想著尋個機會與蒙古人接觸,再買個兩千匹,湊成一人雙馬。
他一直都認為,兵不在多,而在精。
只有能做到一人雙馬,才能在運動戰上不落下風。
否則戰場上,真若是騎兵互砍,敵人有雙馬,你只有一匹馬,追追不上,跑跑不了,跟沒有馬區別也不大了。
魏雙勇不僅封了爵,還升了副將,周圍相熟的都小聲恭賀。
“原馬軍營游擊孫大勝。”張世康瞄了一眼孫大勝,孫大勝興奮的咧著嘴沖他笑。
“升任馬軍一應參將。”
“嘿!”張世康剛說完,孫大勝沒忍住興奮勁兒,一拳砸在桌子上,引得桌子上的茶碗都跳了起來。
孫大勝無疑是京營全體將士里頭最大的贏家,以游擊將軍之職,俘虜建奴王族,不僅封了靖虜伯,還加封了輕車都尉和太子太保。
<